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新型信息化模式

2018-11-27郑佳伟南华大学湖南衡阳421001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施工

文/郑佳伟 南华大学 湖南衡阳 421001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31

彭小勇 南华大学 湖南衡阳 421001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不断融合,建筑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同样不断深入。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对工程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形势下,以信息化手段辅助施工企业和管理部门提升工程安全监管,将是一条必由之路。

1、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竞争能力的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均需要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而就建筑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的依托是业务管理流程,实现不同层面和不同管理单元的信息的高度集成。企业通过将部分常规化的管理固化在信息系统中的方式,提供给企业完善的信息支撑和服务,以促进建筑型企业的长久稳步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健全监管档案,以便动态监管各责任主体;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动态监管平台信息化管理系统,其能够有效地监管各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行为。其二,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现场同监督机构之间的无缝衔接;其主要是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动态监管监督平台对人员以及施工现场予以全方位的监管,借助移动终端设备直接上传监管人员的执法活动,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杜绝监督人员的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

2、工程建设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从项目部管理制度入手,配置资源,编写体系文件,从项目部领导到每一位员工。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的氛围,保证安全管理方案有效运行;强抓安全教育培训,利用员工大会、早会、生产会、交班会、班前讲话和岗前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安全这两个字深深扎根心底,自上而下绷紧安全这根弦;创新安全防控机制,提前进行科学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做好重大风险监控信息化,为现场的施工组织与安排提供科学的依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视频监控覆盖全部作业面,语音对讲系统接通到现场管理人员,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时监控量测,全方位掌握现场施工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并通知现场;监控量测自动报警系统,车站深基坑开挖及隧道盾构掘进是最大的两个风险源;项目部通过监测小组实时监测并同步上传原始数据,系统根据监测项目自动分析原始数据,如果超过警戒值,则自动报警并将数据发送至相关管理人员手机中,可以第一时间对现场进行处理;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常态化,采取“项目全覆盖、隐患全扫描、整改全到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思路,同时,将现场安全责任考核与管理人员安全绩效奖金挂钩,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人人有目标的安全生产管理氛围。

3、当前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问题

3.1 宏观面上的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尚未完成

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平台、企业自身的管理平台、建设行业协会的管理平台、中介机构的管理平台等各自运行。相互对接很少,数据的交换、共享和整合等很不成熟,使得很多数据信息运用无法实现。很多数据信息重复收集却不完整,信息化的优势不但没有充分发挥,部分环节由于重复操作反而变得更繁琐,有些环节由于重复投入造成浪费。

3.2 已有信息平台功能仍需不断完善

好多建筑建材业的信息平台虽在不断改进,但录入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平台的操作界面欠缺友好性,有的操作还存在过于繁琐的问题;各模块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互通;部分功能设置不能有效契合管理需求;有的查询统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上述种种问题给用户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监管的进一步发展。

3.3 已有数据信息的运用还需要继续深化

已有的建筑建材业信息平台大多涵盖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平台中收集录入了大量的数据,但很多平台没有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研判,缺乏配套的制度对数据反映出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比如,当前情况下,大量的日常管理形成的数据还是分散在各个模块中,而没有用来分析企业安全管理状态,没有用来分析最常见的安全隐患,没有深入运用数据进行科学化甚至智能化的管理。

4、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新型信息化模式分析

4.1 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制度

在安全保障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各类施工、管理人员的行为,同时落实奖惩制度,对于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人员予以奖励,对于不规范操作或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人员予以一定的惩罚,由此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以此全面落实项目安全施工管理工作;(3)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制度,以此贯彻安全生产制度;(4)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目标制度。

4.2 宏观信息化体系建设

首先是加强行业指导和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应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深入调查研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推进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其次要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和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推动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在行业的普及。此外,要研究制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提高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水平,制定具体措施,创造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条件。当前,结合前期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可进一步搭设一个以落实各方责任为方向,以建立企业诚信体系为核心,以政府管理和企业自身管理为基础,以行业协会为桥梁的信息化管理架构(如图1所示)。该架构由企业管理平台、政府管理平台、行业协会平台、企业诚信体系平台四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信息平台组成。

图1 信息化管理体系架构

(1)企业管理平台是以实现企业自身内部的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企业自控管理体系,同时兼具企业与市场交流、企业与政府互动功能。

(2)政府管理平台是行业管理部门面向管理对象、面向社会,履行监管职能、规范内部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首先,在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各职能部门的界面清晰和数据链接。比如规划部门没有审批,施工许可等下道程序不能点击。其次,应特别注意行业内部制度机制的设置。要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优化管理程序和模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后,应特别注意管理平台的信息发布和信息公开。要向企业公布管理要求和实时执法管理信息,在提升管理效能的同时,也接受管理对象和社会的监督。

(3)行业协会平台(包括中介机构等)是行业信息补充平台。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并在规范行业操守、形成行业自律准则、制定行业标准、推进信息化、推进行业发展等方面起到应有作用。

(4)企业诚信体系平台是基于政府管理平台、企业管理平台、行业协会平台的综合平台,同时也服务于这些平台。企业诚信体系平台可外接其他平台,以汇聚更多的企业诚信信息,也可向其他平台提供相关数据。它的建设应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体现净化市场的作用;体现依法治理、守法得益的标准。

4.3 施工现场信息化监控

视频监控摄像头覆盖所有作业面,成立监控中心,有专职安全员24h全方位对现场情况进行监控,在进入施工场地门禁处设置人员进出动态显示牌,及时掌控施工现场情况;编制专项监测方案,测量队按照方案实施监测,在方案的基础上对重点建筑物、重点管线及深基坑开挖段位置加强监测,每日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将结果通过QQ、微信上报给项目部及监理、业主等相关领导,通过监测数据指导现场施工。如果监测数据出现报警,则采取应急措施,消除隐患和风险。

4.4 施工数据的收集系统

在对数据进行采集期间,建立的收集系统主要是将整个工程中的相关价值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能相关数据经过处理后,转发给业主以方便它的日后使用。这些数据主要包括整个工程的质量、相关的安全数据、进度数据以及财务数据等,还包括一些文档、视频以及图片中的相关数据等各个类型。业主能根据这些数据的提供,将施工范围中的相关信息以及施工的基础条件,为以后的施工建设作出有利条件,同时,还能为以后的施工建设作出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提升整个施工效率。

4.5 其他措施

要想确保建设工程的建设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须不断推进信息化法制方面的建设,并制订一系列信息化管理的制度体系,以确保满足信息管理安全要求。。在“互联网+”的形势下,建筑企业须做出一系列改变,,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今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并促使其在创新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同时,企业还可构建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管理者也将快速发现不规范行为。此外,企业还应不断推进建筑行业诚信管理信息化,以此确保建设工程是否依据相关规定完成建设,从而使工程项目保持有较高的建设水平。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离不开人才支持,监督管理部门须注重人才的选用,尽可能聘用专业型人才。企业还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这些方式均有助于激起相关人员的兴致,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是一种日趋成熟的模式,它不是单指计算机技术,由于工程建设建设需要大量数据的共享和支撑,信息化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大量项目管理信息。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一定会越来越广泛,而且它必将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代化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施工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