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先锋·景观
——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解读
2018-11-27司长强
司长强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上海 200438)
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第31届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在著名的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这是奥运会第一次在南美洲举行。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独具匠心,以桑巴文化贯穿,演绎了厚重的民族历史、先锋体育的开拓探索以及奥运盛景的全民狂欢,给全世界的观众奉献了一场极具民族想象的创意表演。
1 民族:国家历史的现代演绎
公元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南美洲,开启了这个国度的新历史。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之后,葡萄牙人便统治了这一区域,世代繁衍生息,时至今日,巴西的官方语言依旧是葡萄牙语。随后,欧罗巴大陆发生了变化,法国军事家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迁往巴西,而在此时,葡萄牙人已将首都定在了自己缔造的美丽之都——里约热内卢。1888年巴西政府废除奴隶制,各地因此出现严重缺乏劳动力的现象,于是迎来了又一次移民高潮,成千上万的意大利人和德国人来到圣保罗州内地的咖啡园和巴西南部的工业区。之后,随着咖啡产业黄金时代的逐渐逝去,咖啡园中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手工业领域转移,这为巴西最初的工业萌芽奠定了基础。在整个19世纪,巴西接纳了来自70多个国家的移民,他们为巴西19世纪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中东、东亚的诸多移民都为巴西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作为一个主要由移民组成的国家,“移民”对巴西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他们不但推动了巴西的发展,还带来了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才形成了现在丰富多彩的巴西。正是来自不同大洲、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才形成了现在巴西人浪漫随和的性格,他们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所以,当葡萄牙代表团在开幕式的入场仪式中昂首踏进马拉卡纳体育场的时候,一向严苛的巴西观众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掌声,献给了这个曾经殖民过自己的国家。在资本原始积累初期,葡萄牙曾统治这个国度300多年,而在21世纪的今天,巴西人用真诚与热情欢迎了全世界的人民。
开幕式现场巴西人用独具匠心的创意和设计,对这段国家历史进行了现代化的演绎。学者Danforth在讨论大型体育赛事中国家是如何叙事时认为,国家命题的叙事,往往是从国家的“诞生”开始,继而是“时代的到来”,直至“成熟”,只是具体的表现手段、结构层级、叙事策略等方面有所不同。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用意向象征进行历史的宏大叙事,用独特的桑巴音乐、造型、道具讲述着古老的非洲历史与文化,用影像的更替描绘着社会思潮与文明的变迁,打造了一台民族文化史诗与桑巴风情相互融合的大格局历史画卷。随着舞台上的持续电闪雷鸣,时间闪回,舞台上开始演绎古老的生命起源,现实与虚拟的相互交错,光与影的交相辉映,人与道具的融合互动,带我们走进巴西艰辛而又曲折的人类文明史。以光影交汇打造出海洋环境的层次感描绘了古老的生命起源,用萌动的生物运动还原最原始的生命迹象,人与创意道具相互配合复现非洲原始生态中动物的繁衍与生息,创意道具形象逼真具有强烈的时间和环境的代入感,随后用油画式灯光打造了原始森林的自然风光,原住民用彩色光柱的造型变换展现着他们自由的生活态度,将我们带入了神秘的亚马逊丛林之中。随着阵阵雷声安宁被打破,葡萄牙殖民者发现了新大陆,舞台上用原始机械的运转表现巴西古老工业的萌芽以及统治者对巴西原住民和非洲黑奴的奴役与掠夺,是一种对原始社会人类野蛮的纪实。随着音乐的转换,时间推移到了19世纪中东的移民潮,中东人带来了商品和信息,也因此形成了巴西地理上新的版图分布格局。随着镜头的延伸用光影的投射构建出了虚拟的立体现代城市图景,用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林立、奔跑忙碌的现代人勾勒出了大都会的崛起与兴盛,最后用虚拟的光影冲击和实景的舞台道具对后现代社会的风貌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
巴西人用现代化的光影技术表现了复杂的城市命题,用极简的线条和色彩讲述着厚重的历史变迁,以光影融合为绘本的叙事形式为古老的奥林匹克带来了更多的创意和灵感。光与影的相互睥睨,真实场景与视频的相互补充,人与创意道具的完美配合,自然与人文的相互渗透,在复杂历史变迁的洪流中梳理描绘了一个国度的萌芽、发展与兴盛。用通俗易懂的世界语言讲述了独具韵味的巴西故事。
2 先锋:巴西国度的体育梦想
多种复杂的气候与地形,海洋与雨林的天然优势,让巴西人热情洋溢,爱好运动。1958年,当未满17岁的贝利带给祖国历史上第一座世界杯冠军的时候,这个国度就在历史的长河中与足球有了不解之缘。而四年之后的智利世界杯,当贝利因伤无法再为球队攻城拔寨的时候,“小鸟”加林查成为了民族英雄,巴西成功卫冕了世界杯冠军。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在扎加洛的带领下,贝利完成了自己世界杯的谢幕演出,而足球王国巴西则永久保留了雷米特金杯。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同样在足球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罗伯特·巴乔射失点球的那一刹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塔法雷尔的激情庆祝。在那一刻,天堂与地狱就是如此地令人感伤,在那一刻,里约热内卢沉浸在欢乐的海洋。21世纪初,当罗纳尔多攻破德国队门将卡恩十指关时,巴西人第五次登上了世界之巅。至此,足球王国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夺冠次数最多的国家,巴西人的体育梦想也因此更加坚定。
体育之于巴西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信仰和情怀。巴西人热情奔放,敢于探索和挑战,他们以先锋的开拓精神尝试并痴醉于体育的淋漓酣畅带来的身心快感。从足球王国的美誉到缤纷时尚竞技项目的开掘,再到如今全民健身的阳光大体育,巴西和体育似乎是一对不能拆解的专属搭档,巴西赋予体育以天赋和灵感,体育给予巴西以生机和活力,他们相互融合又彼此促进。在这里,体育不仅是足球,也不仅是竞技场,而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他们用最纯粹最简洁的方式诠释着运动的无处不在,骑车、跑步就是他们演绎身体博弈最常见的方式,并在其中体验着坚持、毅力和生命的信念。数百年来,巴西人从未间断用智慧探索属于这个民族独有的民族体育文化。在这里,体育不是个体的行为与喜好,也不是群体的盛会和狂欢,它承载着整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底蕴,它关乎到每个巴西人的生活态度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在这里,2.02亿人口享有世界最丰富的免费体育资源,始建于1965年的里约弗拉门戈公园,作为里约最大的公园,拥有近百块完全免费的足球、篮球、排球和网球场,这给巴西国度的全民体育梦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5年巴西政府又推出全民健身计划,这一年政府共投资了近900亿万雷亚尔,在各州首府建立了230个体育活动中心,共有800万巴西市民受益。近十几年,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占据了巴西政府相当大的财政比例,而且这个幅度还在不断上升之中,因为巴西人始终相信教育和体育是保证社会包容和一体化最好的伙伴。运动是这座城市的生命,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它能鼓励年轻人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享受超越的喜悦,它也带给我们爱与包容,释放与激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座运动之城的灵魂,也看到了这座自然风光与都会繁华融合的独特城市之美。
体育之于巴西不可或缺。无论是在巴西利亚的街头,还是在里约的平民窟,每个热爱体育的巴西人都有着自己心中的体育之梦,因而,体育成了这个国度最完美的文化符号。在开幕式的整场演出中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太多的体育元素的渲染,但是又无时无刻不感受着体育精神给巴西人带来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育梦想给巴西人带来的坚毅果敢的优秀品质。与其说要把体育元素加入到开幕式演出中,倒不如说体育已经融入到了巴西人的血液之中,音乐、舞蹈、表演、创意也都汲取着体育的精髓,这也是巴西人体育梦想的延续和多元化的体现。正如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巴西:未来之国》中描述的那样,巴西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希望。这种未来并不是指经济的发展,也并不单单是科技、艺术的发展,而是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证明了茨威格并没有看走眼,巴西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之国。一个民族的文明和它的价值观与物质没有太多关系,传递文明、展现自我才是其精神内核。
3 景观:桑巴文化的创意呈现
与以往不同,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没有追求高科技、大型道具的使用,也没有那么多雄壮恢宏的特效特技场面,但是积极乐观的巴西人,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展示他们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开幕式通过全息投影技术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现了巴西500年的历史、巴西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全场以巴西丰富的音乐和舞蹈元素贯穿,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巴西人、巴西文化无与伦比的能量和热情。
光影虚拟的现场创意可以说是开幕式的一大亮点,开幕式现场使用了2 000支光枪、3 000公斤烟花和109个探照灯以及110台每台两万流明的投影,将我们带入亦真亦幻的虚拟影像时代。光影虚拟与全息投影技术的配合让舞台呈现出多元、立体、奇幻的视觉效果,彩色灯光的涂抹、冲击、回旋等多种变换让性感的桑巴舞蹈更加热情火辣,3D灯光与多维投影共同协作,打造了城市林立的楼群缩影、高耸的基督山、迷人的科帕卡巴纳海滩,光影的交织完成了一场极富想象和创意的视觉盛宴。富有歌舞桑巴美誉的巴西从来不能缺少韵律带来的视听享受,73岁的巴西国宝级歌手达维奥拉用吉他演绎别具韵味的国歌弹奏,伴着音乐大师汤姆·若宾的《伊帕诺瓦女孩》超级名模吉赛尔·邦辰带着微笑款款走来,苏亚雷斯、帕格迪尼奥、卡塞一个个桑巴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的名字写入了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巴西著名歌手若热·本·约林和雷吉纳·卡斯演唱《热带国度》,1 500名表演者身着各自服装,头戴不同颜色的假发,跳起独具特色的桑巴魅力之舞,这是巴西人民带给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态度——热情、自由、奋进。
贯穿整场开幕式演出的不仅有桑巴文化和歌舞,绿色环保理念更是巧妙地成为了开幕式重要的元素之一,关注世界的未来也是巴西人想传递给世界的声音。正如英国卫报评论的那样:“北京奥运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很棒,伦敦奥运传递的信息是英国很棒,而里约开幕式的主题脱离了国家层面的意义,倡导环保理念,让大家思考全世界应该为地球环境做些什么”。这一次里约奥运会的口号是“一个新世界”,口号寓意里约奥运会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以及影响和改变下一代人。于是在长达四个小时的开幕式中我们看到绿色环保和平理念贯穿始终,每位参加里约奥运会的运动员都将在里约播下一颗种子,这将是奥运会留给里约最大的财富,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绿色五环也在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伴随每个国家代表团出场的少年也预示着他们是地球的未来,要想改变人类,首先要从改变我们的下一代开始。自此也显示出了巴西强烈的民族与国家意识,关切世界发展格局,用全球的温室效应提出全球性的严峻问题,异常的极端天气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绿色环保理念作为一条重要线索在演出中反复出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历届奥运会主火炬点燃的方式都是全世界人民关注的,这座将运动、歌舞、激情、创意融于体育的巴西将会以怎样的方式上演主火炬的激情燃烧呢,点燃火炬的不是网球名宿库尔滕,也不是“百岁老人”阿维兰热,更不是“球王”贝利,而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铜牌得主利马,在这一刻巴西人的选择告诉了全世界人,在奥林匹克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不是冠军和获得的成就,而是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巴西人最后设计的点燃火炬的方式也让人们惊呼意外,用简单、创新的方式给开幕式划上了句号。圆形的火炬台象征着太阳,太阳是地球的能量之源。相比往届,火炬台的火焰小了很多,以此用来倡导世界珍惜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展现奥林匹克真正的绿色理念。随着火盆的上升,圣火台在高高的空中,呈现放射状、螺旋式分布,在圣火盆升空到达中心之后,圣火台显得非常炫目,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现代造型主义火炬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不仅由多种立体几何元素构成,而且还在不眠不休地沿多轴旋转,巴西人的创意,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4 结语
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带给全世界人民一场震撼的虚拟时代的视听景观,我们尽享着南美的别样风情,热带雨林、阳光海滩、桑巴女郎,但更重要的是它时刻传递着普世的价值理念,促进世界和平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巴西人想把他们的运动、热情、文化通过奥运传递给世界,同时也向全世界人民展现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极富民族气质的体育传奇大国。
[1] Danforth L.M.Is the “world game ”an”ethnic game”or an”Aussie game”Narrating the nation soccer[J].AmericanEthnoligist,2001(2):363.
[2]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5,108.
[3] 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奇观[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2-126.
[4] 大卫·罗.体育、文化与媒介——不羁的三位一体[M].吕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41-144,165-167,254.
[5] 丹尼尔·戴扬,伊莱修·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44.
[6] 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44.
[7]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0.
[8] 路云亭.网民视野中的先锋艺术——对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广场艺术的民间性考量[J].体育与科学,2010(1):16-20.
[9] 肖红,肖光来.现代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历史变迁、机制和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28-34.
[10] 牛静,马法超.论现代奥运会开幕式从仪式到展演的历史流变[J].体育与科学,2012(1):60-64.
[11] 吴欣,黄宽柔.奥运会开幕式文体表演艺术特点与问题评述——兼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设计[J].体育与科学,2010(4):40-46.
[12] 杨庆生,孙承健.现代数字影像之广场空间魅力——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数字影像的作用[J].当代电视,2009(1):62-63.
[13] 贺幸辉.网络媒介中奥运会开幕式与文化认同——以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为分析个案[J].体育与科学,2015(5):96-102.
[14] 曹彧.巴西:体育无处不在[N].中国体育报,2016-0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