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赞歌》为例探索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创作过程与启示

2018-11-27霍楷宁宇时

设计 2018年15期
关键词:大赛计算机动物

霍楷 宁宇时

摘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被公认为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学生赛事之一。大赛的举办对培养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设计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人才起着推动作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成为适应国家、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对培养有综合素质和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水平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赞歌》为例从以下五个方面探索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参赛创作过程与启示。

关键词:《赞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创作过程 启示

引言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主办。从比赛规模、层次和影响力上看,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被公认为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学生赛事之一。下面以《赞歌》为例解析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参赛创作过程,探索大赛的启示。

一、《赞歌》系列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创意来源

(一)《赞歌》系列作品的前期调研:《赞歌》系列作品面向的竞赛组别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为了对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团队成员不仅对动物进行实地观察,同时还收集查阅与动物相关的著作以及以动物为原型进行的艺术创作,使得在作品的创作上有着更深的感悟。

(二)《赞歌》系列作品的创意来源:当今社会,人与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不仅关系到动物生存和延续问题,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问题。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为了彰显动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动物带给人类的快乐与精神上的富足,呼吁人们保护动物,关爱动物,众生平等的观念。《赞歌》系列作品从生活篇、情感篇、赞美篇三个方面,从现实生活,故事传说,名人名事中取材,突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三)《赞歌》系列作品创作队伍的组建要求和分工:《赞歌》系列作品的创作队伍共由三人组成,分别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罗章强负责草图设计及手绘部分的绘制,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宁宇时负责电脑绘制及创意文化产品的设计、前期资料收集,由机械工程专业的蔺倾程负责调研、资料整合及答辩。

(四)《赞歌》系列作品的前期草图进展与设计铺垫:《赞歌》系列作品着眼于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收集动物的图片以观摩学习动物的姿态,将动物和人勾勒在一个画面中,既体现出动物的优美体态也描绘出人物的动作神情,使其互相映衬,体现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图1)。

二、《赞歌》系列作品的创作与体会

(一)《赞歌》系列作品的创作内容:赞美篇系列灵感来源于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老师的代表作《雀之灵》和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通过插画海报来赞美动物,赞美它们给予我们的艺术灵感。情感篇系列取材于纪录片《与海豚说话的女孩》和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人鱼童话》以及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人与动物之间令人动容的感情。生活篇系列从日本奈良公园、湘西保靖县石志安与猕猴以及人们日常和宠物的相处中获取灵感,描述了人与动物在生活中相伴、和谐共处的真实场景。

(二)《赞歌》系列作品的创作方法:传统手绘与电脑绘制相结合。在手绘草图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矢量化描绘,使作品形象更加豐满立体。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处理,将水彩画进行矢量化处理,舍弃繁琐复杂的元素,简化、概括、夸张和凝练特色,形成整体性强、个性特征突出、艺术风格鲜明的矢量作品风格,完成由绘画到电脑处理的矢量化全过程(如图2)。

(三)《赞歌》系列作品的创作推进:《赞歌》系列作品总创作时长有半年之久,整个创作过程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确定选题以及创作方向,第二步前期的调研和资料收集整合,在资料准备完备之后就是着手进行创作草图的勾勒、定稿、上色并进行矢量化制作,在主要插画创作完毕之后的下一步是设计文化创意产品和表情包。在创作过程中,几个部分缺一不可。

(四)《赞歌》系列作品的重点难点:《赞歌》系列作品的重点在于如何使作品富有内涵能够引起共鸣而不是流于表面;难点则在于如何将电脑绘制与传统手绘进行效果出众的结合。解决好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才能为推进作品进一步深入创作奠定基础,为作品的细化和深入完善扫清了道路。

(五)《赞歌》系列作品的作品特色:首先,综合技法结合。不将作品局限于计算机技术制作,而是将传统水彩技法与计算机矢量绘制相结合,使作品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其次,精细深入刻画。创作结合名人名著、人物传说、日常生活,使得作品更加鲜活,有据可循,能够使观者从作品联系实际生活,引起观看者的共鸣。再次,传达美学意义。《赞歌》系列作品色彩饱满、主次鲜明、虚实相生、色彩呼应、人物形象生动,作品追求不可复制的水彩艺术效果与卡通设计相融合的艺术效果。最后,强化推广价值。通过插图、卡通形象、海报等周边产品设计,结合自媒体、表情包等网络传播手段,线上线下进行推广。让更多人关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呼吁人们爱护和保护动物,建设和谐美丽的家园。

(六)《赞歌》系列作品的创作体会:第一,创作表达方法的创新。现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越发的普及,也越发便捷,在进行作品创作的时候,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同时也不能忘记传统的技法。《赞歌》系列作品将传统手绘技法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作品的创作表达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使作品更加饱满。第二,对小组合作的感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一个需要小组合作的创作周期很长的比赛。小组合作进行创作与个人进行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陷入瓶颈的时候,组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对整个作品有着很大的作用,每个人的想法的碰撞能够使作品更完善,质量更上一层楼。

三、《赞歌》系列作品的设计推广

(一)线上推广:线上创意文化延展品利用Mockplus进行了手机APP的原型设计(如图3),方便作品展示,同时也是创建一个可以交流分享的平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自媒体迅猛发展,我们还制作了微信公众号(如图4)与H5展示,进行线上宣传与展示,同时将作品的卡通形象与网络流行语相结合,制作成表情包(如图5),方便在青年人中的传播与推广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扩大作品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二)线下推广:线下创意文化延展品将海报进行推广,应用于展架与电子屏保等,还制作了手提袋、书签、杯子、明信片、抱枕等,让创意文化产品更能贴近甚至融入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扩大了作品的宣传推广范围,富有实用性和创新性。

四、《赞歌》系列作品的参赛与答辩流程

(一)《赞歌》系列作品插画的展架展示:我们从最终完成的十副插图中选取了六幅比较突出的作品,将其印刷成展架并带到答辩现场,辅助答辩,方便评委老师近距离直观地对作品进行观察。

(二)《赞歌》系列作品PPT辅助答辩整合:答辩PPT主要是从创意来源、设计方案、团队介绍、专业技术和作品特色五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介绍。创意来源和设计方案主要是对整个创作进程以及作品成品进行介绍与展示;团队介绍展示了队员的负责部分以及风采;专业技术点明作品需要的技术支持;而作品特色是从整体上展示作品的突出之处,体现作品的亮点。

(三)《赞歌》系列作品答辩技巧:第一,提前清点好答辩资料。答辩资料就像战士手中的枪,是不可或缺的。一定要准备好,确认万无一失。第二,记准答辩时间,提前到场。提前到场熟悉环境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人在陌生的环境中往往会比较胆怯,而在熟悉环境之后,就会变成主场战斗,答辩心态会更加淡定放松。第三,注重答辩礼仪。答辩礼仪包括答辩开始前问好和答辩结束后的感谢,以及在与评委对话时运用的敬语。好的答辩礼仪会在评委心中加一个好的印象分,也会影响接下来评委的态度。第四,把握答辩的前两分钟。答辩的前两分钟往往是选手最紧张的时候,却也恰好是评委考查你的时候。开场白和答辩稿的前两页一定要做到倒背如流,好的开始,在答辩中的意义往往远大于成功的一半。第五,认真听取评委提问,精神高度集中,不要抢答提问环节,要认真听完评委的问题再进行回答,不可抢答。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条理清晰地进行回答;对拿不准的问题,应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四)《赞歌》系列作品周边产品设计展示:周边产品的设计大致可分为实用类和装饰类。实用类是将系列插画及海报印制成明信片、书签、便签本、贺卡、杯子、抱枕等,插画与日常用品相结合,且成本不高,方便在日常的使用中扩大设计的影响力。装饰类是将插画制作成裝饰画,既赏心悦目又有着宣传的作用;还将Q版的表情包制作成了胸章,方便佩戴。

五、以《赞歌》为例探索参加大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设计创新能力:计算机设计大赛每年除去不变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主题,其他的主题都紧跟时代的脚步,定位如今社会关注的方向。计算机设计大赛不仅看重作品本身,同时关注作品的创新设计拓展、线上线下的创意文化产品的推广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竞赛中作品的宣传推广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海报招贴形式,而是呈现出了APP、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创意表情包、H5等多种多样的线上创新设计形式;线下的创意文化产品也包含了印刷品和装饰品等不同的设计创意,更加贴近生活,富有实用性和创新性。

(二)应变表达能力:答辩是比赛中很重要的一环。作品的展示环节锻炼了选手们的表达能力,它要求选手们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清晰地传达自己作品的创意来源、作品特色以及作品的实用价值。并注重肢体语言的表达以及与评委间的眼神交流。而之后的提问环节,则更多的是对选手们应变能力的考查。要求选手在听到问题后快速地组织语言,就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条理的解答,做到问有所答、有理有据。

(三)培养综合素质:计算机设计大赛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赛不仅促进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水平,还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踊跃参加课外创新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兴趣和潜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成为适应国家、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结论

中国大学生设计大赛迎合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大赛的举办提高了参赛学生的专业水平,提供了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技术、技能的综合能力的平台,为学生展示自我、相互交流提供机会,让同学能够通过比赛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对培养有综合素质和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水平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大赛计算机动物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