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2018-11-27刘大鹏陈轶嵩
刘大鹏,陈轶嵩
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刘大鹏1,陈轶嵩2
(1.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43;2.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陕西省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节能减排,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推动陕西省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绘制了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和政策建议。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战略
前言
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上海汽车集团考察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1]。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同时,借助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可以催化新材料、半导体、光电子、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电网等技术和产业实现突破,进而带动其他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3]。
陕西省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对于陕西省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4]。
1 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发展现状
近年来,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陕汽控股集团和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作为陕西省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和陕西省新能源汽车开发研制和生产的重点企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主导产品有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等[5]。陕汽控股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成功研发了“重型商用车轮边电驱动桥”、“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天然气-电增程器匹配和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技术和整车控制器”、“增程/插电式重型电动商用车底盘和整车”、“增程/插电式轮边驱动大客车底盘及整车”和“12米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新能源汽车的研制和生产已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水平。西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是比亚迪混合动力轿车“秦”的生产基地,在2014年以来,比亚迪“秦”的销售始终占据同期国内新能源汽车车型销售榜榜首,已成为混合动力自主品牌中的领先者。
依托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立的西安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推出了镁基电池。该电池对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进行改良,在材料中掺入镁合金,从而改善电池的导电性和高低温特性,将锂离子电池的最低工作温度由-20℃降低到-40℃,最高工作温度提高至65℃。该电池采用全密封结构,工作效率高、发热量低,不需要加装专门的散热装置。在极限温度下的充放电容量可达额定容量的80%,比能量从104Wh/h提高到140Wh/h,同时质量减轻30%。该镁基电池配有专门的电池管理系统,且内部特有的CID结构,可在放电电流过大引起温度过高时,自动切断内部电路,保证高温安全性。
陕西东铭车辆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具有雄厚的轻微型汽车驱动桥、电动汽车车桥设计生产能力,生产规模、专业化程度、研发设计能力在国内处于低速电动车桥的领先地位。另外,三星环新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的建成和西安金龙汽车有限公司的投产也极大地提高我省动力电池的制造技术和新能源客车的研发技术水平。
1.2 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关键技术及基础件研发水平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和其他零部件配套企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仍处在初期阶段,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2.1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核心技术欠缺
当前,我省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较大,但是技术研发不在省内,因此将制约新能源乘用车的自主发展。新能源乘用车车型较少,可供市场选择的余地不大。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和关键技术仍需进一步提升[6]。
1.2.2新能源商用车技术领域发展较慢
按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范围的最新界定,目前陕汽主打的天然气重卡产品只能属于替代能源汽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重卡。在纯电动、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上,我省尚缺乏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目录车型,陕汽控股集团合作研制成功一款产品目前并未实现大规模上市。
1.2.3新能源专用车技术尚处起步阶段
我省虽然有近40多家专用车生产制造企业,也研制出一些新能源专用车型,具有一定的发展新能源专用车基础。但技术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主要应用于市政作业和短途运输服务类的中、轻型城市物流车及垃圾车、重型洒水车等新能源卡车更缺乏相应的产品目录车型推出。我省缺少规模大、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专用车生产企业和成熟的新能源专用车技术。
1.2.4动力电池的比能量、电池组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技术还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省掌握的核心技术较为欠缺,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动力电池的比能量总体不高,这将对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7]。动力电池产品制造成本高,相应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因而不利于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力的提高[8]。由于单体电池组成电池组时,其性能取决于电池组中最薄弱的单体环节[9]。我省单体电池指标较为先进,但电池组的性能指标较单体电池下降,电池组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技术集成较为薄弱。
1.2.5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配套技术能力不强
我省已有多家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生产企业,其产品多为国内低速电动车、场地电动车提供配套,产品技术性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并且总体规模偏小,新能源汽车技术配套能力不强,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高的配套产品和规模大的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生产企业[10]。
2 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战略
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发展应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企业技术研究的主体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巩固和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客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产品的成熟度,突破纯电动客车整车研发技术,提高新能源专用车整车研发技术,全面提升纯电动汽车电气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水平,推动陕西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快发展。
2.1 发展目标
2.1.1巩固和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产品的成熟度,使更多的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车型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目录,并逐年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2.1.2通过开展纯电动客车整车技术的研究和样车开发,较全面掌握和积累纯电动客车整车研制技术,逐步提高产品的成熟度,小批量进入市场。
2.1.3加大纯电动物流车、垃圾清运车、重型洒水车等车型的研制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专用车研发能力和产品性能,力争更多车型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目录,增强纯电动微型车、新能源环卫车、纯电动清扫车等的市场竞争力。
2.1.4重型商用车整车控制技术、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轮边电驱动桥、电动转向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形成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化优势。
2.1.5动力电池的比能量和安全性、电池组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逐年扩大产业化规模[11]。
2.1.6新能源汽车结构轻量化、智能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12]。
2.2 重点任务
2.2.1加强纯电动客车、纯电动专用车整车技术研发和样车开发。加强纯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和样车开发、纯电动力能量管理系统、电池系统综合管理、轮边电机驱动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纯电动专用车整车技术研发和样车开发技术的掌握,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促进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2.2.2巩固和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技术的研究成果,推动混合动力客车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车型的研发和产品性能的提高,力争更多车型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目录,有利的推动混合动力客车市场化程度,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2.2.3增强新型低速电动车技术的研究,提高关键零部件研发和配套能力。发展低速电动车技术,带动一批低速电动车配套企业的发展,提高其配套技术研发能力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2.2.4申报新能源汽车国家重点实验室。集中陕西省相关重点企业(陕汽集团、比亚迪公司)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电、长安大学、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的科研实力,在陕西省新能源汽车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新能源汽车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在新能源汽车科研方面获得更多的国家层面支持。
3 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措施建议
3.1 实施措施
3.1.1推进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部件研制,抓好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整车和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部件项目建设,加快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化步伐。
3.1.2发挥企业技术研究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导向,激发企业的活力,引导企业自主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使企业成为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使加强产学研合作成为增效的内升动力,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商业化[13]。
3.1.3鼓励重点高校和企业联合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科研项目,争取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为我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3.1.4引导创业投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支持,探索建立新型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为不同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
3.2 政策建议
3.2.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小组,统筹协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各有关市、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相应领导小组,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3.2.2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严格执行国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政策,做好与工信部的衔接,积极争取省内有更多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新能源汽车产品获得国家准入,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14]。
3.2.3加大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力度。鼓励省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陕汽、比亚迪等省产新能源汽车,以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
3.2.4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等有关政策。省级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申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及时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国家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等专项资金给予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大支持。
[1] 杨婷.习近平: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EB/ OL], 2014-05-24.
[2]苗圩.中国制造2025 瞄准十大重点领域[N].人民日报,2015-05-20 (003).
[3]胡磊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J].新经济,2014(26):20-22.
[4]陈清泉,高金燕,何璇,沈斌.新能源汽车发展意义及技术路线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8,20(01):68-73.
[5]马小宁.陕西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 468-469.
[6]康小平,赵丽,刘斌.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4):15-16.
[7]贺伊琳,苏楠,鹿静,王栋梁.陕西省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技术路线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6(02):157-159.
[8] 汪月英,谢海明.国内外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内燃机与配件,2018(02):205-206.
[9]钟侃,袁瑞铭,邬小波,田海亭,巨汉基,田晓溪.车用动力电池测试与性能评估技术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15(01):65-70.
[10]张军,肖倩,孟庆阔.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18(06):43-47.
[11]刘国芳,赵立金,王东升.国内外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趋势[J].汽车工程师,2018(03):11-13.
[12]邓国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挑战与展望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7(07):1-2+12.
[13]王秀杰,陈轶嵩,徐建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29-35.
[14]侯建军.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及建议[J].汽车工业研究,2016(04):22-2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Technology in Shaanxi Province
Liu Dapeng1, Chen Yisong2
( 1.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Shaanxi Xi'an 710043; 2.Chang'an University Automobile School, Shaanxi Xi'an 710064 )
At present, new energy vehicl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and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Shaanxi Province regards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as one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which will save energy and reduce emissions, ease the pressure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This paper sorts out and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draws up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A
1671-7988(2018)16-01-04
U461.99
A
1671-7988(2018)16-01-04
CLC NO.: U461.99
刘大鹏(1976-),男,工程师,就职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事企业科技规划、科技管理以及汽车行业学术组织等工作。陈轶嵩,博士,就职于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10.16638/j.cnki.1671-7988.2018.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