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的非遗宝典
2018-11-27冯姝婷
冯姝婷
清宫戏《延禧攻略》火热点燃暑期档荧幕,难得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跟着蹭了一把热度,进入广大观众的视野。该剧让人们津津乐道的,除了女主角魏璎珞大快人心的复仇及晋升攻略、精致考究的道具服饰,还有编剧匠心营造的一幅幅精妙绝伦的非遗画卷,昆曲、宣纸、缂丝、绒花、香云纱、打树花……都被精巧地囊括进每一帧镜头里,完美镶嵌于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中,让观众穿梭于历史之间,真切感受到玲珑雅致、古典华丽的非遗之美。
“水磨的腔调,如水的柔情”—昆曲
剧中飞扬跋扈的高贵妃甚爱昆曲,在其居住的储秀宫内搭建有戏台,夜夜欢唱,不眠不休,可见她对昆曲喜爱之深。剧中对高贵妃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推进总是离不开昆曲,无论是她借《怜香玉》含沙射影地污蔑皇后,还是太后拆掉她的戏台,烧毁她亲手缝制的贵妃戏服,都将她的命运与昆曲艺术紧密结合,如她临别时所说:“此生皆醉在戏中,从未醒来。”
每每以戏装出场的高贵妃总是面容精致、美艳动人,让观众眼前一亮,不觉惊叹戏剧妆容扮相之绝美。无论是她最心爱的《贵妃醉酒》,还是与乾隆皇帝告别时在西暖阁上的绝唱《长生殿·埋玉》,都唱得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柔情似水、肝肠寸断,通过剧情的直观带入,观众们领略到昆曲的华丽婉转、袅娜情深。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中国的昆曲艺术便位列其中。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这个发源于14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叫昆剧、昆腔、昆山腔。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或多或少吸收了昆曲艺术的精髓和营养。
昆曲最初只是在苏州一带流传的民间清曲、小唱。到了明嘉靖年间,杰出的戏剧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积极吸收了当时的流行声腔以及各地民歌的特点,最后将南北曲完美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委婉清丽的新唱腔,人称“水磨调”,这种唱腔就像江南人的水磨竹器、水磨年糕一样细腻软糯,柔情似水。到了明万历年间,昆曲的流传范围越来越广,开始以苏州为中心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成为东南地区备受喜爱的地方戏剧。随后,昆曲还进入宫廷,成为御用剧种之一。
昆曲生动展示了中国古代江南水乡的生活画卷,它拥有悠远、轻柔、曼妙的戏曲声腔,又凝结了吴地文化中的典雅、柔婉和绵软,呈现出诗意的形式与细腻的情丝,俗而不媚,雅而不涩,是东方古典艺术的翘楚。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宣纸
电视剧中,魏璎珞成为富察皇后的贴身宫女,皇后教她练习书法的戏份,用的便是货真价实的宣纸。剧中傅恒提到:“纸张洁白稠密,纹理细致,是出自安徽泾县的生宣。”宣纸作为文房四宝之一,以其“质地绵韧、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的特性享誉中外,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称。用宣纸写字可骨神兼备、气势溢秀,作画则跃然纸上、神采飞扬,是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宣纸制作技艺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纸产于安徽省泾县,南宋末年,曹大三因避祸乱迁至泾县小岭,以造纸为生计,经过世代技术革新,创制了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的纸,最初称为“泾县连四纸”,清代被定名为“宣纸”。
宣纸的制作工艺严整复杂,在选取原料时,挑选在泾县及周边地区喀斯特山地丘陵地带生长的青檀树,树皮要选取组织均匀、纤维匀整、三年左右嫩枝的韧皮组织;沙田稻草要取自泾县及周边地区河谷平原沙土上生长的纤维长、韧性强、不易腐烂的金黄色稻草;造纸所用的水选取泾县境内的山泉水。制作一张质量上乘的宣纸,需经过燎草、制浆、配料、捞纸、压制、揭纸、晒纸、切纸、检纸等上百道工艺,历时3年而成。
剧中傅恒所说的生宣,未经过任何处理,保留了渗化、吸水的特性,润墨性很强,更适合画国画和写书法。熟宣是在生宣的基础上加刷一层胶矾,使其渗化和吸水的特性大大减弱,因此,熟宣也称“矾宣”,通常用于工笔画。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
剧中不得不提的一项非遗珍品便是“织中圣品”缂丝。清宫织绣类团扇以缂丝最为精美,选料上乘,极尽巧工,锦若云霞,精益求精。后宫佳丽手执的团扇及所穿服饰都用到了缂丝工艺,如太后所执团扇,仿制了清代沙面贴绢仙鹤桃树图团扇;高贵妃所用之扇,则仿制了清代红色缂丝乌木雕花柄团扇。
緙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集欣赏性与装饰性于一身。缂丝挑经显纬,以彩色的纬线凸显花纹,呈现出犹如雕琢镂刻的效果,且双面都充满立体感,因此又被称为“刻丝”。宋代庄绰《鸡肋编》提及:“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用于织造皇室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方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苏州缂丝画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中国的“四大家织”。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而缂丝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缂织时,用其特制的缂丝机,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10厘米、装有各色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缂丝织物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即:本色的细经线,彩色的粗纬线,以纬缂经,只显彩色纬线而不露经线。其独特的织法决定了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缂制书画作品。
完成一件缂丝品,一般需要经过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等。无论做什么缂丝品,结、掼、勾、戗这四种基本技法必不可少。
缂丝的织工须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熟练的织造技艺才能完成作品。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变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古人有“妇人一衣,终岁方就”之说,其用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宋徽宗有诗云:“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缂丝制品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每一幅作品都是手工完成,无法用机器替代,独一无二,哪怕同一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都有细微之差。
“清雅素净,不落俗套”—绒花
剧中富察皇后作为一国之母,虽宠冠六宫,却生性恭俭,反对奢靡之风,平时不喜佩戴珠玉,只以绒花作为头饰,她佩戴的绒花款式有菊花、福寿三多、摇钱树等。《清史稿·后妃传》便有对富察皇后的记载:“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这里的通草绒花泛指仿照鲜花制成的假花,用作女性佩戴的头饰。
通草花用中药材通草为材质加工而成,绒花则是以蚕丝和铜丝为原材料,经煮丝、染色、劈绒、勾条、打尖、传花、包装等近10道工序加工而成。绒花的原料简单易得,全靠手工匠人们巧手制作,才能化平凡为神奇,是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
绒花造型逼真,清雅素净,可与真花相媲美。此外,绒花谐音“荣华”,蕴含荣华富贵、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深受人们喜爱。早在唐代,绒花就已经成为皇室贡品。到了康熙、乾隆年间更是盛极一时,彼时的绒花不仅深得后宫佳丽的青睐,还深受民间普通百姓欢迎,当年南京的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是热闹非凡的“花市大街”,经营绒花的店铺颇具规模。每逢婚嫁喜事,或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妇女们都会佩戴相应的绒花,以求喜庆平和、吉祥如意。
“丝织界的软黄金”—香云纱
剧中乌雅清黛参加殿选时所穿服饰由香云纱制成。香云纱产自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选取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香云纱俗称茛绸、云纱,早在明永乐年间,广东就已用薯莨染整、晒制蚕丝织物,这就是香云纱的前身,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香云纱的制作工序独特而繁复,需用薯莨的汁液对桑蚕丝织物涂层浸染,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长时间封存,之后再进行日晒等几十道工序加工而成。香云纱正反异色,正面色泽乌黑发亮,反面呈咖啡色或原底彩色,并有莨斑和泥斑的痕迹,古朴美观,手感滑润,可谓丝绸中的极品。其服装结构紧密软滑,布料结实耐穿,着体轻快凉爽,且有除菌驱虫的保健功效,非常适合在湿热的天气穿着。衣服极易清洗,遇水速干,不易褶皱,深得众人青睐。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叫作“响云纱”,后人以谐音美其名曰“香云纱”。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打树花
高贵妃为取悦太后而精心准备的节目“万紫千红”,其实是流传于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传统民间非遗技艺—“打树花”。荧幕里,表演打树花的匠人将温度高达1600摄氏度的铁水奋力泼洒到城墙上,迸溅形成火树银花,火光熠熠、热浪灼灼,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因而称之为“树花”,场面蔚为壮观,观众看了大开眼界。李白诗云“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形容的便是这流光溢彩的古老节日社火。
古人云:“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据说当年暖泉镇有很多铁匠作坊,每逢佳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虽买不起烟花,却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发明了打树花,好似朵朵烟花盛开,其热闹喜庆的氛围绝不亚于璀璨的烟花。暖泉镇元宵佳节打树花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打树花作为一项古老技艺,凝結着匠人的精神和智慧。
火树虽美,但对表演者的体力、臂力和挥洒技艺都有很高的要求,且表演时异常危险,一不小心便会烫伤皮肤,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完成。表演这世上温度最高的绝技,需要一件羊皮袄、一顶草帽和一个舀铁水的柳木勺。羊皮袄要反着穿,铁花落下才不会粘连在羊毛上;草帽在表演前要打湿,以防被点燃。制作柳木勺前,需要把柳木根在水里浸泡几天,并用慢火烘至外干内湿。为保证勺子结实耐用,表演前还需要烘烤柳木勺。尽管处处提防,完成一场表演后,匠人们还是会被溅落的火星或多或少地烫伤,因此,匠人的手背上总是布满旧疤痕和新烫的水泡。
欣赏完《延禧攻略》里的非遗画卷,大家深深陷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魅力之中。非遗文化的精彩绝不止于此,需要更多的人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并加以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