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老王》为例反思杨绛散文中的良知意识

2018-11-28郭如如

文学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钱钟书良知杨绛

郭如如

杨绛,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她的作品涉及散文、小说、译作、剧本等各文类,特别是散文书写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杨绛散文以冲淡如水的语言风格令读者印象深刻,她的文章平铺直叙,娓娓道来,干净利落的语言蕴含着巨大的表现力。对于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杨绛总是充满了爱心和同情心,她善于从他们的生活中摄取富有典型性的语言和细节,挖掘出他们身上的美质和弱点,以反映其生存状态。杨绛对底层个体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注、同情和理解,表现出她的良知,也反映出她豁达的处世态度。

她将目光投向一个生活贫困、精神孤独而又勤劳本分的老王,沉痛揭示老王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困境,以悲悯的情怀审视老王的生存困境,观照老王的生存状态,进而在“愧怍”中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开掘人性中的善,反思知识分子的理想,体现了她的责任与担当。正如杨绛在《干校六记》中的叙述,既是对自己受伤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是写给那些和她一样想通过回忆往事来抚摸伤口的人。同时,这位世纪老人还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什么都不信,就能保证不迷惑吗?”在这个信仰和理想缺失、人性和良知匮乏的时代,杨绛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作为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敏锐与担当。杨绛曾经引用过其夫钱钟书未能面世的作品《百合花》中的句子“人生就像百合花一样,在历经苦难和啼笑皆非后被一层层地剥落,直至把内心展示出来成为百合心”,这样的比喻,恰恰正是杨绛散文的神韵,平和地道出了她最朴素的人生观,杨绛所认为的人性良知其实就是“以人为本”这个最为简单的道理。

老王作为千千万万底层劳动人民中的一个,拥有不幸的人生,但却拥有着人类最本真的品质——善良、淳朴、憨厚,神似白居易诗中的卖炭翁,鲁迅笔下的闰土,雨果《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这篇回忆性散文主要叙述了他和杨绛一家的相处,在相处中体现出了老王为人的真诚,性格的憨厚,骨子里透露出来的灼热良知,从以下三件事可以集中观照:

“送冰”——独特的回报方式。老王为别人家送冰,愿意替杨绛家代送,这样就能“车费减半”。老王和杨绛的相识只是基于车夫拉客和客人坐车的关系——“他蹬,我坐”,他们的交流也仅限于闲聊而已,但是老王十分珍惜这种相识,所以他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每天跑三楼亲自帮杨绛一家把冰放到冰箱里,而且送的冰比以前送的大一倍,但是冰价相等。老王只能用自己的双手和力气来表达满溢的感情,虽然冰是廉价的,但是老王的热情和善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对这段缘分的珍视,促使他必须用力所能及的劳动来表现。从送冰这件事中可以体现出老王纯真、朴实的人性本质。

“送人”——朴实的老实人。杨绛一家在“文革”时期遭了难,杨绛丈夫钱钟书的一条腿走不了路了,老王代杨绛把钱钟书送到医院,杨绛给他钱,他坚决不肯拿,虽然最终老王拿了钱,但还是小声地问杨绛“你还有钱吗”,因为杨绛和钱钟书作为知识分子都被扣了工资,在老王眼里,杨绛成了弱者、不幸者、贫困者,可见老王此时是为杨绛考虑的,怕他们在经济上承受不住。老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在和杨绛一家的交往过程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杨绛愿意把他当作熟人,愿意坐他的车子,还乐意同他说着闲话,杨绛的女儿也照顾他,送他鱼肝油治疗眼疾,老王也会用自己的劳动来回报杨绛一家,而且还会不时地收到钱的补偿。虽然有时候“拿钱”并非出自本心,但是这样的亲近,使老王孤寂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安慰。正是基于这样的温暖,也使得老王在潜意识里获得了一种心灵的寄托。老王作为老老实实的劳动人民,内心对知识分子有一种敬仰之感,这样的敬仰没有一丝功利色彩,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知恩图报的善举。

“送香油和鸡蛋”——最后的不舍与感激。杨绛下放干校回来之后,载客三轮取缔了,老王更难以维持生计,杨绛关心他的生活,改换方式支持他的生意。后来在老王开始生病的几个月,他还是扶病来杨绛家,之后就托人代他传话,他扶病来杨绛家无非就是想看看杨绛一家过得好不好,托人传话就是想了解杨绛一家的消息,而并非传达自己的病情让杨绛担心,在老王心里他已经把杨绛一家视为亲人。在他弥留之际,拖着“直僵僵”的、似骷髅的身体来到杨绛家送鸡蛋和香油,可想而知,鸡蛋和香油是那个年代用钱也不好买的稀罕物,老王却把他们送给杨绛一家了,报答可以直接用钱,但是老王却用了鸡蛋和香油,可见他是真的把杨绛一家当作最亲近的人,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回报杨绛,而且在生命边缘,在一只脚已经踏进坟墓的时候,他最牵挂的还是杨绛一家,在生命弥留之际,他是凭着精神力量才辛苦地完成最后的一次善行,这种精神来自于老王内心最本真、最淳朴、最真诚的高尚品格,所以无论身体如何,他还是想来见他们最后一面。老王面对病痛是无奈的,面对杨绛一家是不舍的,但更多的情绪是感激。在这之前,杨绛问过老王那个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是不是他家时,老王没有回答那是他的家,只是说住了很多年,由此可见,那个地方对于老王来说只是一个栖身的住所而已,也许那是以前父母留给他的,也许那是他哥哥留下的,但无论怎样,早已经物是人非。老王内心是渴望亲情、渴望温暖的,恰巧有杨绛坐他的车,跟他说着闲话,既支持他的生意,又缓解了他内心的孤寂;在受眼疾困扰的时候,杨绛的女儿送给他鱼肝油;杨绛每次受到老王关照时总是会给他补偿。以上这些对于老王来说都是人间的温情和亲切,正是他内心渴望拥有的,因此,老王在遇到杨绛一家之后是幸福的。

通过这简单的三件有关“送”的事情,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善良、质朴、富有同情心的老王,更透过老王这样一个平凡的底层劳动人民,体认到劳苦大众身上拥有的善良真实、自然质朴的良知。

在《老王》中,杨绛提到自己的“愧怍”,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特殊的感情呢?在鲁迅的《祝福》中,有众多人把祥林嫂的故事当做饭后谈资,在别人的苦难之中获得满足,连文本中“我”这种接受了先进思想、先进知识的人,在面对祥林嫂的苦难时也选择了逃避,甚至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与同情。在《老王》中,老王抱病也要来杨绛家,病重不起也要托人带话,因为老王知道只有在杨绛家才能找到人间的温情,感受到为人的尊严。处于当时的大环境下,一个人对凉薄世态看得越透彻,那么他对人间的温情就越渴望。可见,杨绛先生在文末有关“愧怍”的反思,是对时代的特定背景进行投射,也是对人性良知和美好人格的渴求和呼唤。

杨绛在创作这篇文章时,那个动荡的年代早已经过去了,她在爬梳动荡年代遇到的那些善良朴实的人们时,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她对人性本善的坚持。因为不幸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感受,知识分子的不幸不能单纯以生活质量来衡量。“文革”的遭遇是许多人心里永远的伤痕,也将人本性中的卑劣赤裸裸地暴露出来。诚然,正因为杨绛的善,使她忽略了苦难,从而看到了在艰难时代里的人本性中的良知。杨绛写老王的善良朴实,是处于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的,这不单单是对善良的肯定与赞扬,它里面还包含了更多深刻的意蕴和内涵。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老王也可以欺负这些“牛鬼蛇神”,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调料,但是他没有,而是坚守住自己本性的善良。诚然,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掉,真诚的老王最终却只能走投无路,这恐怕是这个社会带给善良人性的莫大羞辱。像老王这样一个真正善良、努力生活的人,艰难地活在这个世上,最后像蝼蚁般死去,本就是社会的戕害所致,这是杨绛先生对荒诞现实的控诉和讽刺。杨绛同情、怜悯老王,也间接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悲哀与迷失。但是动乱的年代也淬炼了坚韧人格,使人们更有能力承担苦难与责任。《老王》让我们看到了杨绛先生本性的纯真,这种纯真是历尽苦难之后才会呈现的淡定和从容。

就如杨绛所说,人本性就存在灵性良心,良知是人最基本的、最真实的开始。杨绛本人拥有着最豁达乐观的心态,就像她在《生与死》中说的一样:“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还记得她跟钱钟书说过她最想要的一件法宝就是隐身衣,她不想和别人争,只想过平静如水的生活。杨绛在百岁之后不断思考人生,她对劳动人民的体谅与关怀一以贯之,表现出她深切的人文情怀。总之,无论是靠拉车维持生活的老王,还是帮她做工的阿菊,杨绛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良知在他们的身上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杨绛.老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钱钟书良知杨绛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选择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赛珍珠受到钱钟书斥责原因探析
良知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钱钟书被女儿“难倒”
“良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