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读薄”与“读厚”方法的指导

2018-11-28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俞金珍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0期
关键词:读后感黄山课文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 俞金珍

阅读是运用材料中的语言文字、图片来获取相关信息,发展思维的活动。阅读是主动的学习过程,阅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在阅读过程中,人们理解、领悟、吸收、鉴赏相关知识,同时也是评价和探究阅读材料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一、关于“读薄”与“读厚”

关于“读薄”与“读厚”,近代数学家华罗庚见解独到,他认为“读薄”指的是读书时将无关紧要的内容去掉,只留下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过滤、凝练、“蒸馏”的过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即“由厚到薄”。

“读厚”是指对于有“精华”的薄书要好好理解,把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从而使薄书变得厚重。厚重的不仅是书页,更是内在蕴含着的学到的东西。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就是“由薄到厚”。

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年龄特点,“读薄”可以这样理解:“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清楚表达顺序,能提炼出文章脉络与提纲。”“读厚”应达到“在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挖掘文章的思想,明白其丰富的内涵,并能拓展相应的知识,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还能将同类文章对比阅读”,这样就是将文章读厚了。

二、怎样做到“读薄”

1.培养概括段意的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训练,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应该尝试根据不同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概括。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黄山奇松》为例:

(1)找准关键句归纳法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读完后可以先问问自己:第一自然段总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经过分析,第一句主要写了黄山的美誉“天下第一奇山”,提到了黄山四绝,而作者这句话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有独钟”;第二句写了黄山奇松处处都有,这就体现了黄山松树的多,但是这句话不是本段中最主要的内容,可以放到段意里,也可以不放。那么经过分析与概括,这一段主要写了“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2)提取关键词句组合法

黄山奇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这段话第一句写了黄山的“千姿百态”,第二句围绕“千姿百态”介绍各种形态的松树,还有总的概括的一句话:“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找到每句话的关键词句,再组织语言合并,变成段意就是:“千姿百态的黄山奇松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当然,还有直接找中心句,用自己的话重组语句等方法。采用何种方法要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总之,段意不能太长,去掉细枝末节,保留主要意思,简洁明了即可。

2.主要内容概括

读完一篇,能筛选与过滤主要的部分,摒弃次要内容,梳理出主干,并能连缀成完整的一段话。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进行指导与训练。

(1)连缀每段段意

比如五年级上册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作者为了介绍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教子方法,作者选取了两件事情来写,一件是栽花养花,另一件是写信教子,如果能提纲挈领地概括出这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连缀起每段段意,就能将主要内容概括起来。

(2)自问自答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学习的文章难度相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尚可。只要有巧妙的方法,就能概括段意。我们读完文章,合上书本,问问自己:“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后来又怎样了?”在心中将这几个问题捋一捋,用通顺的话简要说出,这样主要内容也就概括出来了。

(3)找出关键语段

有的文章的中心意思会从文章的中间以一句话的形式呈现,这就是全文的中心,找到它,稍加改动即可。例如: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全文的总结句概括了作者介绍了九寨沟里的美丽风景,这句话就高度概括了文章内容。

3.整本书概括

基于以上两种能力的培养,阅读篇幅较长的整本书,概括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是有方法可循的。

(1)从目录中了解梗概

有的书会在目录中以小标题的形式来提示这一章的内容,中国的四大名著等小说就是如此。例如:《水浒传》中“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红楼梦》中“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翻看目录,就能知道每一章的内容。

(2)从序中了解内容

部分书作者会请人或者自己写序,序里面就可能会“剧透”书中的相关主要内容。看了序,就有可能知道作者写作的意图、内容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

(3)反求诸己概括内容

认真读完文章,并能如前面概括短小文章主要内容那样掩卷自问,“这本书写了哪些人物?”“围绕主要人物发生了哪些事情?”……这样就能以倒逼自己的方式来明白主要内容。

方法不拘,只要适合自己,在阅读中训练,在阅读中概括,反复多练习,就能将这种读薄文章的能力训练到位。

三、怎样做到读厚

1.拓展阅读资料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可以是搜集课文资料。预习的时候,自读字词,多音字辨析,了解一字多义的几种意思,了解课文背景资料、作者相关信息……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例如学习李清照的宋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让学生先了解作者生平,包括家庭生活环境、写作风格、在词坛的影响力等,还可以了解其他诗人及类似题材的作品等。这些资料的了解,为课堂上学习课文提供了很好的资料补充。

2.品析关键语句

品析语句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课标中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够读出字面中隐含的意思,将文本内容挖掘得更深、更远,从而对文章的了解更为透彻。

3.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在阅读之后谈自己感悟的最好方式,这里最能看出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读后感由“读”“感”两部分组成,感悟会受到个人的经历、学识、生活经验、阅读体验等各方面的影响。学完课文,我会尝试让学生谈谈收获,并选择一些典型的课文写读后感,总会有个别学生视角独特,看法不同,这也是需要鼓励和赞扬的,值得肯定。

总之,能掌握由“薄”而“厚”,由“厚”而“薄”的读书能力,必将受用一生。

猜你喜欢

读后感黄山课文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背课文的小偷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黄山冬之恋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