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分析

2018-11-26王建光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王建光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1 就业价值取向的内涵

就业价值取向受其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经验所制约,具有个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政治、文化现状的制约,又具有社会性。从狭义上讲,就业价值取向包括毕业去向选择(就业、升学、出国、创业)、就业行业选择、单位性质选择、工作地域选择、薪酬待遇、工作稳定性、个人发展空间等,主要是职业选择和追求的范畴,解决的是简单的“选什么”的问题;从广义上讲,还应该涵盖自我认知和职业评价定位,解决的是“怎么选”的问题,具体包括自我认知评估(兴趣、性格、能力等)、就业意识、职业规划、就业心态、求职准备、行业前景、就业成本(求职时间、求职花费)、择业渠道等。个人的就业价值取向受国家核心价值文化影响,同时它也是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组成,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和必然的联系[1]。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内在联系

个人的价值观与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之间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又是被影响和被支撑的关系。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大学生的就业观都与当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2]。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对于职业和就业的认识和体会也变得更加个性化,就业选择更加多样化、市场化,就业价值取向注重自身价值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就业“以我为中心,既要地位、也要效益”;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功利化倾向明显”;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十八大之前,大学生就业取向注重“个人和社会最佳结合,多元化、多层次,功利性增强”[3]。

根据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受关注较高的有收入、晋升机会、社会声望等等,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相符。

表1 择业选择考虑因素调查结果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融合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要求,与党的十九大要求高度吻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基于对中华文明的传承,结合我国当代国情,与世界先进文化相融合。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有对未来社会展望;既吸收了自己内在精华,也吸纳了世界文化精髓。它对全民价值取向起到了宏观引领作用,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联系。

2.1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关系

富强民主是国家整体的富强和全体公民的民主,而不是特定区域的富裕,也不是小范围人群的民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富强观有着实质区别,社会主义富强是以人民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区域经济差距不断缩小,贫困地区不断减少。我国目前仍然存在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二元区域经济格局。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需要大批人才去建设,需要大学生把就业的目光落在这些边远和基层地区。一方面,这种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有利于国家富强化和民主化,有利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在这种国家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也更容易实现。同时,国家的富强,区域经济差异的降低,政府最大程度地倾听包括最基层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心声,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顾虑也就减少了,这将有益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价值取向。

文明和谐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勇挑重担,以社会主义道德引领社会风尚,成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因子”。当代大学生要在享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果的同时,自觉地投身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去,树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反映人民诉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相统一的就业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大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4]。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只有将“中国梦”与个人理想结合在一起,以祖国需要为自己的就业价值取向,才能达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同步,国家价值目标与个人理想抱负的共同实现。

2.2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关系

自由是人类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是指人的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享有平等的权利。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的自由的条件。”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下,自由、平等被赋予了更加符合人民意愿的内涵。当前,我国大学就业由“包分配制度”到“自主双向选择制度”的转变,就是自由理念在就业形式上的一种体现。只有社会资源、教育、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不断均等化,社会信息不断对称化,不同阶层的人平等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大学生就业的顾虑才能不断减少,才能在就业价值取向上自由选择,这也是社会平等的一个体现[5]。

公正即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卓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一书中,将其分为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思想文化公正三个层面,它让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以同样的标准享受物质奖励,接受惩罚和制度的约束,发表思想文化言论,社会公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成员经济创造力,调整社会消费结构,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体现了政治和法权的公正,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6]。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选择和工作的良好环境和保障,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提供了价值准则。在我国传统就业观念中,存在着过度追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铁饭碗”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官本位”“权利至上”等观念在就业过程中的表现,究其根源,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平等、处理问题不公正的一种体现,是“人治”大于“法治”的一种潜在的缩影。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社会高度民主化、制度化的今天,大学生必须摒弃这种负面的就业心态和价值取向,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2.3 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关系

爱国敬业是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这种基本道德准则的坚守,只有在发自内心崇尚和认可之后,才能践行并主动地应用到日常行为当中。爱国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根本指向;敬业是引导当代大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自己所选择和将要选择的职业,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7]。当一个人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国家对人民的关爱,了解了国家历史,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伟大,他就会主动地将对祖国的爱表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也会倾向祖国需要的岗位和领域,并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展现出个人的职业精神。即使暂时没有深刻领会这种准则,但当多数公民和集体都崇尚并践行这个准则时,他在做选择或行动时,也会被动地倾向这种准则,而这种长期的“被动”最终会变成“主动”。

诚信友善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做人的基本准则,更是我国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得以源远流长的内在动力之一。诚信,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提供保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石;友善,是规范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个体行为的一种基本的人际伦理准则。它们的重要性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但是,从我们的各级教育到社会各行业,经常出现与诚信和友善相悖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很多人司空见惯,潜意识里认可,甚至践行这种“不诚信、不友善”。公民个人及家庭的诚信危机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领域和政治生活领域。同样,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学历、证书造假,随意违约,唯利是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当这种现象成为一种习惯时,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也就随之被扭曲了。而当诚信、友善像空气一样充满社会各个角落时,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一定会向着更加健康、科学的方向大步前进。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工作思路,优化育人环境,探索有效途径,不断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真正达到社会发展和人生职业发展的“人—职”匹配,达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共同实现。

3.1 国家和社会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发展的目标,是大学生健康就业价值取向形成的根本保证。在国家层面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优化产业结构,要以国家的富强、经济的繁荣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遇,使大学生有更多、更自由、更均衡的就业选择。二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和舆论氛围,要以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来规范就业市场,构建公平的就业竞争理念,取消招聘中“985”、性别、户籍等条款限定,使用人市场形成公平公正的选人机制。三是以法治国家建设为引领,普及社会法治常识,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严禁企业虚假和欺诈的招聘行为,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四是健全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激励机制,要探索更加实效长线的激励机制,让大学生积极响应“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扎根于基层地区和边远地区[8]。

3.2 学校层面

高校要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因势利导,多措并举。一是扎实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将就业形势政策宣讲与弘扬核心价值相结合,让学生就业选择与国家主流文化相吻合,充分利用公众微信平台、QQ群等新兴移动终端的强大作用进行教育普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二是要将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与专业课结合,与就业指导课和生涯规划课结合,让价值取向渗透到各类课堂当中,让这种价值认同更加接地气。三是强化“三创”教育重要作用,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和创业教育,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四是培养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专兼结合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加强专业职业培训,增强专业理论水平,提高对学生进行就业价值取向指导的能力。

3.3 自我层面

大学生要将自我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和实践当中,用健康、主流的价值观念去求职应聘。一是要深刻理解伟大祖国母亲成长历史,体会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带着“中国梦”与“个人梦”共同实现的理想去择业。二是要深刻理解当今社会职场中,敬业、实干和投机、空谈的利害关系,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就养成敬业的习惯。三是要让“诚信”成为自己做人做事的一种习惯,通过案例等形式深入领会“诚·信”在职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增强法制意识,规避不合法、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四是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开阔视野,进行正确科学的自我评估和职业生涯规划。五是学生家长要打破“学而优则仕”“铁饭碗”等传统的就业观念,积极为子女就业减负、减压。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