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学科、全员育人”的学科德育实践研究
——以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学育人路径为例
2018-11-28宁建英
宁建英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学,江苏苏州 215000)
引 言
洛克认为,德行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道德伴随人的终身,并成为其他才能增长的基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不但指出了新时代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发掘和发挥学科的德育价值迫在眉睫。
一、深化学科德育的综合依据
(一)学科德育是学校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路径
“科学教育学之父”德国巨匠赫尔巴特开创了近代科学教育学,推动了道德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他认为,道德是人类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在其扛鼎之作《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和“教学性教育”的概念,表达了通过各种课程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其中“教学性教育”更具有突破意义,它启示后人:教学就是“思想范围”的形成,教育性教学离不开好的教师,要重视教材的选择和处理,运用意识阈理论发展潜移默化的教育,要重视教育性管理和训育。赫尔巴特的思想为课程育人功能和德育课程化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将道德、德育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并作为自己整个社会学理论的中心,他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强烈的教育入世情怀。他重视知识的道德教育价值,主张以完整的知识培养完整的人性,以现实的知识培养现实的人性;他重视教学方法的道德教育意义,主张让心智直接面对事物,要培养理性能力;他还重视培养师生之间的个人化关系。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知识,使学生能迅速掌握人类社会的知识的精华,而且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这也就意味着,道德教育应通过课程教学进行,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2]。
(二)学科德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抉择
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立德树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根,是把握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更要将为人之德作为终极培养目标去达成。
(三)学科德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期的立德树人要求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因此,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
(四)学科德育是服务地方发展的时代呼唤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学科德育是培养完整的人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苏州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内涵建设已经迈过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水平等阶段,进入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阶段。育人为先、德育为首成为苏州教育旗帜鲜明的方向。但是,德育工作的全员参与、全科实施、全方位落实一直是多年来亟待攻克的难题。此难题不破,育人为先总是一句口号不能落地[4]。
(五)学科德育是符合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着人才的质量。”“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基础”。因此,有必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细化到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中。
三、推进学科德育的实践探索
学科德育的重点是要处理好课程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课程实施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教师与学科德育的关系,真正做到全科、全程、全员育人[5]。
蠡口中学作为苏州市一所德育特色品牌学校,在以下一些方面初步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索。
(一)不断整合德育内容
1.不断优化集体备课,突出学科知识的道德理性
道德具有理性成分,知识是道德理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涂尔干认为,知性是道德的第三要素。学科知识的道德属性要想得以充分彰显,离不开个体经验这座桥梁。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知识本身与学生生活,特别是个体经验的结合点,社会知识才能逐渐转化为个人知识,并且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更重要的是,社会化的过程就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践履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2.强化学科道德属性,发挥课程知识的陶冶功能
那些经过人类精神加工形成的关于人类内心和自然与社会的人文学科,从诞生之初就带有深沉的道德选择和加工特性。不论是加工之后典型人、物、事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还是人文知识艺术化的存在和表达形式,都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道德暗示。
科学知识在揭示规律和真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道德的引领,势必沦为物化的工具性存在。从这个层面来说,其更有价值的部分,不是科学知识本身,而是在探究真理和规律过程中塑造出的那些忠于事实、实事求是、服务人类、敢于批判、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和品质[6]。
因此,在道德引领的过程中,学科的属性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将彰显出其温暖的一面。
3.开发校本综合课程,培养师生共进的新增长点
传统课程分类的优势在于其专业化和系统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综合性较弱的先天不足。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基于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打通学科间横向联系的“任督二脉”,开发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式综合课程,充分催生学科融合下新的“化学反应”,指向学生的终身成长和美好生活的建设则是我校学科德育发展的又一着力点。
我校的“金话筒”课程打通了音乐、朗诵、舞蹈、主持、诗歌、心理等学科壁垒,以语言为载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版画课程涉及了美术、计算机、劳技、物理、化学等学科,多个学科教师共同参与,以雕刻为基本形式,旨在不断促进学生的复合式生长。在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培养,知识得以拓展,使其更加热爱生活,体悟到了生活的美好。
(二)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党员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灵魂。发挥新时代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对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带动广大教师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是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这一环节逐渐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痛点所在。
基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党支部依托我校作为苏州市家庭教育项目基地的优势,决定将家校合育作为提升我校教师师德水平和办学品质的重要抓手,通过“一校一品”特色创建,不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蠡口中学党支部—年级党小组—党员示范岗的层级机制,充分发挥不同层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家校合育工作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着眼学校长远发展,科学规划,处理好学校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为学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普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团组织的作用,通过党课学习提高党员教师的党性和觉悟;通过家庭教育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实践水平;通过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不断激发党员教师队伍的内在潜力,为学校发展提供队伍保障。在中考前夕,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初三学生家庭,为中考家庭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家校合育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在本职岗位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争先创优活动形成了“相互团结又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了业务能力,提升了工作实效。针对广大党员同志的工作表现,我校制订了突出学生发展水平与质量的主体性评价机制,通过优化考核机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考核保障。
党员教师的先锋引领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不断促进教师共同体道德水平的提升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这一影响表现在我校教师的整体师德水平不断提升,更表现为讲奉献的蠡中教师形象在社会群众心中得到日益强化。
(三)不断优化学校管理
1.青蓝工程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以老带新的青蓝工程从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两个方面,通过成熟教师的传、帮、带不断推动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青年教师对教学全过程的全面把握关系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良好品德的养成。因此,在成熟教师的传、帮、带下,在备课的环节中不仅要考虑知识与能力,更要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不仅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与道德养成的关系,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以探究、体验、分工合作等方式实现既定目标;不仅要解决好学科教学这一主要任务,更要长远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长远问题,要将德行养成作为培养合格公民的道德保障,并落实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
青蓝工程的实施让每一位成熟教师的传、帮、带成了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外部动因,最终实现师徒之间、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为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引入了新的动能。
2.自主管理打造全员治理平台
自主管理的核心理念在于让教育活动的所有主体通过自身能动作用的发挥,形成和谐的系统,从而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最终促进主体在活动中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内化。
我校以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为载体,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将学校管理的基本功能进行分解,由此设计了一套完善的学校管理体系。通过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协同,培养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力争让学生和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特别是在学校常规事务性工作的处理过程中,这一管理模式一举扭转了被动、高耗、低效的局面,彻底提升了学校的战斗力,使教育教学工作的品质提升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此外,学生的主动参与锻炼了其自身的能力,培养了其爱校、护校的情感,为新生的成长创造了平台,挖掘了许多新的增长点。家长们的深入互动更加促进了家校合育工作的开展,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深化了互信,家校关系理顺了,家校合育的质量提高了。
3.课改团队提供创新驱动
为了让课堂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我校加入了全国有效教学课改联盟,通过精挑细选,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的课改教师团队,通过长期的培训和实践操作,该团队已经成为助推教育改革、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新动能。通过小组合作制课程实施模式的落实,让学生能够参与备课、上课以及评价和反馈的主要环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小组合作制学习作为课堂实施方式变革的一种形式,在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效用日益凸显。它所锤炼的自律、合作、互助等品格也将不断支撑学生的终身发展,成为其幸福生活的基础。这一形式的德育功能在课堂范式的建构过程中将以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呈现:
教育管理团队的扁平化。教育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要求参与教育管理团队的主体日益丰富,这种丰富以差异化的形式相结合,共同创造了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使学生享有了最大可能的自由选择权利。核心管理团队由校长挂帅,德育、教学、科研、级部主任五人共同构成核心管理团队,将各年级教师跨学科组成班组文化、课堂流程、生训、评价四大管理团队,做好宏观统筹工作,从制度设计、人员培训、分工协作、制度保障、督查反馈等环节全面落实小组合作制课堂模式。三级学生“自管会”团队以实现学习小组在“独学、合学、领学、悟学”等诸多环节的自主管理为目的,以担任学习小组组长、行政组长的学生为对象,构建了小组、班级、年级三个层面的“小老师”团队。家长教师团队由家委会主要成员构成,他们充分利用家长自身条件和相关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学习资源和机会。
班组文化建设的人文化。班组文化建设由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建设构成,班组文化建设的前提是要解决好学习小组的组建工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责任进行行动落实,做到了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当。班级文化建设要求健全由行政班长和学科组长等构成的班级自治机构,明确各项管理职责,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大胆演讲、自我推广,积极竞选班级管理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与能力。小组文化建设要求建设“魅力小组”,指导学生制订组名、组徽、组训、组歌等建设显性小组文化,开展拓展游戏等建设,增强凝聚力的隐性文化,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归属感。班级文化建设注重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而小组文化建设则注重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课堂实施模式的生本化。使用导学案初步实现课堂要素的转变,初步构建起“课前独学—课初合学—课堂领学—课后悟学”的教学模式。对课堂的评价由“关注教师教得如何”转向“学生学得如何”,基本实现了课堂教学转型,实现了学生的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追求。课前独学要求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学科组长推磨批改,然后交由教师选择性批阅;课初合学要求学习小组的组长将导学案基础部分知识点进行组内分工,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课堂领学要求学习小组的组长拿到学习要点任务单,组内交流、总结,派代表上台讲解领学,本组学生进行补充,他组学生进行纠正或补充,教师点评并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课后悟学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完成拓展部分,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评价反馈机制的制度化。评价对象包括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班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品德表现、学习表现、体艺表现、劳动表现等方面,以小组个人记录本、小组合作制学习班级日志、家校合育本为载体,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一节一记、一日一结、一周一评、一月一表彰的方式,让评价的时效性得以保障,并成为引导和推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积极力量。坚持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多方共同参与成为合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磨砺其意志,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综合运用班级和学校的平面媒体、校园网和自媒体等多种媒介,及时反馈和表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相互学习和促进,培养进取心和自尊心。
结 语
课堂作为阵地,唯有在不断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入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才能创造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培养学生创造终身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