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持续性及成果有限性的思考及价值传播路径建议
2018-11-26陈欢
陈欢
摘要:大学生支教是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志愿活动之一,既响应政策号召形成了相当有效地社会效益,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发挥了人才优势。但是,随着大学生支教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支教的机制、支教的持续性和效果有限性方面呈现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长安大学为例深入分析大学生支教现存的问题并给出了相應的提升策略。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地域、经济条件、民俗观念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身处教育落后地区的孩子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如今,许多大学生响应国家“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政策的号召,投身到支教的公益事业中。
2.研究意义:
在国家实行撤点并校政策的背景下,师资不足情况依旧存在,特别是具有大学学历的师资严重不足,而大学生支教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补充途径。以长安大学为例,截至目前有超过20个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支教活动,近五年来的服务时长达22万小时,支教地点辐射陕西、贵州、甘肃等多个省份及地区。
随着大学生支教规模的扩大和内容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也相继凸显出来,针对大学生支教的深入研究与问题解决刻不容缓,只有真正认清大学生支教的现状,才能切实推动大学生支教公益事业的发展,缓解我国现存的教育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大学生支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大学生支教模式的探究。
2.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新模式探究。
3.关于大学生支教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
4.关于大学生支教的现状调查,以大学生短期支教为主。
5.在大学生支教活动中,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探究。
6.新形势或信息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支教对大学生自身影响的思考。
但是,大学生支教呈现出的问题相对复杂,站在志愿者角度,志愿者的选择与培训机制,大学内部支教活动宣传的到达率、志愿者传播机制等问题都是亟待发掘和寻求解决的问题。
正文:
一、大学生支教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支教事业还不够成熟,部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尤其是大学生自身素养、思想水平不高,以及对困难的准备程度不足,导致支教行为的质量参差不齐;其次,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支教,均缺乏后期的跟进与反馈,不能确保孩子们的持续性受益,对支教效果的好坏也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与此同时,社会上对支教动机、支教意义、支教效果、支教后续影响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认为许多大学生支教目的不纯,私心过大,也不能真正做到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甚至有言论称“大学生支教是大学生自己的狂欢”。
二、学生支教持续性及效果呈现的不足:
1.大学生支教活动机制有待改善:
(1)支教渠道少:
目前我们熟知的大学生支教渠道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以大学生三下乡为代表的政策主导型或高校团委推动的支教形式。这种形式的支教,活动规模大,政策支持力度大,资金保障力度大,但是由于政策引导型的支教活动往往感召力度不大,因此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带有较浓厚的功利性,支教的效果有限。
一类是社团组织型的支教形式。这种类型的支教活动形式更为灵活,公益性、影响力和感召力也更强,但是迫于实际的资金支持压力,活动难以为继,现存的活动规模也相对较小。
以长安大学为例,现存的支教渠道仅有政策主导型的大学生三下乡和社团组织型的“四点半课堂”“暑期支教”等。由于一些现实性因素影响,支教的持续性和效果也值得仔细考量。
(2)传播渠道少:
大学生了解并参与支教活动的渠道较少,一般有以下四种:一是学校组织的大型宣讲和动员活动;二是各级组织进行的现下宣传推广,一般以传单、海报、地推帐篷的形式出现;三是朋友圈或者空间的宣传推广;四是朋友介绍。
显然,在信息爆炸、传播方式多样的现代化信息社会,像这样大多为口口相传的传播手段所达到的效果极其有限。
(3)志愿者选择和培训机制有待改善:
据调查所知,大学生各级支教志愿者招募一般会经过两轮面试,面试内容中涉及专业性的问题较少,面试官一般是拥有同样身份的在校大学生,一旦确认后,也很少会进行相应的专业性培训。
因此,志愿者的选择和培训机制也是亟待改善的问题。
2.支教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对口:
不对口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怀着一颗对公益的热忱之心和锻炼自己的学习心态去参与支教活动的,因此只有单纯的热情而缺乏实际经验。而社团组织性的支教团体也都是因为热情聚集在一起的,他们所主导的支教活动形式也相对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
第二,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志愿者中家乡在县城和城市的人所占比例在70%以上,因此在他们的记忆和经历之中,有关于农村教育情况的了解较少,更不必谈对于这些地区孩子的教育需求情况的了解。
3.支教活动感召力度不够,大学生参与支教的功利性目的过强:
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参与支教的原因大多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锻炼自己,增长才干。
第二、基于公益活动,支教活动的热情。
第三、从小生活在城市中一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来说,他们对于农村生活充满好奇与向往,希望去体验生活。
第四、参与学校各种形式的志愿支教活动,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完成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任务。
由此可见,很多大学生参与支教的初衷首先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功利性、目的性较强,这也必将影响支教活动的持续性,造成支教活动的效果有限性。
4.支教的持续性较差:
在支教结束后,很少有人會在支教结束后关注并进行其他活动改善支教学生的情况。其余的人并不多做关注,支教活动结束之后便将一切抛诸脑后。好一点的会与当地孩子或者家长有联系,但仅此而已,没有任何支教后续活动。
由此可见,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持续性和效果有限性都值得深思。大部分人认为大学生支教最应该为他们带去广阔的视野,因此,如何实现这一美好期望也是大学生支教应该考虑的问题。
5.公益理念起于幼年、起于小事: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知道人一生的理念,三观是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而不断形成的,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就已基本确立,并且指导着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
大学生支教大多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逐渐深入了解的,而一个人年少时的关键一般更会深入人心,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大学生的支教意识、公益意识都应当不断加强,只有形成了这样的意识和观念,他们才会在日后不断投入实际行动,践行公益理念,甚至发起和领导支教活动。
三、大学生支教持续性及成果有限性的提升策略:
1.明确身份意识、责任意识:
教育资源不均衡是社会面临的现实性问题,义务支教有相当大的社会需要。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支教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人才优势,取得双赢,是绝对合理有效的机制。
但是,各活动主体应不断地传播合理的支教理念,唤起大学生对于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明确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倡导积极主动的参与支教活动,尽量避免功利性、目的性的吸引机制。
2.严格准入制度,完善志愿者培训机制:
大学生虽说具有相对身后的知识素养暑假来临之前,但并非所有大学生都适合参加暑期支教活动。因此,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报名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严格资格审查,全面考察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志愿服务能力、支教动机和理念等,并择优录取,进而组织专业的支教培训,这样才能保证组建具有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精神的支教志愿者队伍。
3.联络机制, 避免教学流于形式:
大学生支教时间短暂、精力有限,这是不争的事实。相关部门要着手建立大学生支教服务的长效机制,对支教进行长期规划,积极联系有关高校,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定点对口支教。
其次,应该鼓励参加暑期支教的大学生积极开展“1+1”结对帮扶活动,在活动结束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回访,继续关注关心支教过的农村未成年人,关注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心理状况、情感需求等、使暑期支教的成果得到巩固,过程得到延续。
对于短期支教而言, 可以固定地点定期并长期去做。首先,与学校建立长期联系,每年持续进行支教活动,避免教学流于形式。其次,与家长建立长期联系, 支教中不定时做家访, 让家长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再者,与孩子们建立长期联系,支教中了解每个孩子心中所想,在业余时间多联系、多沟通,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4.与时俱进,创新支教活动的宣传方式:
我们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传播渠道丰富多样,反馈机制完善。因此,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宣传方式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口口相传或者原始的空间、朋友圈的简单宣传,这样的宣传方式,到达率和反馈程度都十分有限,难以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并且,支教活动的宣传不应该局限于活动本身的传播,公益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更应该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如果大学生的是社会责任意识整体增强,素质整体提高,那么,大学生支教的进一步发展便指日可待。
总之,大学生支教不应该流于形式,不应该变成大学生自己的狂欢活动,建立健全长期有效地支教机制,增强支教的持续性和成果转化效率更应该是我们所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