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认知价值

2018-11-26李宏伟严国红

人文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国情共识语境

李宏伟 严国红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认知价值寓于主体对其学习和运用之中。作为政治概念,新时代是知识传递性存在,有自身特定的内涵与特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分别用“三个意味着”“五个时代”对新时代的价值意义、内涵指向加以阐释,学习新时代能对主体的知识量予以扩增。宣传运用时,新时代是一个知识演绎性存在,能辐射多维认知领域和衍生多重认知效果,如在营造共识语境、把握国情现状、推动理论创新、促进历史发展等方面均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认知价值 共识 语境 国情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8)09-0011-07

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一方面是客观世界对个体感官的信息呈现,另一方面是个体汇总融合各种信息形成新的知识观念,并以此调整既往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的综合过程。由此产生的认知价值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既包括认知对象对认知主体学习需要的满足,也包括随之对认知主体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影响。比较而言,前者侧重“学”的过程,后者侧重“用”的效果。同理,从“学”“用”结合的角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简称新时代)的认知价值涉及两大方面:一是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新时代是知识传递性存在,有自身特定的内涵与特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分别用“三个意味着”“五个时代”对新时代的价值意义、内涵指向加以阐释,学习新时代能对主体的知识量予以扩增。二是在宣传运用时,新时代是一个知识演绎性存在,能辐射多维认知领域和衍生多重认知效果,如在营造共识语境、把握国情现状、推动理论创新、促进历史发展等方面均有深刻影响。本文侧重于把新时代视为一个时政术语,着重分析其在宣传推广、社会交往、治国理政中的积极影响。

一、新时代营造官民共识的新语境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曾指出:“如果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健全民主的第三次浪潮文明,那么我们所需要的不仅是发掘新能源和运用新技术,我们还需要创造共同意识、建立秩序和意义。”①30多年过去了,托夫勒的警告愈发变成现实。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社会不确定性与个体独立性的叠加导致形成共识的难度增大。于是,“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日益成为时代呼声,凝聚民心汇聚民智日益成为治国理政的先决条件。若“找到最大公约数”强调结果共识,新时代的提出则搭建起共识平台,为对话双方营造背景性、前提性的共识语境。共识语境不是共识结果的充分条件,却是共识结果的必要条件。

“共识”是“共同认识”的简称,是人们有序、平和、一致地参与组织生活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和扩大共识才能给予社会发展以秩序和目标。就分类而言,大致分为两种——程序性共识和实质性共识。前者主要是积极达成共识的意愿,侧重于交流、磋商、协调的过程参与性;后者则是结果的一致性。达成共识需要一定的环境基础,包括一定时空条件下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的社会环境。每一个达成的共识中,参与交流的人是共识主体,共同关注的对象是共识客体,共识的条件和背景就是语境。语境贯穿整个共识过程,与共识的另外两个因素互相联系,三者缺一不可。语境是实现共识的现实场域,起到筛选、解释、聚焦、求同等功能,语境中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内在张力构成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之间互相认识、认同、践行的前提条件。一旦基于共同语境形成共识,人们就会彼此搁置争议、包容多样、协调利益,趋向共同目标。同时,相对稳定的共识语境能够在知、情、意方面对个体形成一系列催化作用,不断趋向理想状态。“人类生活实践的终极目标确立后,历史世界就賦予了主体以自我保护的文化的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即存在于对撼动世界的重要力量的鉴定之中。”[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在现实的组织(信息、话语)交流中,置身于公共组织的个人在共同交流时多带有一定的“前识”,“前识”会妨碍组织交流以致难以达成共识。只有交流双方有条件地联系起来,纳入共同的交流语境,信息交流才能正常开展。罗尔斯曾在《正义论》中用“重叠共识”表明“不同的政治观念会形成相近的政治判断”,其表层的逻辑推理过程是“尽管前提不同但结论会趋同”,而深层的逻辑前提是“不同的政治观念仍然处于规范社会的基本结构之中”,[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04页。“处于规范社会的基本结构之中”正是“重叠意识”的共识语境。“重叠意识”作用下的诸多观点可能存在分歧,但态度具有趋同性,愿意以合理的态度对待彼此;或者承认现在的观念分歧,谋求未来的目标共识。二者基于存异求同的意愿,进而在“视域融合”中达成共识。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国内外矛盾纵横交错、思想文化多元跌宕,政府与民众之间达成发展共识就尤为重要。同时,受后现代思潮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个体化、去中心化倾向严重。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获取的碎片化、交往空间的虚拟化、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更加助长民众的离心力。集体活动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公共政策得不到民众共识而落实难度加大的现象愈发常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提出无疑营造出最大的共识语境。十九大闭幕后“新时代”成为2017年的流行语,成为人们表达意愿、干事创业、展望未来的高频词和限定词。作为一个全党、全国、全民族都为之奋斗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能有效防止共识的碎片化,让顶层设计的规划者、社会治理的协调者和基层事务的实践者之间达成实质性、总体性的一致意向。新时代的目标导向蕴含着厚重的价值理性,成为联系国家和个人的关键纽带,共同的目标导向营造出不同层级行动者进行平等对话的氛围,平等对话中形成的利益攸关正是达成共识的核心所在,进而结成的共识关系也意味着各方互相影响的持久性。“这些人知道自己是时代的真正代表。他们的时代意识首先着迷于建立秩序良好的政治生活,其后就指向了人的实存本身。此时,如下的思想已经有了基础:以往,生活是依其所是的样子而被接受的,现在,人的理性能够有目的地塑造生活,直到使生活成为它所应是的状态。”[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3页。

只有在现实的语境中民众与政府间才能形成真正的共识关系,民众对政府政策认同、践行的关键是民众和政府之间能在政策的目标导向、价值诉求、实践路径上形成共识。新时代有新的关注议题、新的目标选择、新的心理预期、新的奋斗历程,新时代的多样性成为融合个体意识、政党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最大场域,民众的前识与党的最新理论能够在“再语境化”的过程中融入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产生出现实活力和社会价值。新时代这一共识语境的存在能够有效打破个人主义及组织壁垒的思想束缚,从跨越空间距离的时间维度来思考个体发展、社会治理、历史进步等问题。“人的历史意识属于其生活实践的基本文化功效,通过这些文化功效,人通过自身并为了自身而组织这种非恒定性。客观的与主观的时间、内部的与外部的时间被纳入一种平衡中,而这种平衡则使人在意图的引导下根据经验与其世界和自身打交道的行动成为可能。”[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3页。当然,共识不是被动、教条地唯命是从,而是主动、自愿地自我选择,在共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互动、交流和融通。自上而下的推动与自下而上的反馈是共识运行的机制保障,“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人民内部商量好怎么办,不商量或者商量不够,要想把事情办成办好是很难的……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这样做起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具有深厚基础,也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92~293、60页。

二、新时代引导民众认知新国情

新时代能够营造官民共识的新语境,但新语境只是一个前提、一种可能性。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具体的载体媒介,而引导民众认知新国情则是新时代认知价值现实性的最直接体现。对于国情(世情社情)的认知一般侧重于国情的“重要性”和“是什么”。国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辩证法,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论,都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国情有准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我们强调重视形势分析,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是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也是为了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③

国情“是什么”,是一个宏大命题。一般意义上的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如自然地理环境(国土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状况(数量、体质、学识、行业)、历史文化(思想文化、民族精神、发展战略)、经济状况(产业布局、技术实力、经济总量)、对外交往(战略定位、贸易往来、人员流动)等各个方面的总和。若从平铺的视角环视我国国情,多数情况只能局限于一时一地。若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国情,则需通过俯视视角去归纳提炼我国国情的主体脉络。在此,新时代的政治判断对于民众认识国情提供理路遵循。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是对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民生国情的高度凝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2版。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建等十方面对我国国情进行了新概括,随之,基于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政治判断。“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第1版。“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是基于“自下而上”的国情归纳得出的,而在“自上而下”的宣传推广中,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时政术语,自然会引导人们深入学习新国情。对于新时代国情的认知,可从知、情、意三层面展开。

首先,知识层面上新时代引导人们认识国情(世情社情)的新变化。(1)当今世情的主要特点是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正在深入调整,科技战贸易战此起彼伏、“霸权主义突出”,民族主义高涨、逆全球化盛行,“全球治理滞后”。我国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势力对我的阻遏、忧惧、施压不断增大。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的新变化。”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55页。(2)当今国情的主要特点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已经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到“发展起来以后”时期,正处在结构调整、利益博弈、转型升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脱节。(3)当今社情的主要特点是社会本身的独立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体日趋多元,民众共建共治共享的诉求日趋觉醒。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都提出新要求。

其次,情感上新时代强化国民的自信心。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激发着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时代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⑦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2版。早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我国历史发展进行客观回顾和热情展望。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自我救赎的发展史,经历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经营着“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即将迎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新时代的母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诞生起经历过由“新时期”到“新阶段”再到“新时代”的发展过程,新时代与以往的发展阶段具有“方向一致性、战略连续性、步骤阶段性”等规律特点。实事求是地了解我國国情和所处的历史方位,更能增强自信的底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新时代的最大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霍小光、王绚、何雨欣、吴晶晶:《聆听伟大复兴的时代足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全纪实》,《人民日报》2017年10月9日,第1版。

最后,意志上新时代增强人们的战略定力。以客观理性的视角分析新时代,一则以喜一则以慎,因为新时代首先是事实判断,而不是绝对的价值判断。新时代的提出凸显了党中央的一种新时代观,“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第1版。新时代不是一个历史学意义上的断代,也不是一个政治学意义上的断代。换言之,新时代不是一个刻意标新立异的历史分期,而是一个历史基本连续性基础上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的理论表达。新时代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种内在必然性。新时代不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不能一味用好或坏来界定,“新”并不总等于“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冷溶、王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64页。

实践证明,越是事关重大越要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定力,善于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0页。对新时代的自信不是自负,不能迷失自我,民族复兴既有难得机遇,也面临重重困难。“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⑦置身新时代要保持情感与理智平衡,兼顾信心满怀与谨慎行事。“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⑧

三、新时代提供理论创新的新支点

认知新国情是新时代认知价值的直接体现,但不能仅停留在知识获取层面,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为理论创新提供内容素材与逻辑支撑是新时代认知价值的核心所在。推动理论创新是政治家、战略家、学者的使命、责任、担当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倪光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日报》2016年5月18日,第1版。理论创新与历史发展之间相互作用,新时代可为新理论、新思想的产生提供力量支点。

首先,新时代可为理论创新搭建“居高临下”的观测点。“登高而望远”,观测点的大小、高低是影响视域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视域观测点有助理论创新,立于至高至宽的视点上,无论是回望、环视,还是俯瞰、远眺都能获得广阔视域,形成具有穿透力的视线。毫无疑问,新时代可为理论创新提供良好的视界域。新时代至大至高至广至远,从新时代的观测点去理论创新,有利于形成以点带面、纲举目张的“宏大叙事”。论及“宏大叙事”,当下的学者研究、学术探讨首倡“小切口、深剖析”。不可否认,这利于培养求真务实、严谨扎实的学风,但并不能成为否定宏大叙事,甚至在研究中拒绝宏大叙事的理由。从本意上讲,宏大叙事实质是一种“完整叙事”,兼具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宏大叙事能基于社会发展的当前形势对未来做出理想架构,能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大胆设想和历史求证,寄托人们对历史发展前景的希望。它因逝去的历史事实而证实,因将来的历史事实而证伪。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紧要关头,用新时代引领“宏大叙事”能够在理论创新中提供与众不同的理论视角、产生切中时需的思想成果。“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2~63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其次,新时代可为理论创新架设时间轴。理论创新要符合逻辑推演的规则秩序,要符合事物变化的来龙去脉,时间维度中的流变与传承是理论创新不可或缺的粘合剂。时代观念的主体是一种时间意识,是一种在时间母体上孕育成果的历史分期。“思索历史当然就是把历史分期,因为思想是机体、是辩证、是剧,作为机体、辩证和剧,它就有它的时期、有它的开始、有它的中间、有它的结尾、有剧所含有的和要求的其他理想段落。但那些段落是理论的,因而是与思想不可分割的,它们和思想是一件事,如同影子和身体、沉默和声音是一件事一样:它们和思想是等同的,是可以和它一同变化的。”[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6页。在时间维度中推进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既包括对未来时间的希望,也包括对逝去时间的紧迫。基于新时代的时间轴线,理论创新需要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逻辑脉络,“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9页。必须以新时代为统领,强化对过往历史的总结、现实工作的指导、未来发展的谋划。

再次,新时代可為理论创新明确问题域。解决现实问题和实现理论创新往往合二为一,问题是理论的内核,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理论诞生(创新)的过程。不能对当下重大问题做出建设性解答,理论研究会变成自说自话、理论成果会被束之高阁。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时代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常用方法,对于时代主题、特征、性质等的认识与判断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也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基础。列宁曾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指出:“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列宁全集》第 26 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3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领导人都是基于对所处历史时代、历史方位的深刻认识来推动事业发展,实现理论飞跃。同时,视域背景的大小决定了呈现问题的大小,在时代视域中“小问题”很可能会被视而不见,“大问题”才能在时代视野中得以凸显。这一点与前文的“宏大叙事”一脉相承,大视域显大问题,大问题育新理论。新时代问题域中是具有战略导向的问题、通观全局的问题、关乎全体人民利益诉求的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事业发展要求而聚焦当今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八个明确”的内在逻辑,积极探索“十四条基本方略”的实践之道。

最后,新时代可为理论创新提供鲜活资料。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而著”意味着理论工作者对历史时代的关注,对现实社会的关切。能够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理论成果一定是切中时代脉搏、贴近时代需求的思想结晶,由此诞生的理论体系也必定成为该历史阶段的名片。新时代中日新月异的新鲜事物需要理论思维去归纳本质,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需要理论逻辑去辨证施治,随处潜伏的不确定性需要理论指导去未雨绸缪。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关键是基于新现象总结新规律。以“新时代”为篇名关键词查询可知,仅2018年1月到7月,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期刊论文就超过9600篇。暂且不论这些以“新时代”冠名的文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联度如何,但已经表明此类文章及其作者在思考新的时代或新的环境中各自领域的新问题及新办法。“新”有别于“旧”“异”、有别于“常”,洞察差异性变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新时代激发创造历史新使命

认知价值既包括认识方面的价值,如学习知识道理、更新思维方式,也包括知行方面的价值,即做到知行合一,以思维矫正行为、以角度调整态度、以知识促进行动。同理,如果新语境、新国情、新理论不与使命担当、目标任务相联系,就会沦为纸上谈兵,新时代的认知价值必须寓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之中。“时势造英雄”,反其道,“英雄亦造时势”,恰如老子所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德经》五十一章)实现新时代的认知价值,关键是培育融入历史发展的大势,激活奋发有为的气势,形成革故鼎新的态势。“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有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顺应、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61页。新时代所蕴含的“势”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使然,是社会发展的量变使然,是中华儿女人心向往使然,需要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认识和推动。

第一,新时代植根于人类历史发展大势之中,能够激发人们的使命意识,在历史发展之中“律己必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类历史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可以去总结认识、去因势利导,但不能践踏违背。历史发展起起伏伏、曲曲折折,但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历史前进。“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73页。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如此才能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大维度看,当前世界正处于深度调整跌宕起伏的时代,政治上的多极化愈发明显、经济中的全球化日益紧密、交往中的信息化日新月异、文化上的多元化争相斗艳……和平与发展是人心所向,变革与创新是大势所趋。只有把握历史发展大势,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才能在世界发展中拥有一席之地。“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2版。时间不等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历史是不斷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8页。

第二,新时代的生命力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创造之中,能够激发主观能动性,在历史发展之中“奋力有为”。新时代既是面向未来的理论预设,也是成长于人民劳作之中的实践成果,新时代的生命力寓于人民群众生动多样的社会实践中。新时代是一种未竟的综合,需要民众的主体性参与。“对于个人来说,精神的状况即是要求他使自己适应权力的现实,因为他只是由于这种权力的存在才生存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权力也是他自己的权力。国家如果只是暴力的盲目运用,就不成其为国家。”[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53页。往常的历史时代往往是一种对过往静态史实的概括和描绘,新时代则是一种对理想社会、美好愿景的期许与引导。从认识发生学角度分析,新时代是当下人们时间经验的意义指向,一方面包括体验、感知、认识,另一方面包括思考、诠释、打算和导向。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按照人类生活实践的时间方向观念来校准人类生活实践的实施,这种实践既主观又客观,也就是说,既包含真实的时间进程观念,又包含以期待的和预期的未来为指向对实践的具有引导行动作用的校准。”[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未来发展寄托希望、孕育动能。“面向未来”的新时代必须从已知着眼未知,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未来是主观谋划和客观现实之间互动的产物,预设未来能更好地成就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长于不确定性的未来之中,主动从时代发展的大势中未雨绸缪能够提高确定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⑤十九大的这一战略安排蕴含着党和人民对美好的生活向往,彰显了党和人民主动而为、奋力而为的精神状态。“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

第三,新时代成就于崭新的历史方位中,能够凸显发展特性,让人们在历史发展之中“鼎新好为”。新时代立足新方位,新时代寄托新希望,新时代彰显新特性。以往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凸显了地域文化的特殊性;现在需要强调只有时代的才是历史的,需要凸显时间变迁上的特殊性。只有创造时代才能留下历史印记,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近世界中心。十九大报告规划出成就新时代的逻辑主线,即新时代内隐着定位、定向、定旗、定标、定策的逻辑演进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了新的历史方位(定位),新时代的“四个伟大”指明发展方向(定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理论旗帜(定旗),提出新的“两步走”发展战略(定标),分九个领域做出任务部署和提出方法策略(定策)。十九大报告贯穿的“定位-定向-定旗-定标-定策”逻辑主线,表明新时代革故鼎新的气势与魄力。“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傅子》)要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践行“定位-定向-定旗-定标-定策”的逻辑主线,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李宏伟,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严国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王晓洁

猜你喜欢

国情共识语境
语境与语境教学
家国情?家国梦
BEIJING CONSENSU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d education(Ⅲ)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关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研究
韩新政府清算国情院七大弊案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