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实践基础
2018-11-26张香丽
张香丽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做好“三农”工作的过程中和科学回答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等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是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基于此,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实践基础,推动我国“三农”工作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三农”思想;实践基础;科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1.0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做好“三农”工作的过程中和科学回答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等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吉林调研时,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三个不能”说明了“三农”的发展规律,明确了党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宗旨使命。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个坚定不移”从全局角度明确了“三农”工作重点。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实践来源,需要追溯到习近平7年的知青岁月和全部从政实践过程。
1 习近平对“三农”工作的初步思考
在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生活了7年,是习近平迈出的人生第一步,在这里,体会到了农村的厚重与广阔,了解了中国农民的艰辛与付出。习近平回忆在梁家河村的岁月时说:“在中国当时最贫瘠的土地上劳动生活的艰难岁月,让年少的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让我‘获益终生。”梁家河村7年的知青岁月,对习近平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梁家河7年的知青岁月使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 梁家河成为了习近平心系“三农”的起点。
2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初步实践
1982年3月—1985年5月,习近平在河北省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在此期间,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论述,就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习近平指出:“搞经济,搞大农业,都需要多一些战略眼光,从时间上看得远一些,从空间上看得宽一些”,体现出了习近平的战略眼光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入思考。针对如何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习近平指出:“治国之道首先裕民,民富才能国强,要继续放宽政策,搞活农村经济,使农民有更多的发展余地”,体现了习近平心怀百姓的为民情怀。针对农业结构单一、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习近平强调:“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必须摆脱“小农业”思想的局限和束缚,充分发挥优势,逐步形成合理的生产和经营结构”,体现出习近平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正确认识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创新意识。针对农村长期以来的落后面貌,习近平指出:“建设科学化生活的现代农村,逐步把农村建成高度精神文明和高度物质文明的高水平文明村,使农村成为优良传统、先进思想、现代文明的集合体,使千家万户成为小康之家”,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不仅深入思考如何促进农村发展,而且积极把思考付诸实践,用实践来检验思想的正确性。例如,习近平思考并推动正定县实施“半城郊型”经济,总结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齐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經”,经过大力发展“半城郊型”经济,1984年正定县经济实现了“九翻”“十超”,工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等9项指标比1980年翻了一番,粮食总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10项指标超历史。习近平还积极探索让群众生活好起来的路子,带领正定县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等,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期间对“三农”工作的思考和实践,成为形成习近平“三农”思想的实践源头。
3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1985年,习近平到福建省工作,在长达18年的工作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思考“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重大举措。习近平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指出:“农业兴、百业兴;农业衰、百业衰;农业萎缩、全局动摇”,同时强调:“经济越发展就越要稳定农业、加强农业”。针对福建省人多地少、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的特点,习近平提出发展特色农业、大农业的思想,指出,“要根据市场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调整种养业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要探索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路子,要结合国情、省情、县情,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
在福建省工作期间,习近平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他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要找准路子,“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习近平还非常重视扶贫措施的落实和效果,他指出,“贫困县、贫困乡要把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一个村一个村、一户一户地落实下去,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上,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习近平还亲自探索扶贫开发的路径,并创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贫办法,福建省也成为了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发源地。在福建对“三农”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为后来制定“三农”工作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浙江省工作期间,习近平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农业兴才能百业兴、农民富才能全省富、农村稳才能全局稳”的战略思想,阐述了解决好“三农”问题在现代化全局和长远发展中的根本地位,推动了“三农”工作思路的创新。针对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农业发展滞后并被忽视的问题,习近平再次强调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指出:“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什么程度,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会变”。
针对浙江省不断富足起来的农民群众对人居条件越来越不满意的状况,习近平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重大决策,要求“有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的率先实践。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习近平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理念,提出:“必须坚持富民为本、富民为先,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推动了浙江省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
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是制约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和一体发展的主要障碍,习近平从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出发,指出:“改革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他还强调:“要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深化征地、户籍、就业、社保等城乡配套改革,消除影响‘三农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的对策。习近平在浙江省对“三农”工作的思考,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辟农村工作新局面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4 习近平“三农”思想在实践中发展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如何做好“三农”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堅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8方面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制定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确立了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围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条主线,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开展农村土地“三项改革”试点,强化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制度保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十九大报告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其实施将会为我国“三农”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并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工作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