APP下载

小马,叫你一声Little Horse你会答应吗?(上)

2018-11-28常玉田

英语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译法大写意译

文/常玉田

学生英语作文及部分汉译英练习中,免不了会提及中国人名。只要需要,所涉人名多少、虚实真假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在英语中如何正确表达。

本文标题的意思是,一个姓马的老年人,别人以“老马”开头跟他/她说话,或一个姓马的年轻人,别人喊他/她一声“小马”,听、说双方不大会形成误解或产生其他不好的交际问题。但若将“老马”按直译方式译成old horse,或以同一路数把“小马”译成little horse,并以此称呼两位马姓人士,则多半会发生不愉快——除非听者不懂英语。

本文要谈的说话双方,不仅都懂英语,说话人还是高考高分入的学,所在学校还是国内排名相当靠前的大学,听话人中时不时还有一两个教英语的老外。笔者的确没有见到过哪位姓马的同学自称little horse,但类似的不当英语表达每学期都有,且花样繁多,值得集中一谈。

“老马”或“小马”这类表达在汉语语境下没有问题,所谓“不当”表达指的是本科生、研究生采取的英文形式,大多见于邮件落款、对话练习、模拟谈判、短剧脚本、不限题作文、文章汉译英等。当然,“马”姓只是一个代表,上述援引出处所涉姓氏要多得多。

本文只讲人名称呼中的一种,不讲邮箱名称、微信昵称、QQ昵称及其他网名。

本文只讲“小马”这一种称呼形式,“张处长”等职务,“李经理”等职位,“王老师”等职业,“赵师傅”等称呼留待另外一篇文章中讲。

一、音译不对

“小马”所代表的称呼形式分为两部分,下面先说“小马”中的“小”字。

概括而言,不当表达形式多为两种译法的结果。第一种译法是在一个“老”(或“小”“大”)字的字面音译后接姓氏,例如Lao Zhang(老张)、Xiao Zhao(小赵)。其中的Lao和Xiao显然分别是“老”和“小”字的拼音写法。

将“老”音译为Lao这一译写方式,造成的主要问题是与“劳”“老”“嫪”等姓氏的罗马字母写法(这里指英语字母,即失去了声调符号的汉字拼音字母)一样。同理,将“小”字音译为Xiao,则与“肖”“萧”“孝”的英语字母一样;加之采取大写首字母的形式,称呼与专有名词没有了区别,极易造成混乱。下面请看两个例句。

例1. 他们闹着要吃小马的喜酒。

They insisted jokingly that Xiao Ma should invite them to a wedding feast.2陈小慰,汉译英中的视点转换,《中国翻译》1993年6期。

汉语原文及其译文的出处请见脚注,黑体为笔者所加。英语读者看不到(或看不懂)汉语原文,极有可能会把Xiao Ma误认为一个名叫“肖马”(姓和名也有可能是其他汉字)的人。

例2. 小李被他老师追问得急了,也就顾不得老妈的叮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这个句子是翻译课期末开卷考试的一个汉译英试题,收到的译文各有问题:

1. Due to teacher’s continual asking, Xiaoli was forced to tell the truth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mom’s advice.

2. XiaoLi was urgently inquired by his tutor, and he totally forgot his mother’s advice and told the truth.

3. XiaoLi didn’t care for his mother’s advice, he was pressed more upset upon the question from his teacher, and told the truth.

4. Xiao Li was pressed by his teacher and told the truth, regardless of his mother’s advice.

5. Xiao Li ignored his mother’s advice and told the truth when he was pressed by his teacher.

6. Being pressed by his teacher, Xiao Li told the truth, having no time to think about his mother’s warning.

7. Being asked by his teacher, Xiao Li was angry. So he told the truth regardless of his mother’s repeatedly advice.

这里说明一下:多年来笔者布置的作业和期考多为五人一组,各组单独命题。有时一个同学可能会提交两个甚至更多的译文;本句收到了以上七个译文。

以上译文的排列依据是“小李”的译名,其他问题不予展开。这里只谈三点:首先,同一个“小李”,译法出现了三种,这本身就表明有问题;其次,三种译法都是音译,其中例1至3均属书写错误, 例4至7书写合乎规范,但估计会出现两种情况——一部分人(中国人或老外皆然)知道中国人名应当是姓在前名在后,会认为句中人物名叫“肖李”“肖丽”“肖力”之类,另一部分人(中国人或老外皆然)以为中国人名与英语国家一样是名在前姓在后,会认为是“李晓”“李笑”“李潇”之类,由于这两个音在中国人名中十分常见,姓和名都有可能是更多的其他汉字;再次,七个译文都把限定词“小”当成了专有名词,结果影响到了专有名词“李”的表达,造成重大信息失真,是谓严重错误。

也许举几个极端的例子更有利于我们看清问题所在:那些姓“劳”或“老”的人,如在需要称呼他们时也在姓前加个“老”字,那么得到的英语会是Lao Lao;而那些姓“肖”或“萧”的人,需要时也前置一个“小”字,那么得到的英语会是Xiao Xiao。现实生活中,lao和xiao两个音节混合出现的概率也不低,特别是“老肖”或“小劳”。汉字有声调,中国人(即便是方言)不会说错也不会听岔,但以Lao Xiao或Xiao Lao面目出现在英语之中,不仅难以交代人物,还会额外添乱。

由此看出,简单的音译容易失误。所以说,本节小标题的意思是:对“老”或“小”采取音译而大写首字母,即例1中的Xiao Ma和例2中的Xiao Li,这种译法不对,因为没有表达“小马”或“小李”这两个专有名词的基本信息,反而造成了另起新名的错误——即上面所讲的“重大信息失真”。

二、意译不好

第二种译法是将“老”(或“小”“大”)字意译之后再加姓氏,例如Old Wang(老王)、Little Li(小李)等。显然其中的Old和Little分别是“老”和“小”两个汉字的意译。

同样的汉字,同样的人物称呼,却采用了音译和意译两种不同的译写方式,其做法本身就极有探讨的空间。这是语言诸多现象之一,个人难以规定,一时难以说清,暂且按下不表。下面简单谈一下意译方式为什么不好。

首先,这里的“意译”并非真正的根据“意思”来译。现实生活中,老马可能不到四十岁,小马可能五十开外——所谓的“老”或“小”都是相对的,与由谁说、什么场合说关联密切。另外一个维度一样存在:老马的身高也许不会影响人们是否叫他/她“老马”,但小马身高一米九,仍有可能被人以“小马”呼来喝去。总之,汉语中放在姓氏前面的“老”或“小”是个称呼,是专有名词的限定词,功能在于沟通效益和交际效果,与年齿长幼或体格大小关联不大,与此“意思”不尽一致的英语字面对应可能会影响表达。

其次,英语里在提及第三人时可以使用old或young之类表示“老”或“小”的词,通常放在名字之前,极少放在姓氏之前,也不会大写首字母。网上有人说:“‘老’ ‘小’ ‘大’ ‘阿’等称号,开头第一字母要大写。如Xiao Liu(小刘)的X、L要大写,Lao Qian(老钱)的L、Q要大写,A San(阿三)的A和S要大写。”这个表述有三点似可商榷:一是“老”或“小”之类单独使用并非“称号”;二是以这些读音表示的称呼限于中文,“老”或“小”不可音译一下就直接作为英语称呼,即本小节的主题;三是引文中的大写字母均为全角字符,与小写字母字体不一,排版、审校都是问题。

回到本文中来,小写的little(或old或young)放在名字之前,这时与handsome或pretty一样是种描述,并非称呼。也就是说,张健(也可以是一个讲英语的外国人)当着李伟(也可以是一个讲英语的外国人)的面提及第三人John Smith的时候可以说that young John(当然也可以是the old John)。这时的old或young根据说话双方以及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说话人的语气、说话场合等其他具体情况,可以表示亲切、熟稔、尊敬、鄙视、厌恶等多种情感,与中国人之间提及某人时使用“小”或“老”再加姓氏的交际效用是一样的。

但是,张健当着John Smith的面不可以叫他Old John、Little John、Young John、Young Smith或Young John Smith,尽管他可以当着李伟的面叫他“小李”或“老李”甚至“小李伟”或“老李伟”。由于说话时难以表达字母的大小写,因此张健当着其他人的面可以使用上述几种形式(Young John等)的任何一种指称John Smith其人,但对讲英语的外国人来说,传达的未必是上述中国人之间那些情感或情绪——也就是小标题中的“不好”。

西方国家普遍在意年龄歧视(age bias),old之类建议不用或少用,尤其是直接描述人物的时候。联系上段反过来讲也一样,英语国家可以使用little或old后接人名的方式指称人物,语气多为怜爱、怜悯之类,但仅限于家庭、熟人之间,且场合极其有限,不宜拿来表达我们中国人随时随地可以说、天南海北都可能听到的“老马”“小李”(特征是在little或old后接人的姓氏)之类。

三、姓氏英译奇葩朵朵

下面议论一下“小马”这一称呼的第二个部分,即姓氏的英文译法——其实是写法。

本刊2016年第12期本栏文章介绍过,使用英语来表示中国人的姓名,第一条规范便是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字母拼音,不得采取意译的方式。

只是一些大学生、研究生在使用英语表示自家姓氏的时候,时不时会暴露出刺眼的大问题,初步分类为意译、挂靠英语国家姓氏、照搬港台地区威妥码拼写形式三种不当做法。

不当做法一:意译,即拿英语里的某个单词来对译姓氏,把表示自己的姓的那个汉字的某一个词义义项当成了自己的姓。例如一个姓王的学生译成了King,姓白的改姓了White,姓黄的变成了Yellow,姓杨的在电子邮件的落款位置自称Poplar,姓林的同学秒变Forester(能想到在forest后面加个er,倒也值得大赞)。一个姓方的男生,姓氏一栏写的是Esquire,问他怎么会姓了这么个姓,原来他先是把“方”译成了square(正方形,四方块,方形物),后来发现“Esquire更加高大上”。还有一位女生姓熊,确是没有采用背得滚瓜烂熟的bear,可她在姓氏的长方形框里写了个Teddy是几个意思?

本文标题便是对这种现象的概括,些许夸张,些许调侃,无非是为了提醒后来人:不管英语学了多少年,不管上了多少课外班,不管拿了多少个亮瞎眼的证书,建议还是先把基础的、起码的、底线附近的常识搞搞清楚,首先做一个正常的人。

不当做法二:挂靠英语国家的姓氏。比如姓李的同学把自己的姓译成了Lee,姓刘的写成了Lewes,姓乔的成了Joe(在英语里这是个名),姓苏的是Sue(在英语里Sue是个名),姓肖的写作Shaw,姓金的成了Kim(还见过某人把名字中的“金”译成了King),姓杨的成了Young,等等。有个女生仅因名字中有个“安”字,于是用Anne取代了“安”字,整个姓名写成了三个单词(不是另起洋名)。

课堂上谈及这个问题时没人吭声,课后有学生发来邮件,指出武打影星李小龙的英文名字就是Bruce Lee,因此“我们用一下没错”。这里在当时笔者的回复的基础上解释如次。其一,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是Bruce Lee没错,网上有人据此译为“布鲁斯·李”当作他的中文名则不妥;“李小龙”是艺名,他本名李振藩,英文全名Bruce Jun Fan Lee(1940—1973),其中的洋名Bruce是在出生后报户口而起的。其二,众所周知李小龙在美国出生、中国香港从业,起名环境不同于内地。从其生卒年代可以看出,那是国内贯彻罗马字母化的汉语拼音方案之前的事,时代背景大不相同。时空条件不同,决定了即便引证的是大名鼎鼎的李小龙也不足为据,也决定了上述邮件的观点今天难以成立。

不当做法三:照搬港台地区人名地名的威妥码拼写形式。比如姓王的写成了Wong,姓陈的改姓了Chan,姓乔的变身为Chiao,姓肖或萧的都抢着要姓Hsiao,上个学期那个姓黄的写的是Wong(注意与王姓一样),本学期这个姓黄的又自称姓Hwang……当然,还有姓邓的写成了Teng,另一个班的另一个姓邓的写的则是Tung,且两人各有依据。总的感觉是,比前面两种情况的总和还要热闹。

顺带说一句,网上有人写道:“清末,有洋人威妥玛设计了一套对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拉丁拼音法则,称为‘威妥玛式’。”其中“洋人威妥玛”不够准确,具体情况请见本栏后续文章。

仅此一点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在于,以“人名翻译”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发现了“中国姓氏英文翻译大全”,见于多个网站,且都自动挤在了搜索结果的最前面,比如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79b0c77dce2f0066f4332252百度文库>教育专区>外语学习>英语学习)、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4431362)、搜狐(http://www.sohu.com/a/192031940_755694)、豆瓣小组(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978819/)、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9703618595911)、周公解梦(https://www.zgjm.org/xm/yingwenmingzi/84028周公解梦>周公解梦大全>查询英文名字)、外语博学(http://elansorcn.elanso.com/Html/trade/card/4867578358外语博学>商务>名片>正文)等。

这个“中国姓氏英文翻译大全”,近40页,罗列的便是“不当做法三”下举证的那种“威妥码”译名。这些网站访客巨多,官网本身没有任何提示(百度知道还在文前特别注明“国际上一般用这个”),一些跟帖还一个劲儿地感谢,“总算知道自己英文姓什么了”。这,正是笔者说的“大问题”。

以上三类做法之外,还有一些难以分类,比如说姓牛的在姓的位置写的是New(异化力度比较大,可能是嫌ox或cow不太雅),姓李的同学绿化成了Plum,姓顾的美化成了Goodman(那个让也姓顾的女生犯了难),姓胡的进化成了Hubert,姓戴的女生蜕化成了David(在英语里David是个名且是个男的),姓魏的幻化成了William,姓朱的欧化成了Julia(英语里这是个名)等。与上面所列三种改姓做法一样,探索精神可嘉,但对自己伤害较大。

如此种种,每学期都有穿脑洞敲脑壳扎心窝子的发现,本地土著标签西洋化的创造力令人浩叹,其广度直追服装鞋袜产销行业的国内品牌,其力度媲美房地产行业的楼盘名称。甚至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人家服装鞋帽、楼盘地产那类名称,折腾的好歹是别人,而上述大学生的姓名在英译方面的诸多现象,蹂躏的却是个案主人公自个儿。

许多人在QQ聊天、电子邮箱以及其他网络空间起了千奇百怪的名字和昵称,那都不是问题,至少与笔者、与本文没一毛钱关系,但窃以为不可因为学了个外语,就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祖训断然抛弃——哪怕为了成绩单上给自己打分,也应当写对自己的姓名。

猜你喜欢

译法大写意译
做一个大写的“我”
大写的厉害:“00后”少年自制火箭成功上天
“大写”与“大些”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个大写的pink 该入手的都来了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