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地震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研究
2018-11-26张忠良
张忠良
(身份证号: 5106231981****3515)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季节大量人员涌入景区,现有防灾功能已不能满足现有需要。应急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国地震局《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意见》等法规和文件精神,吸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规范地震避难场所将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城市地震避难场所已经开始完善,但旅游景区却未跟上,特别是非城市旅游景区的地震避难场所非常缺乏,本文就非城市旅游景区的地震避难场所规划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为旅游景区避难场所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地震避难场所是为了应对地震突发事件,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为居民提供应急避险空间,快速有序地疏散安置居民的临时应急场所。
1 景区地震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
1.1 就近疏散,均衡布局。地震避难场所应就近布置,满足应急、分散、集中、有序的要求,到达避难场所距离应为步行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四种,使群众在发生地震灾害事件时,能够安全、迅速到达避难场所。均衡布置是不使大量人员集中一处造成拥堵和不便,也不影响景区整体布局。
1.2 安全可靠通达,因地制宜。避难场所要远离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地下断层等危险场地,选择地势平坦、容易搭建帐篷的地方。有利于人群分布和疏散的需求,结合公园、广场、绿地等空旷场地进行建设。
1.3 平灾结合,综合利用。避难场所平时具有休闲、娱乐、健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在发生灾害事件时发挥避难功能。建设时应考虑多种灾害如战争、地震、火灾、洪涝等情况下的应急避难,尽量做到一所多用。
1.4 结合现状,长远规划。避难场所应以安全安置群众为主,也应结合实际远期规划,充分发挥其功能。
1.5 步行原则。人员到避难所避难一般应采用步行。因为严重地震灾害发生后,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避难所用地比较紧张。乘车避难既耗时,也有风险。
2 景区地震避难场所的层次划分
地震避难场所应分为基础设施、一般设施、综合设置三个层次。
基本设施是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而设置的简易临时配套场地。包括:临时住宿、应急排污、应急通道和标注等场地。
一般设施是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应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救灾帐篷、简易房屋,医疗卫生救护设施,供水、供电设施、厕所排污设施,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标志,消防设施,物资储备设施,指挥管理设施等。
综合设施是为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在已有的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应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等。
表1 避难场所的层次表
3 景区地震避难场所的场址选择
选址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空旷且地势略高,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地形,一般为:公园(不包括动物园和公园内的文物古迹保护区域);绿地;广场等平摊之地。应尽量避开以下不安全的地方:
1 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生地段。
2 避开有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压输变电线路等设施对人身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
3 避开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的垮塌范围内。
4 景区地震避难场所的用地标准
很多城市地震避难场所的用地标准一般不低于2000平方米,人均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长期的避难场所一般不低于 4000平方米。但景区地震避难场所由于其地理地形条件的特殊性,不能直接套用城市的标准,应根据景区实际情况采用人均综合用地指标和功能要求,综合用地主要包括应急指挥中心用地、棚宿区用地、应急物资储备用地、卫生救护防御区用地等。参考城市指标对景区地震避难场所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可以进行拆分和适当减小规模考虑,但拆分后的避难场所总容纳人数应与城市地震避难场所相当。若受地形限制可以减小至每个避难场所为50平方米,但总体容纳人数应为景区最大人流量。一般情况下的人均用地标准为1~1.5平方米,长期避难场所人均综合用地面积为2平方米,最少不得低于1平方米。
ΣQ避难所=Q1+Q2+...Qn=QMAX游客
5 景区地震避难场所的道路交通应满足通达性要求
景区地震避难场所应有方向不同的两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道路。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一般为500m以内的距离,步行5~15分钟可到达;长期避难场所一般为500米~4000米的距离,步行0.5~1小时内到达;两个限制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即最大限度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通往避难场所的道路规划应保证有足够通行能力和便捷条件,避免道路拥堵和寻找道路浪费宝贵救援时间。
6 景区地震避难场所的维护与管理
6.1 管理者既是所有者。按相关要求设置标志标牌及各种设施设备,划分功能区域,制定管理制度。
6.2 统一标志。场所附近设置标志牌,提示方位与距离,场内设置宣传栏。
6.3 配备救援队伍。平时对人员进行培训、演练。
6.4 制定相应预案。编制指南手册,明确管理架构,确定线路和功能区域,建立电子地图,组织演练。
6.5 单项预案应与全市避难场所规划连接。
综上所述,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员涌入景区,现有防灾功能已不能满足现有需要的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地震避难场所已经开始完善,但旅游景区却未跟上,特别是非城市旅游景区的地震避难场所非常缺乏,本文就非城市旅游景区的地震避难场所规划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一些经验指标和规则,希望能为旅游景区的地震避难场所规划设计提供一点参考和启发作用,同时也希望抛砖引玉引起业界的重视。
[1] 初建宇,苏幼坡.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原则与要求[J].世界地震工程,2006(4):81-83.
[2] 李莹,刘晓枫,张树博,等.鞍山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J].防灾减灾学报,2011,13(2):82-84.
[3] 尚春明,翟宝辉.城市综合防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宋磊,林洪波,王绪华.基于3D-GIS的智慧泰山景区信息集成平台[J].中国园林,201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