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章警惕起来,舌尖上的食品安全③

2018-11-27大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

饮食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燕窝肉类果汁

文/ 大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兴国

“瞎果”榨果汁、做蜜饯事件

2013年9月,有媒体曝出一些大型知名果汁企业使用“瞎果”榨果汁。所谓瞎果,是指部分腐烂变质,甚至是在未成熟之前就掉落的水果。这些味道难闻、腐烂变质但价格低廉的瞎果被半公开地收集起来,送到果汁企业的生产线上。

公众一片哗然,但业内人士说,使用这种水果榨果汁是行业惯例(当然,合规的做法是先做处理再榨果汁,而不能直接榨果汁)。在产区,水果分三等,又大又鲜的树上果是一等,主要供市场销售;二等是品相不好的树上果和品相稍好的树下果(指掉在地上局部开始变质的水果),大多卖给罐头厂或果汁厂;三等是品相不好的树下果,腐烂程度不一,只能卖给果汁厂。这种水果酸度较高,更适合榨汁。

当然,偌大的果汁产业不会仅仅依靠瞎果维持产量,但此事至少可以说明,喝果汁产品远不如直接吃水果安全营养。即使是100%纯果汁也不值得追捧,不但原料品质不高,而且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营养物质流失较多,营养价值进一步降低。因此,人们应尽量选择吃新鲜水果,而不是喝果汁。果汁只是在旅行、外出等不方便吃水果时才选用。

无独有偶,2012年中央电视台曝光上海某知名企业用烂苹果、烂桃生产蜜饯、果脯等零食,并随意添加“焦亚硫酸钠”漂白,用苯甲酸钠、甜蜜素、香兰素等添加剂防腐和调味,且生产环境肮脏不堪,材料与各种垃圾一起浸泡腌制。

这说明,蜜饯、果脯等水果制品可能比果汁更加不堪。加之在生产过程中,水果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几乎消失殆尽,所有口感均来自添加的糖、酸味剂、香精和色素等。这样的水果制品几乎完全不具备新鲜水果的营养价值。

“速成鸡”事件

速成鸡是指白羽鸡,因能快速成为成品肉鸡(一般只需45天)而得名。速成鸡饲养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使用一些符合规定的药物。但是,2012年12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某集团收购的速成鸡滥用各种抗生素,多达18种,有的还毫无必要地使用激素类药物。这些速成鸡未经检测就被配送到肯德基、必胜客等大型餐饮企业。

肉鸡饲养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一直令人担忧。与猪、牛、羊等体积较大的哺乳动物不同,鸡体积小,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较弱,为了防病抗病,常常需要预防性(即在肉鸡未生病的日常饲养中)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这也是国内外惯常的做法,但药物的种类、用法和剂量都应该符合有关规定。然而,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滥用抗生素就成了顽疾。过去以为大企业会好一些,现在看来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虽然作为白肉的一种,鸡肉(即使是饲养的肉鸡)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考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像其他肉类一样,鸡肉也宜少不宜多。

燕窝100%不合格事件

2011年浙江省工商局检查303批次燕窝(约三万多盏,达20万克),发现100%燕窝的亚硝酸盐含量都不合格(超过30毫升/公斤,最多者超标350倍),而且血燕100%是假的(用普通燕窝沤制),连燕窝产地马来西亚方面也承认,市面上极少有真正的血燕。

前面已经介绍,燕窝、鱼翅、海参、鲍鱼、花胶等昂贵的山珍海味其实并没有了不得的营养价值。它们只不过是物以稀为贵,或迎合了“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消费观念而已。现在看来,比无大用还要糟糕的可能是安全隐患较大。除燕窝外,鱼翅汞含量过高、海参铅含量过高的报道也曾见诸报端。盲目追捧,多多进食反而弊多利少。

亚硝酸盐事件

2012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卫生部发布第10号公告,决定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在此之前的若干年里,餐饮机构使用亚硝酸盐不当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屡见不鲜,慢性致癌作用也很让人担心。

亚硝酸盐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火腿肠、午餐肉、腊肠、腊肉等肉类制品,作用是保持肉制品鲜红漂亮的颜色,卖相好,并兼具防腐作用。这些食品添加亚硝酸盐时都有一定的剂量限制(国家标准),以免添加过量危害健康。

餐饮机构烹制肉类菜肴,如铁板牛柳、红烧肉、孜然羊肉、烤肉串等经常都要添加亚硝酸盐(以嫩肉粉、增色剂、硝、硝盐等各种名义),以获得粉嫩的颜色。在超市熟食柜台或加工点所买的酱牛肉、酱驴肉、酱排骨、猪蹄子、猪耳朵等熟食肉类,都是粉嫩的颜色,这就是亚硝酸盐的作用。然而,餐饮机构或超市加工店使用亚硝酸盐时根本不会控制剂量,凭经验随意添加,所以出现大量食物中毒事件。说亚硝酸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一点也不耸人听闻。

因此,在食用肉类及其制品时,一定要注意肉质颜色,如果熟透的肉制品仍然保持鲜艳的红色(粉嫩),就要高度怀疑添加了亚硝酸盐。火腿肠类肉制品也要少吃。

此外,腌制的蔬菜如酸菜、咸菜等也含有比较多的亚硝酸盐,尤其是腌制时间较短(如10天之内)的蔬菜。腌菜中的亚硝酸盐不是人为添加进来的,而是蔬菜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生成了亚硝酸盐。

非法食品添加剂事件

自从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非法食品添加剂的阴影就从未散去。与通常说的食品添加剂滥用不同,非法食品添加剂是指那些根本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的物质,往往对健康的害处较大,如损害肾功能等。除三聚氰胺外,近年报道较多的还有硼酸与硼砂(用于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等增加劲度)、甲醛(用于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改善外观和质地)、硫磺(用于漂白白砂糖、蜜饯、银耳等,兼有防腐作用)、塑化剂(用于改善饮料均匀度)、马来酸(加入淀粉后可增加粉圆、炸鸡、小吃等食物的弹性、黏性及外观光亮度)等。

除个别情况外,非法食品添加剂多用于小摊点儿、黑加工点儿、廉价饭店、农贸市场、农村集市等难于监管的场所,因此应尽量不乱吃街边小吃、油炸食品和某些饮料。

猜你喜欢

燕窝肉类果汁
小仙炖鲜炖燕窝北京旗舰店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不健康的果汁
可以吃的果汁杯
当妈了,到底要不要吃燕窝?
肉类加工
失忆果汁
喝果汁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