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走寻常路的书画创作

2018-11-26

神州民俗 2018年8期
关键词:竹丝寻常路竹篾

总说“高手在民间”,聪明的老百姓总是擅于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东西制作出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是精巧的工艺品。除了小到各种簸箕箩筐,大到各种竹篾工艺品,在百变的竹编世界里,还有一种称得上是绝技的工艺,那就是用细如发丝编织而成的竹丝编织画。

没有错,除了可以用画笔在画纸上通过色彩和线条的搭配展现世界,画,还可以是编织出来的。这么一种不走寻常路的书画作品,就诞生在广东揭东地区,是潮汕地区已经濒临失传的一门民间艺术形式,现在仅在蓝城区霖磐镇西龙村夏氏一家传承。

竹丝编织画的诞生,是和当地人长期进行竹编生产这一前提条件分不开的。清代《潮州府志》记载:“揭阳人多取笙竹以制器,甚精巧。”长期从事竹编生产,当地人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渐渐地竹丝编织画这么一种高雅的艺术就诞生了。

竹丝编织画制作技艺难度大,制作要求高,制作周期長。一幅作品的诞生,前后要经过锯、刮、片、分、理、浸、染、晒、编、织、修,装潢等十多道工序,先把竹片削成细如线、薄如纸的竹篾丝,再把竹篾丝染成不同颜色,然后按照设计图纹要求进行编织制作。竹丝一定要达到细如线、薄如膜、柔如纸的要求,因为只有用这样的竹丝编织出来的画面才会平整、光滑、细密。

编织竹丝画的方法有平面编织法、黑白两织全、立体织法等,其中黑白两织全方法是传承人夏荣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新发明。过往的竹丝编织画只有一面成画,而用黑白两织全编织成的竹丝编织画成画后,能够呈现出双面成画的效果,就如同双面刺绣一样。更神奇的是,正如技法的名称“黑白两织全”,使用黑色的线条和块面,反映到背面就变成了白色;反过来,如果正面用的是白色的线条和块面,背面就是黑的。于是,画面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加强了画面的审美效果。

竹丝编织画继承中国山水画一脉,题材多以人物、花卉、雄鹰和山水风景等为题材,色彩古朴淡雅,自然和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中以《八仙过海》、《梅兰竹菊》、《郑板桥书法》等作品为代表作。一幅成品,远远看去,还以为是一笔一画出来的,只有近看才发现原来是一条条竹丝编织而成,不得不佩服师傅的心灵手巧和艺术触觉。

正是因为竹丝编织画制作技艺难度大,制作要求高,制作周期长,习艺周期长以及待遇收入低等原因,揭东竹丝编织画现在仅剩夏荣居一家在传承。随着夏老年事已高,年青一辈纷纷转行,该项技艺处于濒临失传状态,亟待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猜你喜欢

竹丝寻常路竹篾
NaOH碱处理浓度对毛竹篾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不走寻常路的健身法——倒走
陈武 不走寻常路
老手艺人能用竹篾编二维码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竹丝工艺产品的再设计方向研究
“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