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地方戏曲与校本课程有机的结合
——以苏州地方戏曲为例

2018-11-28路建虹

小学生 2018年7期
关键词:昆曲苏州校本

路建虹

一、什么是“戏曲”

戏曲在中国主要包括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是在汉、唐到宋、金才形成的,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多个种类。在我国像粤剧、昆曲、川剧湖南花鼓戏等都比较受到大家欢迎。

二、什么是“苏州地方戏曲”

苏州地方戏曲包括苏州评弹、昆曲。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三、地方戏曲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海滨实验小学专家认为:环境是一切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环境的建构上注意凸显艺术的内涵,体现艺术的品位,能够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发挥环境的感染与熏陶作用。如:戏曲橱窗、戏曲名家、戏曲书画走廊、戏曲化的视听环境、教室环境等。实践证明,相关的文字、音像、课件等积累整理成了一套既适合学生的学习,又适合我们教学的相关材料。这将成为更多教师开展地方戏曲相关教学或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套系统性、条理性较强的参考资料,更利于地方戏曲知识在校园的传播。

四、地方戏曲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纵观国内戏曲教学现状,出现很多问题:在幼儿园、小学时期的学生缺乏戏曲知识的了解,欣赏能力和学唱能力都与高校培养目标脱节;一些学校实施音乐特色课程也是走一下形式,局限了学校的发展。这些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师对地方戏曲了解甚少、对地方戏曲音乐特色挖掘不足。地方戏曲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正好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实施地方戏曲与校本课程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开创地方戏曲进课堂的新天地》等相关资料。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地方戏曲进课堂的研讨,聘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引领,从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在地方戏曲教学中教师的自身素养。

五、创设苏州地方戏曲氛围,积淀校园文化内涵

杜建萍同时还指出:在戏曲课学唱、表演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让学生来积极参与,我们广大教师来指导配合。例如:每个班级门前的愿景牌,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来画上戏曲的符号、写一写戏曲的历史、说一说戏曲的名家。学生校服的背后可以自行设计地方戏曲的服饰、头饰、人物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苏州评弹、昆曲博物馆了解它们的历史、由来、名家、名曲选段,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带着家长来欣赏,通过孩子们的宣传家长也会对地方戏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既起到了地方戏曲的宣传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积淀了校园地方戏曲的文化内涵。

六、利用昆曲、评弹,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戏曲表演的基本要素有人物、情节与对白。戏曲的演出形态则更加复杂,她还牵涉到专业的化妆技术、服饰的搭配和与后场的协作等问题,一出戏能否顺利上演,完全取决于“团队”的合作与默契,即使是“独角戏”,也不能抛开这些因素。这是培养学童互助合作的最好方式。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实践中通过团体协作、交流、互助,结合教师的指导去主动构建的,教师围绕主题创设问题或任务,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尝试,随着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这样才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综上所述,如何将地方戏曲与校本课程有机的结合。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将苏州的地方戏曲教育普及化,同时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创设学校昆曲、评弹的环境氛围,定期对学校音乐素养建设评估,把握苏州地方戏曲(昆曲、评弹)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昆曲苏州校本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