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18-11-26沙玉霞
【摘 要】 文章叙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的内涵,探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增强人民获得感;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幸福感;以安全社会建设夯实人民安全感。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治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创造了历史,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新时代,要实现社会治理的有效、社会秩序的良好“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
十九大报告在“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导语部分,开宗明义提到“两个必须”。一是全党必须牢记,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二是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地及全体人民,带领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两个必须”充分彰显了社会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价值取向是由我党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1]争取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和责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始终代表并始终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字字句句,都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阶级属性和政治立场的深刻反映。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价值取向还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决定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群众事情无小事,群众的任何事情都是大事,务必要认真对待,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十九大报告中的这铮铮誓言,正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具体展现。[2]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的主要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把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作为社会治理的最高价值追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首先需要考虑“为了谁”的问题。社会是由人民组成的,因此,为人民服務,以人民利益为旨归,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社会治理的最高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把人民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还要考虑“谁来治”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社会治理体制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在这个体制中,党委和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根本性的支撑力量来自于人民。社会治理既离不开人民的共同参与,又要满足人民诉求,遵循人民意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以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增强和提升为目标,也就是解决社会治理“治什么”的问题。“获得感”首先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一种感受,还包括精神层面需求的不断满足。“幸福感”是在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一种情感和心态,享有尊严,身心愉悦,情绪饱满等等。“安全感”就是人民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社会秩序井然,社会能够有效预估、化解和应对社会风险。[3]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实现新时代社会治理目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增强人民获得感
民生和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具有刚性需求、逐渐增长性、基础保障性等特点。[4]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同步,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保障基本民生的发展性。在民生投入上,通过政策倾斜等确保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条件持续得到改善,增加这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在制度设计上,要加强社保体系建设,提高制度保障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城乡统筹的养老、医疗、救助、住房、教育等民生领域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所需。三要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除基本的民生刚性需求,还要致力于更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的需求。[5]
2、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幸福感
人民的幸福感不仅源于民生福祉的改善,更源于社会的公平正义。从社会学上来说,社会正义是指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上的公平和平等。公平就是一种合理的差异。这样的社会公平可以是制度安排的公平或者是百姓认可的公平。[6]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首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重点是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把“蛋糕”分好。其次,通过深化改革打破利益失衡格局,消除民生政策中的歧视现象,创造公平发展的机会,使人人能够享受公平公正的同等权利,并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提高社会认同感。[7]
3、以安全社会建设夯实人民安全感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基本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就是平安,他说平安不仅是极其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以安全社会建设夯实人民安全感,一要树立人本理念。在满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生命、财产、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安全需求时,要时刻牢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二要增强忧患意识。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就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建设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要认真预估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考验,做好充分、周密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三要做好顶层设计。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内外部安全、国土和国民安全、传统非传统安全、自身和共同安全等,强化统一领导、科学谋划。四要推进社会共治。要坚持多元参与,社会共筑,要发挥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各方力量,积极引导宣传,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氛围。[8]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周益锋.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J].实事求是,2017(6).
[3] 李建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J].学习时报,2017-11-15(002).
[4] 吴忠民.论社会建设的四大基础内容中[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4).
[5][7] 王朋兵.新时代党的社会建设逻辑思路[J].兵团党校学报,2017(6).
[6] 郑杭生.促进公平正义:社会建设的本质[J].传承,2012(23).
[8] 钟开斌. 以安全社会建设增强人民安全感[J].学习时报,2017-11-6.
【作者简介】
沙玉霞(1979.10—)女,山东武城人,中共德州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