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象审美的古诗词教学探析
2018-11-28邵张裕
邵张裕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马丰小学,江苏如东 226401)
引 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诗文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低年级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中年级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大意;高年级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每个学段都凸显了诗词教学对学生情感和审美的熏陶作用。而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灵魂。笔者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意象这一情思的载体,采取相应的意象审美教学策略,不仅能使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而且能通过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理想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塑造美的心灵。
一、古诗词意象与儿童审美教学需求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开始具备了审美的欣赏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审美表现能力甚至是审美创造能力,为古诗审美教育奠定了心理上的基础。但受此阶段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所限,这时学生的审美能力仍然是有限度的。学生阅读诗词时,受限于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只局限于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而对于诗词蕴含的情味,以及带有显著民族心理印记的志向、理趣,却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意象,稳步升华意境,让学生的心灵在对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哲理美、意境美的领悟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余光中在《论意象》中说:“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简单说来,意象即为寓“意”之“象”,就是诗人用来寄托情思的物象,是诗词中诗人情感的载体。每一首古诗词都是诗人借助饱含情感的意象营造出的唯美意境,这里有绚丽多姿、个性鲜明的画,也有情真意切、动人心弦的歌,这些都是丰富学生审美感受的经典素材[1]。因此,从意象入手,充分挖掘古诗词的审美价值,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基于意象审美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言生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思是作者表达情感,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而形象又要通过语言来描述,即作者的创作要经历由意到象,由象到言的过程。因此,读者要想理解古诗词所传达的意,需要与作者的创作过程反方向而行之,即从语言文字和诗词中的形象层面入手,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作品的中心思想。
(一)诵读吟咏,寻言观象
古诗词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意象,而意象没有直观性。因此,要使语言文字具有审美意义,就要还原字词所蕴藏的形象信息,激发读者内在的审美情感。古诗审美教育,就是要利用各种方法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而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可见的文字符号变为视听觉联动的信息。美国教育家帕克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只有通过吟诵,学生才能获得对意象的初步感知,才能在脑海中建立起美的形象,进而产生情感的愉悦。
在教学《渔歌子》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引导学生感受词中意象。新课伊始,在指导学生把词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律的基础上,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全班吟诵等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春景之美。接着,通过“师生唱和”,让学生直抵词人内心。
师:张志和有位哥哥,名叫张松龄,他一直希望弟弟能够在官场仕途上有所成就,曾经作词一首苦苦相劝。(出示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你能读懂这两首词背后,作者不同的心境吗?现在,老师就是哥哥张松龄,你们就是弟弟张志和,我们一起来体会兄弟俩当时不同的心境吧!
师:弟弟呀!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哪!
生:哥哥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呀!
师:弟弟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哪!
生:哥哥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呀!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哪,弟弟呀!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呀,哥哥呀!……
在从整首词到半首词再到一句话的一唱一和中,学生逐渐窥探出张志和的内心世界:原来词人留恋的不仅仅是这美丽的自然,更是这种自在悠闲的生活。
(二)想象联想,寻象观意
古诗词语言含蓄精练,言有尽而意无穷。流淌于诗人内心的情感,无法让读者直接感知。因此,诗人在抒发情感时,往往力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把情感寄托在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具体形象上[2]。读者欣赏古诗词时必须紧扣意象,通过想象古诗词的意境去品味作者在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
《清平乐·村居》中有宁静悠远的田园韵味,有幸福温馨的家庭情味,有勤劳质朴的生活趣味……辛弃疾用一个“醉”字把所有一切融合在了一起。为了让学生体悟这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想象表演“老夫妇亲热聊天”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在他们眼中这是一对怎样的翁媪,然后又引领他们对三个儿子的形象进行想象再造:他们分别在干些什么,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他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通过形象再造,翁媪那种精神的富有,孩子们的勤劳孝顺、顽皮可爱以及农家特有的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深深烙在了学生的心中。
(三)积累归纳,聚象辨意
古诗词中的很多意象经过长期积淀,往往有着特定的情感内涵。比如“松”“竹”喻指不屈,“柳”“酒”象征送别,“日暮”“落花”蕴含感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视野扩展到有同类意象的古诗词中去,让他们对这些意象进行梳理、比较、归纳,体会同一个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承载情感的异同。假以时日,学生自我解读古诗词的能力以及多重解读古诗词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月”意象在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含义。《马诗》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一句呈现出一片特色鲜明的边疆战场夜景:燕山连绵,银月如钩,平沙万里,如覆霜雪。这弯“钩月”独具匠心。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弯月”联想到武器“弯刀”的形象,诗人的思战之意跃然纸上。在学完古诗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搜集含有“月亮”形象的诗词,整理成《“月”意象阅读地图》,指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使学生感受到月亮在古诗词中的不同寓意:王昌龄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描绘出雄浑苍茫之景;苏轼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思念亲友之情;王维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寄托了洁身自好之意;李白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孤独惆怅之感……在阅读辨析中,学生升华了对“月”这一意象的理解。
结 语
总之,意象是情思的载体。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托古诗词的意象,运用多种方法引领学生融入诗词意境,感悟诗人情感,领会古诗词主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