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规划方案研究
——以叙永县马岭镇盘田村为例
2018-11-26孙红权
孙红权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四川 泸州 646005)
0 引言
如何更好的对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合理规划,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整体风貌,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现结合叙永县马岭镇盘田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规划方案,对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规划的方法与措施进行探讨。
1 规划背景分析
为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整合资源,将农民集中到聚居点生活,结合上位文件要求,国家分别从不同层面出台相关政策,为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规划提供政策保障,确保项目有据可依。
《叙永县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中易地扶贫搬迁新村规划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制度,每户人均宅基地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每户最多不超过15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不得大于25平方米。每户有30平米的生产用房。根据实际情况,以新村聚居点建设为中心,采取全面整治“空心房”、村庄整治改造、拆旧建新式房和建设聚居点等四种基本模式进行村庄改造,本项目采用建设聚居点的模式进行村庄改造。
2 规划现状分析
本项目位于叙永县马岭镇北部,总用地面积为9799.22m2,为了更好对场地做好规划,主要从用地地块现状和现状存在的问题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2.1 资源条件分析
马岭镇盘田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规律性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立体气候显著,生态环境较好,土壤植被优良,主要种植业有林竹,梨子、桃子、水稻。规划范围内植被覆盖率较高,自然山体与水体形态在村庄内较为优美,大地农田、梯田景观秀丽,有怡人的自然风光。
2.2 用地现状分析
规划范围内主要为农林用地,地块东西侧有小溪,中部和南侧为稻田,北部为山地竹林。环境清幽,植物茂盛,稻谷花香,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整体形成依山伴水的空间格局,现状用地条件良好。
2.3 现状道路分析
规划范围内南侧道路为主要道路,道路宽度约3.5米,混凝土路面,现状路面质量较好。较平缓。往东至马岭镇政府,往西至江门镇。规划范围东侧,道路宽度约3米,500米为水泥路面,其余为土路,现状路面质量一般。规划范围中部有田间小道,道路宽度不到1米,现状路面质量差。
2.4 现状问题分析
规划范围对外联系道路为水泥路面,内部道路为田间小道,道路系统不完善;无错车位、停车位等,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规划范围周边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建筑质量差别较大;建筑结构、风格、风貌不统一,乡村特色不明显。村庄基础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滞后,主要表现为缺乏给排水等市政设施配套性,不能满足现状需求。
3 规划原则
3.1 “三打破、三提高”原则
在“盘田村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规划中,做到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
3.2 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原则
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按照镇乡整片推进的原则,统筹安排村落民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最终实现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原则。
3.3 因地制宜原则
在充分尊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条件和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制定新村建设方案和引导策略。同时,结合四川省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提出符合会理实际的公共设施配套要求,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充分体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四节”原则。
3.4 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新村建设的成果。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包办代替,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新村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4 规划布局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遵循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整合资源、合理规划、科学分析,以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整体风貌,构建和谐富饶的美丽新村为指导思想,依照规划目标和规划理念确定规划总图布局。
4.1 规划目标与定位
根据“产村相融、一三互动”的原则,从五个方面出发,扎实推进新村建设,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风貌。
4.2 规划理念
顺应基地自然地形,构建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感利用现状天然的台地式坡地形态,顺应坡度发展方向规划安排建筑,构建自然的“层”状空间层次,同时将景观进行有效渗透。有效彰显地方特色与丘陵地带独有的地理环境文化。
4.3 规划布局
建筑布局上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修,形成两台台地;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各个建筑所处的场地,使得建筑天然锲入山水之间,形态丰富、美观;规划充分考虑建筑间的联系,使得整体建筑界面自然、连续。
道路系统上将现状东部和西部通村 3.5m宽泥石路硬化,并基地内新建一条3.5m宽道路,形成环路,使得户户通车。
空间环境规划为每户设置可停车院坝,为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基地内规划一处居民活动广场,并设置相应的健身器材,作为居民集体活动场地;通过水域、院坝、建筑、山体等前后景间的相互搭配,形成连续、趣味感丰富的空间层次。
本方案结合规划背景、规划现状、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和理念的分析,依据空间布局最终形成马岭镇盘田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规划方案,最终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整体风貌,构建和谐富饶的美丽新村。规划方案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规划方案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结束语
在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规划方案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家相关要求和政策法规,满足国家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开展规划方案设计,结合规划范围现有的条件,依据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符合当地特色的规划理念,最终形成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整体风貌的规划方案,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Z].2016,(09).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Z].2015,(11).
[3]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四川省新村建设扶贫专项方案[Z].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