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教学中的做思共生研究

2018-11-26夏海荣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钩码实验教学科学

夏海荣

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做”与“思”分割为二的问题:或过分强调“思”忽视“做”,或过分强调“做”忽视“思”,或者把“做”与“思”只作为一种形式。“做”与“思”是科学实验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更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都是孩子们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做”的过程,而且要密切注意“思”的发展,只有让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做”与“思”达到真实、有效的融合,才能让孩子们习得更有趣的科学知识,才能让孩子们更有效地发展好自己的科学思维,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科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实验教学中“做”与“思”的分割现状

(一)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浅层面的“思”,却忽视体验真实的“做”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实验探究前提,所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如果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一味地让学生思考,没有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的思维就只能浮于表面,也就不能进入有深度的“做”。如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也就无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深刻体验“做”的过程。

(二)在实验教学中,过分放手无序的“做”,却忽视了逻辑严密的“思”

科学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热热闹闹,学生一会儿忙这个活动,一会儿忙那个活动,活动贯穿整整一节课,那在这热闹的背后让我们思考的是什么?我听过这样的一节科学课《反冲现象》,整节课很是热闹,学生活动的次数比较多,有吹气球、玩气球小车、旋转喷水瓶等,由于时间的原因,每次活动之后,學生很少谈自己的活动感受,少了活动过后的感悟和反思,活动结束了,这节课也就结束了。这样的课留给学生的是什么?关注学生的是什么?仅仅就是课堂上的热闹吗?每次实验过后,没有更深层次的交流汇报、质疑和发现,缺少了活动中的“思”,学生的“做”也就失去了探究的价值。

(三)在实验教学中,“做”与“思”流于一种形式,忽视“做”与“思”的内涵融合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实验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进行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每一步教师该干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什么问题,最后都应该得到什么答案等,过分注重实验教学的外在性,而不注重学生内在的感受和深度的思考,忽视实验教学“做”与“思”的融合渗透。新课程倡导的是外在的活动和内隐活动的统一性,旨在引导学生在“做”中,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如果只有实验没有思考,没有思维的融合渗透,那实验本身的价值就会无法得到真实的彰显。

科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在“做”,即要求学生主动参加,亲自获得直接体验。但只“做”不“思”,那实验的意义是什么?科学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为实验而实验,我们要挖掘的是每一项活动背后更深层次的本质规律。所以,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既要关注“做”的过程,也要关注“做”中的“思”,在“做”与“思”的互动融合中才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能。

二、小学实验 教学中“做”与“思”的融合对策

(一)利用“做”的事实,促进“思”的发展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他们来说只有通过动手操作,在获取直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等思维活动,才能提高认识的深刻性,才能让获得的认识内化吸纳,从而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思维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把蜂蜜、蓝墨水、洗洁精、白醋等液体分别倒入水中”这个实验时,师:把油倒入水里会浮在水面上,那么,如果把蜂蜜、蓝墨水、洗洁精、白醋及自己带来的液体分别倒入水中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呢?遇到了什么问题?针对遇到的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做的呢?

实 验 报 告 单

把液体倒入水中记录人时间

[ 食用油 蜂蜜 蓝墨水 洗洁精 醋 预测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液体放入水中,有的会(),有的会(), 有 的 会 ()。 ]

学生按照以下的顺序做实验并汇报实验现象:1号向水中倒入蜂蜜,发现蜂蜜会沉入水底。2号倒入蓝墨水,发现蓝墨水既不上浮,也不下沉。3号倒入洗洁精,看不见什么现象。4号倒入白醋,发现白醋既不上浮,也不下沉。5号分别倒入自带的液体,观察现象。

这个实验活动中,先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油倒入水中会上浮,那其他液体倒入水中是不是也会上浮呢?还是还有其他现象发生呢?引发猜想,学生在好奇中进入“做”的探寻活动。在这一“做”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发现新的现象——下沉和溶解,而且会遇到新的问题——无色的醋进入无色的水中无法观察发生的现象,该怎么办?这就需要老师巧妙导引,自己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在白醋里滴入一些蓝墨水)。这就是一个“做思共生”的过程,是一个“以做促思”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手脑协调,心智发展的过程。

(二)打开“思”的空间,提高“做”的效率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验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在动手做之前先动脑,让学生想一想:该如何设计?需要哪些材料?小组成员如何分工?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变量)?……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想好了再做”。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又可以提高学生“做”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怎样移动重物》时,当学生用一个钩码依次悬挂在平衡尺右边离支点第一、二……五孔,左边能拉起的最重钩码由1个依次增加到5个时,学生思维触角的延伸便达到了极限。这时我问:“根据刚才的规律,再想一想,还能拉起更多的钩码吗?”有的学生竟然想到把两侧的配重螺丝也利用起来。说明他们通过探究已经真正地发现了杠杆省力的奥秘了。不过,我再次引导:“既然杠杆省力的诀窍在于支点的位置,那还可以怎么做,用一个钩码的力拉起10个、15个、20个,甚至更多的钩码呢?”“老师,可不可以将杠杆的支点向左移呀?这样不就可以让右边的距离变得更长了?”“可以呀!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不一会儿,结果就有了,他们竟然用一个钩码拉起18个钩码的重量。周围涌上来的学生纷纷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探究的热情真正进入了极佳状态!于是新一轮挑战又开始了……

从这一案例中,看似简单地移动物体,实际却反映出“做思共生”的教学理念。当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把一个钩码放在边缘拉起6个或7个钩码时,学生就能根据已经发现的杠杆省力的规律,联想到只要想办法加长右边的尺子就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以“思”导“做”,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实验现象中所蕴藏的本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触发思维产生瞬间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三)融合“做”“思”的机理,创造归一的境界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注意“做”“思”的有机融合,做到“做”中有“思”,“思”中有“做”,达到“做”“思”互通融合、化而归一的教学境界。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大脑的左右半球,从而使学生对实驗操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体会得更加深刻,乃至运用和创造。

有一天课间,一名五年级学生急匆匆地跑到我跟前问:“老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好吗?”

我平时最喜欢学生提问题了,也非常喜欢提问题的学生。一听到他有问题要提,我便十分高兴地说:“好呀!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老师,我们平常见到的影子是立体的吗?”一听到他提的这个问题我就非常惊讶于他思维的独特性。

一般人看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都是平面的,这是物体在阳光下呈现在人眼睛里的第一表象,很少有人去深入联想它隐藏的部分。一个五年级学生竟然能提出这样很有思维深度的问题,这让我非常激动。于是我非常热情地对他说:“是呀!我们平常见到的影子确实是平面的。可是,请你想一想,影子的形成原因,影子应该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听我这么一说,他立即反应过来:“那就应该是立体的,还有一部分被隐藏起来了。”“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我抓住机会进一步追问。“可以,我中午回家就去验证。再见,老师!”看到他兴奋地渐渐地跑远,我很是欣慰!

在这一实例中,学生的“做”与“思”真正达到了相互交融、化而归一的境界,真正实现了“做思共生”的目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只有促进学生“做”与“思”的动态平衡和有机融合,才能让更多的奇思在学生心中荡漾,让更多的妙想在学生指尖流淌,让更多的智慧在学生脑海里诞生。我们要用一节一节的科学课、一个一个探究中的“做”、一个一个活动中的“思”,最终达成“做”和“思”的有效融合,让孩子们不仅能习得科学知识,还能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提升他们的科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灌云县陡沟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钩码实验教学科学
例谈极值法的应用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