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朴自然

2018-11-27韩亚成于哲凡邱松

设计 2018年8期
关键词:自然

韩亚成 于哲凡 邱松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不断显现,产生了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在造物活动中,灵活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代设计师的价值所在。本文旨在解读中外隐性认知的基础上,对经典设计案例以及对设计实践进行分析,探索隐性智慧在设计中的应用,认识隐性智慧在当下时代的价值。

关键词:隐性智慧 自然 造物设计

引言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爆发式的进步把人推上霸主的地位。在造物领域,人类过度标榜自我创造力,多以视觉冲击作为设计亮点,缺失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考虑,造成人与自然的割裂、环境破坏等问题。纵观近代设计史,从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再到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各阶段设计运动的产生都可映射当时的社会状态。然而时至今日,那些曾经辉煌的时代作品大多只能在展览馆一睹风采,或成为人们的学术素材和日常谈资。柳冠中先生认为,时尚是最短命的东西。这是通过一种宏观的、高纬度的视角来审视设计这个行业,乃至整個人类未来走向。大多曾经的时尚风格都是昙花一现,只有顺应自然、贴合自然、融于自然,才是永不过时的设计灵感。

一、隐性智慧的概念及意义

隐性智慧是表现人造物的自然态的设计思想,将自然视作本体,人造物应按照自然的法则进行规划设计。所以,“隐”是相对于自然而“隐”。其应用具体表现在人造物中,采用一定的手法来弱化人为痕迹,突出自然的组成成分,使之传递出人造物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感觉,让使用者能够感知自然。隐性智慧的提出,是为了在满足人类使用需求的条件下而力求让人更好地感受自然、亲近自然。建筑领域有相似的概念,即建筑的“消隐”,建筑的消隐并不只是指形体的消失,而是强调,通过一定的手法,使得建筑与环境形成一种无法断然二分的结合体,人对于空间的体验占据主导,而对于建筑体量形式的感受则得以弱化,从而达到消隐的目的。有别于建筑的消隐概念,隐性智慧不局限于空间,而是体现在更广泛的人造物中。返朴自然是造物的最高目标,而隐性智慧是实现目标的指导思想。“隐性智慧”基于自然而产生,应用于自然,服务于人。

对自然的理解应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象的,即是自然的物象,山川溪流,飞禽走兽;另一种是内在的,即是自然的规律,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诸如此类。隐的智慧当立足广义,探查自然规律,做到本质上的效法与借鉴,不拘泥于物象形态。

二、隐性智慧的运用手法

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以为良。”强调一切事物要从整个自然与时代的系统出发进行设计。“天时地气”是指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材美”讲求的是造物的选材要考究;“工巧”则是强调主体方面的主观因素。造物者的责任不仅在于竭力创造一种美学范式,更主要的是,寻找一种人造物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相生的关系。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隐性智慧的体现。具体到应用层面,隐形智慧有一些可借鉴的手法。

(一)对材料的把控

1.自然材料的运用

自然材料是我们最容易得到,也是最为绿色环保的材料。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自然材料被充分运用在人类生活中,比如草鞋、竹屋等等。现今很容易看到一些“特别的房屋”,例如英国港口城市达特茅斯的老房子,建造时会适量地加入贝壳作材料,不仅材料容易获得,而且贝壳的透气性在这种潮湿的气候中优势尽显,此外,贝壳在建筑上的效果很容易让人与海滨城市的特点联系起来,增加建筑的亲和感,降低突兀感,让人从心里认可这是土生土长的建筑。因此,合理就地取材,能降低建筑的违和感。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在设计的材料应用上一直倡导“绿色共生,因地制宜”的观点,他希望通过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建筑像自然一样是生长的,是与自然融合的。在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中,隈研吾就地取材,利用日本传统的竹子建筑的方法,将竹子作为建筑的主体,并将其中间的间隔打通,向里面灌入混凝土,使竹子可作立柱使用。并用“水煮法”减少竹子的糖分,提高竹子的耐久性。

现代社会的进步,减少了材料的地域性限制,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却完全感觉不到城市的差异性,中国广袤土地造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地域性特点正在逐渐消失,原因正是信息时代的快捷性和交通条件的便利性所带来的材料选择的多样化,虽然材料工程的进步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逆的事实,然而,就地取材依然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隐”的智慧体现的重要的物质落脚点。

2.人造材料的运用

通过人的需求,一些具有特别性质的材料被研究开发和应用。比如轻薄透明的材料可以弱化人造物的体量,使之更加轻盈匀透,例如玻璃、PTFE膜等。此外还有表面光滑的高反射率材料,其特点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射周围环境映像,一些光滑的金属或塑料均有此特点。日本埼玉县的民营铁路公司西武铁道在2018年将引入由建筑师妹岛设计的下一代新型特快列车,这一代列车外观圆滑反光,像一颗透明的银色子弹,表面能够通过反光反射出沿途的风景,光滑圆润的车身与自然山川融为一体。通过对高反射材料的合理运用,列车运动时沿途周遭的环境秩序不会被人为影响,这也体现了回归自然的理念在大型工程的营建与施工的应用上有了较为显著的突破(图1)。

(二)感官的觉醒

人造物中的自然感觉是通过感官传递于人,在人脑中形成映射,这种映射的条件即是人对自然的认知。例如流水的声音会让人联想到小溪,蝉鸣的声音会让人想到燥热的夏季,而此起彼伏的形态则会让人联系到山峦等。这种映射可以使人与自然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悟交流。原研哉在设计领域最先提出“感官觉醒”,他在《设计中的设计》里提出“一个人就是一套努力认知世界的感觉系统。眼睛、耳朵、鼻子、皮肤以及其他称为感觉接收器的东西,但这些词语所携带的意象对于感觉器官来说太被动了。人类的感官是对世界大胆开放的。它们不是‘接收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器官。”原研哉的设计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设计来调动人的五感,释放人们的天性,感受心灵上的回归。肌理木屐是探索触感激发共鸣的代表作品,这一系列不同触感的木屐,苔藓、落叶、松软的青土,每一种触感都是大自然的感觉,让使用者踩在木屐上就能感受到大自然中湿漉漉的青苔,仿佛能闻到空气中苔藓的清香;踩在落叶上,感受秋意的拥抱;踩在泥土里,回归最初的纯真,找回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赤子之心。然而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设计,而是因为它成为了人与自然接触的桥梁,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天生就有一种依赖自然、拥抱自然的本能。正是这样一双木屐,释放了,人们的天性,才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这种感觉,比任何一个柔软舒适的材质都更能打动用户的心,实现心灵上的回归(图2)。

(三)融归自然的造型

中国古代即有“天人合一”的崇高造物思想,“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是古代中国人处理精神界与自然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互相包含:^化于自然之电自然也融化于人之中。传统中国园林建筑就是这种理念体现的一个代表。中式园林建筑存而不显,是一个为人们提供生活、休闲、社交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宏观来讲,它的营造彰显了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协调,是经过对营造地周围的山形地势、川谷水流、气候状况、草木绿植等方面认真调研的而后之作,以求建筑的布局形式顺自然而为,从而构成一个内中有外、外中有内、内外相生的环境。隐性智慧在造型上的理念不是单纯的消失,而是—种形态上的归隐。

现代西方有类似由Mecan00(迈肯努事务所)设计的位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同样在探索如何弱化“人造物”对于环境的影响(图3)。整栋建筑造型就像从地上生长出来,整体建筑充分利用了地上与地下建筑空间,建筑四面均为玻璃幕墙,顶面倾斜为屋顶,并继续延伸,使整个屋顶与地面相接形成一个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大草坪。不但能让师生充分利用它休闲,亲近自然,成为校园自然风景的一部分,还能改善空气湿度,提供舒適的工作学习环境。

(四)自然的创造力

隐性智慧的运用还必须要重视自然的创造力,将自然同样视为设计师。温润潮湿的气候滋长的藓类植物,斑驳石痕,这些人工造物所难以企及的别样风情,都是自然通过时间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这是设计师不可忽视的设计要点。湖北美院藏龙岛校区的大门门牌设计,采用了铁板材料,其在室外长期暴露,受到腐蚀而产生铁锈,使整个门牌呈锈红色,亲切、自然。自然是最成功的造物者,师法自然,确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三、隐性智慧的应用意义

(一)有益身心健康

将隐性智慧融入造物设计之中,可以提高作品的自然感,从作品中能够感悟自然,亲近自然,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所谓的隐性,即是倡导一种“融”的感觉,将自然与物、人与物融为一体,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共鸣,这种共鸣的产生依个人情感而展现得更为多样化。这种设计中的隐性智慧运用,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调节舒缓人的情绪,更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二)绿色可持续发展

隐性智慧倡导对自然的尊重,提倡对自然材料的应用,尤其是就地取材,再实现地域相容性的同时,材料的可再生程度和易取度得到很好的满足,可以降低人造材料的使用率,节约制造成本,节省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种方式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性设计和绿色设计的主旨,有助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缓解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觉。这种问题更凸显于当下,长期稳定不变的设计风格造成人对人造物的厌烦与麻木,隐性智慧在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打破这种沉闷的风气,增强人造物的自然之感,在千篇一律的、强调人为的设计环境中树立新风,缓解人的审美疲劳。

(四)无限的启发与遐想

人最初的创造活动即来源于对自然的模仿,奥妙万千的自然界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示。通过隐性智慧的运用,使人造物本身县备了一定的自然属性,而这种直观的特点可以再次为人所用,成为灵感启发,去创造更广泛的设计事物。

四、设计中的探索与应用

(一)公共场所设施设计方案

隐性的造物理念,笔者在之前的设计过程中也有体会,由清华美院邱松教授主导、笔者参与的EVOLO概念家具设计《绿色冰原》的概念设计方案即是代表(图4)。在人口越来越密集、绿地空间越来越稀少的大型城市,如何在拥挤嘈杂的大压力环境中开辟舒适放松的绿地休闲空间,已经变成人们愈加关心并急需解决的问题。该设计旨在立足于城市土地资源极为宝贵的当下,针对大型城市中林立高楼的楼顶或者公共区域的绿化进行改造。

该设计的形态来源于浮冰,随着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变暖,极地冰川开始融化,威胁到人和当地生物的生存,其立意上便是希望唤起人们对冰川的保护。同时在设计中结合草地的形式,目的是为了在解决城市绿地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种绿色自然的环境。每个单元模块以及各模块之间的拼接方式取自冰裂交界处的起伏,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小空间,可休息三至五人,并可根据需求来自行组合,形成共享区域。这种灵活自由组合的区域带来了更多的互动空间。另外,模块化的设计便于更换及修理,提取冰裂自然形态的易铺图形也能最大化地节省有限空间。通过无土栽培的技术,克服了空间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使人们在枯燥的都市中接触绿色自然的希冀不在奢侈。设计的侧重点不在于设计家具或是公共设施,而是在设计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和健康的生活形态。自然理念的引入,多人的共享形式,来满足人与人之间的社交需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创造全新社交方式,为沉闷的都市带来生命力(图5)。

(二)概念建筑设计方案

另外一个建筑方面的设计作品,也融入了隐性的造物理念。这是2017年度的EVOLO摩天楼设计竞赛,我们团队做了“北极海港中心”这一个概念方案。其设计背景是全球变暖的气候状况将导致北冰洋常年不化的冰盖在未来会逐渐消失,在2007年夏季就首次出现了无冰现象。若如此,北冰洋将作为连接亚欧与北美三大洲北部最短航线所在。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是为远程航海的轮船提供食物补给、维修支援,为长时间航海的人们提供休息娱乐、舒缓的空间,建筑还能为北极的科考专家提供科考环境。

建筑临近北极冰盖,通过自身固冰功能,延伸与冰盖衔接,使建筑常年固定在冰盖附近的位置;在无冰期,建筑通过锚在海面驻停。根据环境的研究,对海底潮汐能加以利用,建筑底部设计摆动的触手实现能量转化,提供建筑需求的能源,北极海港中心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基础层,平台层,主体建筑。基础层由固冰构件组成,根据选址,在一定的海域范围分布若干固冰单元构件,通过潮汐供能实现电能转化,供固冰单元进行海水冷冻,形成大面积海冰,作为建筑的基础。底部固冰结构来源于水生植物根茎的生长形态规律,作用在于固冰后结构更加稳固。平台层是在基础层形成以后建造的平台,包括加强钢筋,建筑平台和接驳海港,主要作为主体建筑的搭载平台和人活动的基础平面。加强筋下端与底部固冰单元构件相连接,上端承托建筑平台;接驳港口则作为独立的延伸结构,采用独立的底部承托设计。主体建筑是在建筑平台的基础上,一座集观景,住宿,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摩天大楼。顶部结合了灯塔功能整合设计强化海港的功能。

该方案的设计遵循了隐性造物法则,体现了因地制宜以及与环境的适应性,特别体现在对极地环境中最常见的材料——冰的运用。建筑基础结构以及外部框架结构均以冰为材料组成,同时能源取自天然的潮汐能,将北极的环境特点结合利用,融合统一(图6)。

小结

基于现状来看,设计发展的趋势将是寻求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最优解,隐性智慧作为一种指导设计的价值观,可被运用于解决人与自然长期分离割裂的态势问题,来实现人类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美好意愿,最大可能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隐性造物理念在设计中的作用,并非是对传统的一味继承,也非单纯对现有优秀事例的“拿来主义”。不是单纯地在外观造型上天马行空,也不是简单地在视觉感知上仿于自然。人造物的核心价值依然是为人类服务,只不过这种关系从之前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两相权衡,这是隐性造物理念的创新突破口。将先进工艺、新型材料、优化结构等作为合理解决人类问题、保护自然生态的手段,这不仅要求设计师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还要善于运用创新性的工艺技术,探查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便捷优秀、低成本的设计思路。

猜你喜欢

自然
吟唱自然的歌者——米勒
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电影创作特征浅析
对自然万物的悲悯情怀
从环境批评视角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