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柑橘生产的变化及对我国柑橘发展的启示

2018-11-26沈兆敏

果农之友 2018年9期
关键词:黄龙疫区柑橘

沈兆敏

近十年(2007—2016年)世界柑橘生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就世界柑橘的栽培面积、产量、种类、品种和柑橘主产国(地区)等的变化作一简介;同时,就这些变化对今后我国柑橘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启示,谈点浅见。

1 世界柑橘生产的变化

1.1 面积和产量

十年来,世界柑橘的收获面积和产量总体呈增加态势:2016年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945.35万公顷和14 645.90万吨,较2007年的865.83万公顷和11 990.26万吨分别增加79.52万公顷和2 655.64万吨,增幅分别达到9.19%和22.15%。

1.2 种类和品种

1.2.1 种类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柑橘统计分为:甜橙、宽皮柑橘、柠檬来檬、柚与葡萄柚和其他柑橘等5类,十年间的收获面积和产量变化有增有减:

(1) 甜橙。2016年甜橙(图1)的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396.53万公顷和7 318.76万吨,较2007年的395.26万公顷和13 853.56万吨,分别增加1.27万公顷和792.34万吨,增幅分别为0.32%和12.14%。

(2)宽皮柑橘。2016年宽皮柑橘(图2)的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60.91万公顷和3 279.25万吨,较2007年的212.78万公顷和2 043.02万吨,分别增加48.13万公顷和1 236.23万吨,增幅分别达到22.62%和60.51%。

(3) 柠檬来檬。2016年柠檬(图3)来檬的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07.88万公顷和1 734.72万吨,较2007年的100.91万公顷和1 606.54万吨,分别增加48.13万公顷和1 236.23万吨,增幅分别达到6.90%和7.98%。

(4) 柚与葡萄柚。2016年柚(图4)与葡萄柚(图5)的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35.87万公顷和907.42万吨,较2007年的30.54万公顷和713.83万吨,分别增加5.33万公顷和193.59万吨,增幅分别达到17.43%和22.12%。

(5)其他柑橘。2016年其他柑橘(图6)的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44.15万公顷和1 402.76万吨,较2007年的126.32万公顷和1 097.76万吨,分别增加17.83万公顷和305.00万吨,增幅分别达到14.11%和27.82%。

1.2.2 品种 包括其他柑橘在内的五大类柑橘中,作经济栽培的柑橘品种有数百个,其中主要栽培品种也有一二百个。

十年来主栽的品种有增有减:从报道的资料综合分析,增加的有甜橙中纽荷尔脐橙、晚熟脐橙(如晚棱、鲍威尔等),宽皮柑橘中的克力迈丁红橘、杂柑的黙科特、不知火等,柠檬的尤力克柠檬等,柚类的琯溪蜜柚等;减少的有甜橙中的伏令夏橙、哈姆林,宽皮柑橙中的温州蜜柑中熟品种和葡萄柚等。

1.3 国家和地区

2007—2016年,全球栽培柑橘的国家(地区)中有一半面积和产量保持稳中有增。

收获面积增加的有中国、印度、尼日利亚、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中国、印度及尼日利亚3个国家,10年间净增收获面积10万公顷以上,分别达到56.96、14.32和10.57万公顷,增幅分别为28.04%、17.87%和14.43%。

产量增加较多的国家(地区)有中国、印度、西班牙、埃及、土耳其、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中国、印度、西班牙、埃及、土耳其和墨西哥等6個国家10年间净增产量都在100万吨以上,分别达到1 733.53、489.80、173.38、166.37、130.43、103.52万吨,增幅分别为84.20%、68.55%、32.79%、52.90%、43.64%和14.63%。

收获面积减少的有巴西、美国、泰国等10余个国家(地区)。其中巴西减少最多,达17.06万公顷,减幅为18.34%。

产量减少的有美国、巴西、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地区)。其中美国、巴西、西班牙3个国家10年间减少产量100万吨以上,分别达198.00、138.96和132.63万吨,减幅分别为20.85%、6.62%和34.07%。

10年间,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美国和西班牙等6国在全球一直稳居面积、产量前六位,其中中国产量自2007年起超过巴西,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2016年,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为260.1万公顷和3 792.38万吨。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地区)柑橘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自身柑橘生产因不同因素造成持续萎缩,如巴西,柑橘收获面积在全球排名已由以往的第二降至第四位,但产量仍居第二位,不过与产量全球第一位的中国差距越来越大;2016年巴西柑橘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为76万公顷和1 959.16万吨。近10年,印度柑橘产量快速增长,2013年收获面积和产量已在全球分别排第二位和第三位,2016年面积为56.44万公顷,产量为1 204.30万吨。美国柑橘收获面积和产量双双下降,已分别由第六、第三位下降至第七、第五位。2016年柑橘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为29.92万公顷和751..43万吨。

2 世界柑橘生产变化对我国柑橘发展的启示

2007—2016年世界柑橘产业发生了大的变化,总的来讲,柑橘生产稳健发展,收获面积、产量均有增加。但五大洲或国家(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有增有减,,尤其曾经在不同时期产量居全球之首的美国、巴西等国,收获面积和产量双双下滑,排名后移,柑橘生产出现衰败的教训值得分析和深思,我们应从教训中得到启示,这对我国柑橘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会有所启示。

柑橘生产的不景气甚至衰退,大致有如下主要原因:一是全球柑橘产量增加,市场(国内或国外)需求发生变化。二是柑橘种植的效益下降,生产(经营)者放弃柑橘改种其他果树或作物,或从事其他行业。三是自然灾害和病害的危害,尤其是柑橘黄龙病给美国、巴西等国的柑橘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四是随着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地区)、国内的州(省)柑橘生产因效益不如其他产业,柑橘产业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五是国家对柑橘生产的政策变化,如是鼓励、支持就促进发展,反之就影响生产发展。六是淘汰相形见绌、市场需求受阻的品种进度慢,而市场需求的品种发展又跟不上;或盲目跟风,出现新植品种还未结果,市场需求已滞销跌价,而进入再次淘汰的恶性循环。

我国柑橘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从全球柑橘生产的变化中获得启示,可以归纳为六大“转移”。

2.1 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移

柑橘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涉及的内容很多:柑橘产业包括柑橘果品的生产和柑橘产后的果品商品化处理及果品加工业,即通常所说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高质量不仅指柑橘果品、加工品的高质量,而且还包括柑橘生产基地、加工厂设施和设备的高质量,以及先进的投入和产出比等。

从国内外柑橘生产兴衰的经验和教训看,我国柑橘产业的高质发展必须切实抓好:确保柑橘果品(含加工品,下同)质量安全;良种适地种植技术;采用提高柑橘品质的栽培技术;切实做好果品采后包括洗涤、杀菌、分级和包装的商品化处理,并不断提高处理的先进性,如分级由果实的大小扩展到色泽和内质;整合和做大做强柑橘果品的品牌;大力发展柑橘果品的加工业,尤其是推出优质的新加工品,以满足消费者更美好的需求;做好科技创新引领柑橘发展;继续做好柑橘经营方式转型等。

柑橘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柑橘果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减少,甚至防止柑橘的季节性过剩和跌价;有利于提升柑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2.2 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

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随着柑橘产业的发展,产地会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全球五大洲中,由经济发达的美洲向经济欠发达的非洲、亚洲转移,由北美的美国向中美的墨西哥转移;就国内而言,东部的浙江,柑橘产量曾久居全国之首,后被南部的广东取代,2016年,西部的广西产量又居第一位,而浙江在柑橘主产的9个省、市、区中,产量、面积均在末位。产地由国内经济发达的东部向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西南部、中部转移,平原向山地转移仍会继续。从柑橘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考虑,应做好引导,有序进行,不能大起大落,轻易淘汰,更不能盲目发展。如浙江柑橘面积、产量较以前减少,但采用精准栽培,单产、品质和效益提高,面积和产量在国内仍名列前茅;西部的广西,近几年,柑橘面积、产量发展快,在柑橘黄龙病防治上成效明显,做出了示范,应继续发挥优势,走柑橘高质量发展之路。

2.3 由生态不宜区向生态适宜区转移

柑橘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果树(枳除外),其种植对生态条件有严格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柑橘的生产区域进行了划分,区分为:生态最适宜区、生态适宜区、生态次适宜区和生态不适宜区。生态最适宜区和生态适宜区,称生态适宜柑橘种植区,生态次适宜区和生态不适宜区,称生态不适宜(非适宜)柑橘种植区,目前,我国种植的柑橘优良品种虽占90%以上,但优良品种必须在适宜地域种植才会表现出优质、丰产和早结果的固有特性(图7)。如果在非适宜地域种植,优良品种的固有特性就难以显现,甚至变劣,出现品质变差,果实变小、变酸、风味变淡,甚至果实难以成熟,产量降低。2016年,柑橘在生态适宜地种植的占90%左右,还有10%左右的柑橘种植在生态非适宜区。对于种植在非生态适宜地域的柑橘,从高品质和竞争优势考虑,应改种其他果树或作物。如当地柑橘市场看好,树体健康、树龄在15年以下、又不带病毒的柑橘植株,可高接换种成适合当地种植、市场又看好的优良品种。

2.4 柑橘疫区向柑橘非疫区转移

柑橘疫区是发生有国家认定的检疫性病虫害(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和柑橘大实蝇等)的区域。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的柑橘检疫对象,疫区的柑橘苗木、接穗、果实等实行严格检疫,不得传到非疫区。柑橘检疫的病虫害,尤以黄龙病危害大,目前美国、巴西的柑橘收获面积、产量衰减与该病严重危害有关;国内从20世纪50年代起,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发生柑橘黄龙病,给柑橘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后疫区扩大到江西赣南、浙江南部和湖南、云南、贵州的部分产区。

针对柑橘检疫性病害,尤其是黄龙病的防治,国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严格实行检疫,严禁从病区引苗木、接穗和果实到无病区(或保护区)。病区种植无病苗要进行隔离种植。二是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以防蔓延。三是通过指示植物鉴定或茎尖嫁接脱除病原后建立无病母本园,培育、使用无病毒苗。四是彻底防治柑橘木虱。当新梢抽发至1~2厘米时,全面喷1次杀虫剂,且尽量能统防统治。药剂可选10%(质量分数,后同)吡虫啉1 500~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2 000~2 500倍液,2.5%噻虫嗪4 000~5 000倍液,20%甲氰菊酯+三唑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等。药剂注意交替使用。近年来广西试用烟幕弹防治木虱,广东试用番石榴提取液趋避木虱。对柑橘园附近的黄皮、九里香等柑橘木虱的寄主植物一起喷药,最好挖除。

一旦柑橘园大面积发生黄龙病且无法防治时,一律采取砍、挖、燒的措施,改种其他果树或作物,或者转移到无黄龙病的非疫区种植发展。

疫区向非疫区转移的做法,可国际间,也可国内省、市、区间,或在省区内疫区转移至非疫区种植发展。

柑橘不同的种类对黄龙病的感病也有差异,以甜橙、宽皮柑橘和橘柚最感病,葡萄柚和柠檬次之,来檬和枳最耐病。

2.5 柑橘大宗品种向优质品种转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柑橘优质品种不断推出,为取代市场供大于求的大宗品种创造了条件。柑橘大宗品种向优质品种转移应遵循生态适宜和渐进有序的原则,切忌盲目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于柑橘种后3年才结果,6~7年才进入丰产期,因此,对柑橘优质品种发展,不只看当前的市场,还要能预测未来前景。柑橘优质品种适地适种、有序推进,才能最终达到大宗柑橘品种向优质品种转移的目的。

另外,柑橘的加工品也要跟上市场的需求,优胜劣汰。

2.6 独户小农经营向联合规模经营转移

长期以来,我国的柑橘生产以分散的独户小农经营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分散、小面积、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的弊端,难以与集中、联合、规模经营的大生产相匹敌。在国际柑橘大生产、大市场、大竞争的形势下,我国柑橘经营出现了柑橘专业合作社、柑橘大户、农场主和柑橘公司等经营模式。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因势利导,出台政策,给予大力支持。促使独户小农经营向联合规模经营发展,以有力推动我国柑橘生产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黄龙疫区柑橘
等价转化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雪舞黄龙
美丽的“人间瑶池”:黄龙
柑橘家族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出去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