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1-28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语言

李 双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大柳学校,安徽滁州239000)

教学现状表明,现在的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高,条理性差,究其原因之就是些教师教法呆板,忽略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只是把思维和结果交给学生,而结果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并不清楚。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既影响了智力的发展,也影响了思维品质的形成。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尤为重要。现就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谈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

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关键在于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问题的情境,为学生的思维创造种氛围。问题可以在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时提出,也可以在学生练习中产生错误时提出。凡是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能够解决的应尽量放手让他们在实际练习中大胆思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有-一定思考价值,有适宜度的问题,让学生想一想后才能回答, 并积极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以培养学牛的思考习惯,提高学牛的思维能力。 当学牛思维受阻时,救师应给予适当点拔,使之从不完普到完善,从不严密到不严密。 对学生回答正确的要充分给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受到精神上的鼓舞,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即使学生回答的不那么完整或是错误的,也要指出思维的候差在哪里,并肯定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继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开拓学生思路,从而达到矫正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过程是由具体到概括,再由概括到其体两个过程不断反复的辩证统,即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因此,只有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 遵循他们的思维规律, 才能启动和完成完整的思维过程。因而如何以这想维特点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为他们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则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浅显的实例揭示深刻的道理。对一些抽象的问题,必须通过大量的事例加以概恬和总结,培养学生既重视思维过程而又不轻信结论的思维习惯。

三、以表达促进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语言与思维既互相促进,相互制约又协调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为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敢讲、 多讲、会讲、讲好。第一、要训练学生将口头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做到准确明白;第二、要训练学生把动手操作的过程具体地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注意数学的逻辑性顺序性;第三、要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第四、要鼓励学生质疑并训练他们有理有据地自由争辩。

四、教给思维方法。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思维方法掌握得如何是学生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传授数学知识及如何培养学牛的听、算、读、写、想能力,而且要注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指导学生思维要有明确导向,让学生明白“想什么”和“怎么想”,以避免思维的盲目性利随意性。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分析、综合、观察、比较、判断、拖理、概括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如“从题目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如何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教学中应重视比较的过程、分段、概括段意或中心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所以要重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分析思路,会用数学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出你的思想。

五、培养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核性、广阔性、逻辑性、独创性、敏捷性等。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教师教学的影响和有意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语言的清晰和简炼,板书条理清楚,准确地表情达意,正确使用概念,合并逻辑地进行推理,熟练地驾驭课堂的能力。这都会给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其次,在教学内容和程序上,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造条件。再次,要根据数学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以动手操作训练为载体,在正确理解和运用教学教具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思维这一工具。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的思想要始终贯穿其中。要用有逻辑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这中间有许多规律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大地提高。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思维语言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语言是刀
培养思维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