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腔乡情

2018-11-26黄洪霞

三月三 2018年5期
关键词:播放器稻穗山歌

黄洪霞

小时候,妈妈牵着我的手走在田埂上,旁边沟渠里的水潺潺流着,妈妈控制着步伐,似乎担心走快了小水儿跟不上,抑或担心走慢了会和它在岔路走丢了。好在我们平稳地走到了田边,妈妈把整齐软和的田埂掰出一个口子,捞了一大把泥堵住水的去路,细细的水缓缓地流入田里,滋润摇曳的秧苗。妈妈终于舒了一口气,但看着这水流,不禁又皱起眉头。远处传来呼唤声,妈妈应声望去,是邻居阿姑在向我们招手,手上的泥水随着她的挥舞飘落成漂亮的弧线,她说前面的田水已经够了,她堵住了田里的进水口,让我们不用等太久。果然没过一会儿,没有被分流的水积蓄力量奔到我们脚下。妈妈欢快地回应,略长的尾音带着上挑的声调,引得人们的嘴角不自觉地咧开。

我当时并没有能体会到爷爷奶奶早逝给妈妈带来的重担,更不知道妹妹的出生给家里带来的压力,因为外婆经常来我们家。秋收的时候,外婆割下一把稻穗,从里面抽出一根在中間绕了一圈,头尾拉紧,拧几圈再插进稻穗中间,便将它们牢牢捆紧了,我在一旁学着,怎么都无法掌握要领,一小把稻穗绑得松松垮垮。彼时,妹妹还不会说话,被蠕动着爬向她的毛毛虫吓得哇哇大哭,外婆放下镰刀抱起妹妹,唱“诗”哄逗妹妹。外婆唱的什么内容我不知道,只记得她的声音很轻柔,音调从低往高处直上,又俯冲而下,一下子就吸引了妹妹的注意力,睁着泪眼痴痴地看唱着“诗”的外婆。晚上,我们一群小家伙围坐在外婆旁边,嚷嚷着要她展示那忽高忽低的调子和那句句押韵的段子,外婆便唱给我们听,却不像白天哄妹妹时候的轻柔,声音开嗓而出,婉转动听。外婆还现编了一两句词给我们,可还没等记住,我们便被父母叫去写作业了。

中学时,家里已经不种水稻,虽然没有了之前农忙的情况,外婆也常来家里小住,帮忙做些事情。外婆喜欢一边干活一边唱“诗”,有时候是低声浅唱,高兴起来也会放声高歌。上学后,我在家里时不时地说上几句普通话,这可难倒外婆了,她没有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更别说要听懂普通话并回应了。也许,她还是听懂了一些,比如她在唱“诗”的时候我朝她喊“太吵啦”“好烦啊”,要不然,她也不会越来越少在家里唱“诗”了。再后来,妈妈给外婆买了一个音乐播放器,插入储存卡就能播放音乐,妈妈还帮她下载了很多山歌。外婆喜滋滋地听,偶尔也会跟我分享哪一首好听,哪一首是她喜欢的,我听着只觉得曲调一样,听不明白歌词意思,索然无味。外婆便也不再给我解释这首歌唱的什么内容,调子有没有唱到位,听歌的时候,她把声音调到最小声,说是怕影响到我学英语,我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即便当时我的播放器里放的是周杰伦。

外婆七十大寿那天,我们一起回到老家庆祝。外婆见到我们很开心,乐得一句话里面夹杂着壮话、普通话和白话,我听着觉得很有趣。后来妈妈说是跟城里的老太太们学的,但她讲了大半辈子的壮话,这个壮味怎么也去不掉,普通话也讲不好,于是就创出了她独特的话语。吃晚饭的时候,我们特意邀请了外婆的几个“友女”来聚聚,外婆一会拉拉这个的手,一会拍拍那个的肩,微润的眼睛显得神采奕奕。像完成任务似的吃完蛋糕后,外婆便和几位奶奶唱了起来。也许是想起年轻时候的岁月,外婆脸上泛起一阵娇羞,歌声也温柔起来,几位奶奶也配合地和着音,仿佛她们是最了解彼此的人,下一句要唱什么,什么时候张嘴,节奏节拍都配合得没有一点瑕疵。仔细想来,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听到外婆这么开怀地唱“诗”,之前她独唱、浅吟,都没有那天二人合唱、几组对歌来得畅快淋漓。虽然我还是没能听懂她们唱的内容,但外婆红红的脸上挂着微笑的皱纹、略显苍老的声音唱出悠扬的旋律,这场景一直深刻地印在我脑海中。几位奶奶一直唱到半夜近3点钟,才在人们的劝说下休息。离别的时候,外婆一一记下几位奶奶的电话,叮嘱她们保重身体,握着的手久久不舍放开,转身的刹那,泪水终究止不住滑落。这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虽然在很多次填表的时候,民族成分都填上了壮族,但我既没有感受到我跟其他民族同学的区别,也没感受到家乡作为壮乡应有的山歌阵阵、人们张口即成歌的氛围,而那一晚,我的耳朵和眼睛都得到了洗礼,仿佛找到了根基,感受到体内血液的力量。

现在,这类山歌有了一个很美的名字——高腔诗蕾,它的音调高亢响亮而且有和谐的二重唱法,入选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越来越多的舞台上得以展现。我无比感激,每当沐浴在这美妙的歌声中,总感到一种奢侈的享受和快乐。

猜你喜欢

播放器稻穗山歌
一束稻穗
山歌还要妹起头
山歌
田园捡稻穗的岁月
Walkman诞生40周年 索尼适时发布NW-ZX500和NW-A100系列播放器
三百山山歌
基于STM32的MP3播放器设计
骄傲的小稻穗
Moon ACE播放器/放大器一体机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