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的思考
2018-11-27曹迪祺
曹迪祺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经典四大名著之首,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这篇小说主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一批见识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也可以说这是一部从多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关键词:红楼梦;思考;艺术手法
《红楼梦》以贾宝玉与金陵十二钗的命运为主要内容,以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三个人的爱情为主线,辅以那个时期四大家族从兴衰走向灭亡的宏伟巨制。
从语言特色方面说,它文字细腻,每一词句表达都有不同的含义,从而能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启迪[1]。
一、《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也可以称为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红楼梦》能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对人物的刻画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还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氛围[2]。
(一)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
有人曾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统计,大概有名有姓的有七百多人,然其囊括有如此多的人物,及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纽带关系,却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归功于曹雪芹独特的描写手法,使得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设都有他们独特的性格特点,即使身份相近,地位相近的人物对其刻画角度也不尽相同[1],比如”谜一般的人物”薛宝琴在全书中一出场便夺走了所有目光,贾母珍藏的凫靥裘连宝玉都不曾见过,却送给了宝琴[3]。而就是这么一位讨众人欢喜的姑娘曹老却并没有对她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而是以一种朦胧的“意象美”进行描摹,洋溢着东西结合的大度与诗意。
(二)细节描写的形象传神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典学价值,因而在后期也随之衍生出了“红学”、“曹学”等研究学派。而本书中细致入微而又不显繁琐的细节描写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在第四十九回里,史湘云直接抹起袖子吃鹿肉,与第三十一回黛玉说湘云把汗巾子拦腰系在大红猩猩毡斗篷上,都体现出她的率真,直爽。而湘云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的打扮又再使一个活灵活现的“假小子”跃然纸上。此外,想必每一位读者都会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印象深刻,而那繁杂的有点浮夸的衣服更是夺目。
(三)神话色彩的丰富多彩
在《红楼梦》中,作者所塑造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都不是凡人,在自然界中贾宝玉是一块石头,在神界中他则是神瑛侍者,在人间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林黛玉而是西方河崖边上的一颗绛珠草,因为受到神瑛侍者的不断照料,所以不断长大成为一个女人为的就是报答他的恩情。而神瑛侍者这边也想去体验凡人的生活,就因此下了凡。
二、贾黛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的主线就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者的爱恨纠葛。这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具有叛逆思想的人物,虽然他们出身高贵,但是对这一阶层所坚持的思想以及在这思想传统下于他们既定的人生道路却有着非常强烈的不满。因此,他和林黛玉的爱情不仅仅是小说戏曲中的才子佳人的结合,更多的是在思想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灵契合和共鸣[3]。
书中黛玉深知自己寄人篱下,使生性清高的她又添几分忧愁。生活中的黛玉打扮主要以素色衣服带一些精巧饰品,例如第八十九回中“月白绣花小毛皮袄”与“赤金匾簪”就再无其他花朵,也体现出她超然脱俗的气质。而黛玉性来又爱看《西厢记》、《桃花扇》等,显而易见,黛玉倾向于“禁书”的阅读,由此也反映出她的叛逆性格,而这种叛逆精神又与宝玉心中的反叛思想相契合。正如在第三十二回中宝玉在袭人与湘云面前称赞黛玉从不像宝钗一样说“混账话”唆使他去追求功名利禄一样。黛玉听了又惊又喜,又悲又叹。黛玉感动于自己对宝玉的真摯情感,但也对宝钗可谓是心有不快,而自己父母早逝,亦觉难以与宝玉久待。这细腻矛盾的心理活动暗示了黛玉对这段悲戚的爱情的痛心。最后,元春病逝,黛玉重病在床,宝玉在众人欺瞒之下娶了宝钗,应了“金玉良缘”之说。而这结局,不仅仅是宝黛两人的爱情悲剧,更多的是对封建束缚的失败挣扎。
薛宝钗是完全不同于林黛玉的,她出身在皇商的家庭,虽然自小便没了父亲,但相较于林黛玉却是接受了正统的封建思想。她所遵从的是封建的道德规范,常常对林黛玉进行说教,一心劝说贾宝玉听长辈的话去考取功名。她端庄稳重,安分守己,但是身上却透露出一种庸俗的气息。同时,她又特别善于心计,会阿谀奉承,本质上却非常冷酷,对待可怜的人从来没有同情心。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都是令人嗟叹但又在情理之中的。为了家族的利益,不管对贾宝玉造成什么样的折磨,更不顾林黛玉的死活,贾宝玉与薛宝钗被迫成婚无非是因为薛家拥有万贯家财,与其联姻后可以使自己的家族更兴旺;其次,薛宝钗脑中所信奉的封建思想,让她坚信会改变贾宝玉并令其走向所谓的“正路”并深知他们的婚姻更重要的是关乎家族命运。所以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关乎封建贵族的前途,是富有深刻历史内容的社会悲剧[4]。
结语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堪称中国文学创作界的经典,其形象的语言,细致的描写,活灵活现的场面构设,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都极具艺术色彩。同时,作者对当时社会纸醉金迷生活的不屑,对封建礼数的抨击仿佛一根根丝线游于在书中,饱含思想,可谓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古丽加玛丽·阿比提.关于读《红楼梦》的几点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17(1):84.
[2]张婉姝.浅析《红楼梦》的艺术特色[J].明日风尚,2017(21).
[3]冯育栋.谜一般的人物——薛宝琴.[J].红楼学刊.1998(1).
[4]解少华.浅谈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J].电影文学,2007,No.443(14):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