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成为诗意的栖居地

2018-11-27张铭洁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乡愁诗意

张铭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8-0068-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一个“养”字,告诉我们,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种终结状态,必须让学生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寻找语文素养形成的源点,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生命的热情。为了努力地打造一个诗意的天空,我作了以下一些探索:

1.让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语文是一门最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其学科的性质决定它应该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现代教育,更强调学习主体自身对生活的客观感受。因此,引导学生善于从寻常生活中感知美、发现美,这是语文人文性和审美性的具体体现。

我们的教材有许多文笔优美的经典佳作,然而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更多的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怎样让生活也充满诗意?我认为教师自己本身的文学底蕴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乡愁”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说,一下子讲不出个所以然。因为“乡愁”本是一个虚无飘渺难以形容的一种感觉。然而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一文教学中,有关“乡愁”的论述精彩非凡:“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经过王老师精巧地点拨,学生们仿佛看见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王安石那一脸的焦急与无奈;又仿佛看见了那个听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孤枕难眠的张继。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愁,在充满智慧的点拨中,学生们化抽象为具体的想象,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拓展了对生活的认识。

我自己在教学中也有过这种体会。《江雪》一诗中学生知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渔翁的孤独,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却总是难以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因为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过孤独的体验,于是我放胆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感受去描述孤独。在一番思索下学生纷纷回答“孤独的感觉是灰色,静静地躺在生活中的角落”;“孤独是一缕愁绪,一种无奈,一怀辛酸”……当这一句句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诗一般的语言呈现在课堂中时,我们怎不为之雀跃,为之欢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不能切断源泉,教育必须带学生到源泉中去。”所以教育应当从生活世界里汲取活的教育资源,语文教育也定当如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文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宽,生活有多美,诗语来赞美!

2.让朗读充满浓情诗意

所谓“文未出口先有情”。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从朗读训练抓起,朗读无疑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提高”,在读中正确地体验文章情感,让朗读也充满浓情诗意不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往往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例如《天鹅的故事》一课其实是充满悲悯情怀的一个题材。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先生说过:“只有经过感受和同情润泽过的心灵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类愿望指向的生活。”课堂上的诵读表面是声音的波峰浪谷,实质是心灵的扬帆起航。特级教师周益民在整编教材时做了一个精心到设计:“老天鹅/腾空而起/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打在冰面上”原本是横排的书面语言被他用诗行的格式竖行排列,老天鹅坚强不屈,飞蛾投火般的形象如同一座丰碑矗立在学生面前。用诗的格式朗读出来的文章,充满着诗意,感人肺腑。

又如我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做的尝试。“他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原本同样是横排的文字,变成现代诗歌竖排的形式,父亲的艰辛、绝望、痛苦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体会到。朗读出来的听到的就是学生那充满真挚的情感体验的语言,看到的是那一张张泪流满面的动容的小脸。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让朗读充满浓情诗意能加快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而只有体会到作者或文本中所蕴藏的情感,我们的朗读教学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3.让语言文字训练也别具诗意

语文教学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在于如何进行这种训练。如果把语言文字训练看成是一种纯技能、知识的训练,显然是一种误解,语文训练理应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层面。思想、政治、道德、审美教育显然也不能离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离开了则成了无本之源,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设计语言文字训练的时候,常让学生用尝试诗歌创作,对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提炼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如学习了《听听秋的声音》、《小小的船》等儿童诗歌的课文后,我们就可以讓学生模仿练习写写诗歌;了解《一夜的工作》、《景阳冈》等人物或叙事的文章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讴歌学习榜样;懂得了《一个村庄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等文章的本意后,同样也可以让学生用诗歌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道理。

总之,诗化教学是一种文化和文学气息特别浓厚的通过独特的生机、鲜活的张力和创造的激情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意蕴,是语文课堂的生命。让我们一起努力,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与景的交融互渗为表现,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诗意的栖居地,让我们的学生在这片沃土上快乐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乡愁诗意
诗意地栖居
永远的乡愁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乡愁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九月的乡愁
被耽搁的诗意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