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岸上有茶田

2018-11-27郑雯馨

饮食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太平黄山茶园

文 / 郑雯馨

对居住在太平湖畔的人而言,最好的茶叶,采一季就够了。茶与他们之间,存在一种“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和谐相处之道。

“我们这边有句话,出门带个杯,不是江西就是安徽。”家住黄山脚下的司机师傅一边打趣,一边随手拿起玻璃杯,灌了一口茶。发动引擎时,杯中嫩黄绿色的茶汤也随着车身晃荡了一下,茶的色泽和刚刚下过雨的甘棠镇的清新气息很相配。“我们喝茶,没有像喝功夫茶那么多讲究”,说这话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就是出门工作或是下地干活的时候,像这样装一杯,能泡好几泡,可以说是牛饮吧!”紧接着车子就拐了一个弯,来到了镇上一个热闹的十字路口,每隔几步就会看到一家茶店,清一色挂着“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的招牌。

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是黄山周边最出名的两类茶。对这两类茶,当地人有自己的区分:位于黄山南麓群峰之中的,是黄山毛峰的地盘;至于北麓的崇山峻岭,沿着太平湖一带则是太平猴魁的原产地。以地方来命名的茶叶,自然意味着它们只忠于此地的水土,一旦离开便不复最初的味道。

在太平湖畔居住的黄山人既有秀丽的山水相伴,岸上还有茶园和林地,亦可驾船去捕鱼,自给自足,俨然就是一个“桃源乡”。连司机师傅也会提起,这几天他们家的茶园也开始采茶了,“不过我们家的茶基本就是种来自己喝的,好喝不好看”,他最后对我们说:“过两天你们上猴坑看看,正好能赶上山上开园日,那边的茶是我们这里最好的。”

从卫星图上看,偌大的太平湖区右下方有一条形似蝌蚪尾巴的河流,河流的周边就是猴坑村,以猴坑、猴岗和颜家三个村民组最出名。这里以黄山为屏障,背靠宽阔的太平湖,因此常年雾气蒸腾,拥有独特的地域气候,在高海拔地段种植的茶园基本在云雾中生长,加上本地特殊的页岩风化的乌砂土,得天独厚的环境使之成为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

仅有二十多户人家的猴坑村民组,但是上山下山只有一条狭窄的道,司机一到拐弯处就猛摁喇叭,提醒下山的车辆注意;狭路相逢时,就很考验司机的技术了,偶尔有刮擦也只能心照不宣地和解,毕竟正值茶季,还有什么比茶更重要呢?车行半路遇见了一队刚采完茶的采茶女,她们将沉甸甸的竹篓放在路旁休息。一见是熟人,就招呼司机帮她们把茶叶带上山,司机虽然喊着“装不下了呦”,还是帮着把竹篓搬上车,一边和她们打听今早的收获如何。“今天还下了点小雨,没有晴天的时候采得好,不过今年的茶基本都还行。”其中一位采茶女回答道。当我们一起到达山上,她又指着村口一株稀疏平常的茶树,对我们说:“这就是我们这边的茶王,其他的茶树都是从它这里引种过去的,你们早点来的话,能看到我们祭茶王,大家供些供品,希望茶王保佑今年茶叶长得好。”

山上村民的家都是依山势相对而建,一条小溪从村子中间流淌穿行而过,房子后到处都是零零散散的茶园,走在村子里,时不时传来劈啪劈啪的声响和炒茶的香气,是一种带着温度的清甜香。这里基本保留着手工炒茶的传统,约270℃左右的高温铁锅,先在光滑的锅壁抹上茶油,然后将鲜叶倒入翻炒约三四分钟。“像我们都是十几岁跟在老一辈后面边看边学,炒到手起泡是常有的。”一位炒了四十多年茶的茶农对我们说到,如今他已经不再炒茶,而是雇了许多茶工来采茶、做茶,“我们这边的茶只做春天这一季,平时就雇人打理茶园,除除虫什么的。我们这片属于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虽然跟山下只隔着四公里,价格就完全不同了。”他笑着说道,透着一股自得,一个茶季如果有不错的收入,差不多可以维持一年的生计了。

茶叶之间细微的差别,想来也只有当地人能这样不假思索地指出,无论是对茶叶,还是生活,他们一贯都是奉行经验主义,从前如何,如今也照旧。茶园也甚少施肥,因为他们自豪地信任当地的水土,只要遵循自然就能收获较优渥的生活。但太平猴魁受到重视,也是2002年之后才开始的。太平猴魁过去产量低,外边的人对它并不了解,只知道它贵。但是2002年后政府加大品牌宣传了,名气就越来越大了,像山上这个村民组,从前人均年收入不到两千,如今最高的都已经超过二十万了。但即便如此,这里还是和许多乡村一样,留不住年轻人,村里的一些老师傅也是一脸的无奈:“年轻人都不爱待在家里,嫌太辛苦了,我家的小孩都出外打工了,他们怕回家哟,因为一回来就要炒茶。”尽管如此,他们仍每年举办“太平猴魁手工技艺大赛”,希望借此培养更多年轻人,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对于猴坑村的茶农来说,茶是上天赐予的珍宝,它既是生活的日常,也是一门生意。毕竟有“太平猴魁原产地”的殊荣在身,他们对待茶叶会更加精益求精,茶的品相、质量、工序,甚至包装都有一套“标准”,追求的是高品质的味觉享受,但对于另一些人而言,茶仅仅是茶本身而已。

猜你喜欢

太平黄山茶园
太平风俗美
黄山日落
茶园飘香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登江阴黄山要塞》
周宁生态茶园
黄山冬之恋
茶园观色
《太平轮·彼岸》:重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