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而不迷:民间宗教信仰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11-26信中贵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神灵信仰

信中贵

(巢湖学院 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 合肥238000)

民间宗教是流行在民间的各种宗教的总称。民间宗教受正规宗教、传统文化、地方性民间活动及习俗等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民间宗教信仰团体,其神灵与教义皆是杂糅混合,其组织形式较为松散。传统上,人们常认为民间宗教是“邪教”“迷信”活动。但调查显示,安徽江淮流域没有出现新的民间宗教,也无“邪教”活动,民间宗教主要是被民间化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土地神、祖先神灵、关公及地方性神灵等,是以通俗的教义或信仰风俗习惯及真情的语言把人们心中的生死、灵魂归属、精神寄托及人际交往等问题,通过超能之神,吸引人民群众参与信仰。近年来,宗教和民间宗教呈现活跃趋势,党和政府也对群众的宗教信仰活动十分重视。如2014年4月,习近平考察新疆时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2015年5月,习近平强调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2016年4月,习近平强调我国宗教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化的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宗教的发展,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6年7月,习近平再次强调,坚决抵御非法宗教的渗透活动。一系列围绕宗教开展的工作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宗教活动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宗教活动的发展受到了人们普遍关注。而民间宗教作为我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形式,本质上也是群众工作的重要部分,它关乎到社会和谐与中国梦的建设。为掌握真实的民间宗教信仰状况,我们选择了没有正规宗教身份认同的群众为调查对象,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根据对民间教会、团契、寺院及各种地方神灵祭祀活动等调查走访,结合前人的研究,设计了一份非结构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年龄、性别、民族、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感到幸福或生活艰难、受教育程度及幸福感程度等基本信息,另一部分是对民间宗教信仰的认识、看法、参与状况及信仰成因等话题,包括多选题和开放性访谈题。选择江淮流域的合肥、安庆、池州、芜湖、六安、淮南、滁州及马鞍山等地区进行调查,由在校心理学专业大二、大三学生经培训后利用寒暑假对其本村群众实施调查,避免在同一个家庭调查两个及两个以上人员,对多数中老年人实行代笔式调查,由调查人员记录有关资料。共调查700多人,如表1所示。收集有效调查问卷706份,男性293人,女性413人,汉族687人,其他民族19人(包括2名白族、1名土家族和16名回族),22岁以下204人,中学以下学历477人。有明确民间宗教信仰者273人,占调查人数的38.7%;信仰民间基督教者125人,占调查对象17.7%;信仰民间伊斯兰教者5人,占调查对象0.7%;143人信仰民间佛教,占总人数20.3%;67.6%的信仰者是中小学及以下文化,32.4%的人是大专以上学历;82%的人因信仰神灵而感觉生活过得幸福,他们相信所信神灵能够在关键时刻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们智慧、动力或庇佑,并乐观地认为家庭经济有稳定、较好的收入;也有18%的人认为生活过得很艰苦,信仰的神灵有时会给自己鼓舞和力量,但生活并没有因信仰而发生改变;71.1%的人属于成年人,主要是40岁以上的女性;部分学生的民间宗教信仰对象主要是受家庭影响而成。

表1 民间宗教信仰者基本情况表

(注:本研究将土地神、关公和财神归为民间佛教;其他神灵包括地方神灵、精灵、祖先及迷信习俗等)

2 对民间宗教的认知、参与状况及信仰归因

2.1 对民间宗教信仰的认知

如表2所示,对民间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认知上,68.4%的人认为,民间宗教与科学有互通之处或难分你我,尤其是民间宗教对人民群众德育及言行规范的教育意义;认为民间宗教就是科学或是与科学对立者分别为27.5%和4%。在民间宗教与邪教关系上,有399人能够认识到彼此有本质区别,占56.5%;仅14(2%)人认为,民间宗教与邪教是一回事;也有41.5%的人认为,对民间宗教必须给予适当引导,如果管理不好可能会被邪教利用或是成为邪教。认为民间宗教信仰是迷信的有69人,占9.8%;说不清民间宗教信仰与迷信之间关系者有98人,占13.9%;538人(占76.2%)认为,民间宗教信仰不是迷信也不是科学,是民俗活动,是地方性的传统精神文化活动,是百姓自我教育与交流活动,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民间精神文化活动,它是有益于民间群众心理健康发展的新常态民间文化活动;48.4%的人认为,应根据民间宗教活动去判断民间宗教是不是迷信,因为信仰本身就是“信”的力量,讲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而活动可能会表现为“信”的虚假性或欺骗性,只要活动不是邪恶的,民间宗教信仰就不是迷信。72.2%的人认为,农村社会的发展与和谐需要民间宗教来调节群众的精神活动;也有11.5%的人认为,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民间宗教;另有16.3%的人表示,很难说清楚社会的发展是否需要民间宗教。认为民间宗教会消亡的仅有134人,占19.0%;有502人认为民间宗教不会消亡,这部分人占调查对象的71.1%,属于主要人群;另有部分人表示,难以判断民间宗教是否会消失,因为民间宗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认为民间宗教对生活有帮助的有626人,占88.6%;认为民间宗教对生活无帮助的有80人,占11.4%。

表2 对民间宗教信仰的基本认知

2.2 对民间宗教的参与状况及信仰归因

如表3所示。在谈到人们是如何认识与接触民间宗教信仰时,61.2%的人表示,是亲友介绍或受亲友影响;31.5%的人是通过网络或电视认识民间宗教信仰的。绝大部分人参加过民间宗教活动,有634人,占89.8%,部分民众因受家庭或环境影响,心存信仰而无实际行动。从对民间宗教的奉献情况来看,83.9%的人对民间宗教组织、信仰活动、团体活动或神灵倡议等活动进行过奉献,其中,民间基督教信仰会定期组织奉献捐赠,民间佛教信仰则在每月初一、十五佛事活动上倡议捐赠,也有民众因某种许愿或祖先或某神灵保佑而实施捐赠。90.5%的人认为,民间宗教信仰对自己有积极意义,认为民间宗教信仰使他们心情变得开朗,思维得到改变,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人际交往变得丰富,人际关系变得更好,关键的是,生活中有时只有因为信仰才有驱动力和勇气。在问及信仰民间宗教的初衷时,有62.6%的人选择功利性目的,即为了消灾保平安或是美好的未来;40.7%的人是想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有研究也指出,功利性的趋向占据了大多数信仰者的心理,难以满足的欲望、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实际利益成为我国民众接近信仰最初的、也是最终的目的[1]——有60.1%的人因精神寄托而信仰民间宗教,也因信仰民间宗教让他们有了精神寄托和精神力量;37.7%的人选择认可信仰民间宗教的教义或是民间信仰中的道理及传统习俗,这种习俗或是民间宗教的影响,也体现了许多人是受周围人的影响而信仰,这部分人有44.7%。部分人因精神追求或排解无聊而信仰了有民间组织的民间宗教,约105人,占14.9%;有69人认为在有组织活动的民间宗教信仰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占调查人数9.8%,占有组织信仰者25.3%。

表3 对宗教活动的参与及信仰归因

3 民间宗教信仰者动机与心理成因分析

3.1 精神的寄托与认知的需求

传统的儒、道、释、法及墨家理论都过于高深枯涩,而科学又简明的思想教育或是心理疏导又较为匮乏,于是这种通俗的、浅文化的民间宗教便成了人们精神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成了人们认识世界及人生哲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了排遣心灵孤寂和丰富心灵的主要方法。当前,民间宗教信仰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迷信行为,而是人们寻求心灵安慰的一种途径,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是人们探寻心灵深处自我意识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自我超越。因此,在精神文化娱乐活动较为匮乏的农村,民间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弥补了精神上的空虚;而民间宗教的教义教规及习俗也为信仰者的行为提供了参考和道德规范,人们也因信仰而获得了精神力量。同时,各教会及信仰活动组织者则会利用自身知识经验的优势,对文化相对较低的群众传递新的知识或规范礼仪,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群众对民间教会及所信仰神灵的虔诚。这既满足了群众求新意识的需要,又展现了所信神灵的神通广大。如某团契牧师布道时常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并说是神灵的旨意或是某个信仰神灵的人受神启示而发明;但教会组织者的先知及神秘的表演,又使人们产生敬畏,从而更加紧密地围绕着各种组织参加活动,形成稳定的团体。这既实现了民间信仰组织者凝聚信徒的作用,又满足了信徒的认知需要。

3.2 功利性目的及归属与交往的需要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宣称信仰该教能够获得幸福、健康、精神力量、好运及希望等正能量,如普度众生、拯救世人、大慈大悲、以马内利、神爱世人、神与我们同在等,且民间宗教也渲染生命起源,引导人们关注生命、健康、幸福与平安,强调神灵的法力强大,能治百病,能驱灾除难等,于是,吸引着无数的信众深信神灵能为他们带来好运和健康美好的生命归宿。正如俗话说的那样:“烦恼百病生,百病烦恼起。”而人们在参加民间宗教信仰的过程中,丰富了精神娱乐活动,减少了心理的烦恼,从而降低了生病的发生频率,于是,将这种积极因素归功于信仰的神灵,进而更加强化了人们信仰的功利性目的。而归属感的需要也在每一位信徒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以自己所信仰的神灵而自居,具有强烈的归属意识。譬如,祖先信仰中的宗亲意识、民间基督教信仰的团契意识等。在当今和平的社会环境中,我国民间宗教信仰增强了部分群众内部的人际信任,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民间宗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民间文化生活不足的空缺,促进了部分群众的社会参与和交际能力的提升,宣传了某些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而教会及信仰团体内部的成员又通过各自的角色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团体,并对信仰者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从而不断提高信仰者的归属感。如民间基督徒彼此之间互称弟兄姐妹,与神之间则是以马内利或是神与我同在等,这是信仰共同体,也是人们信仰民间宗教寻求归属与交往的重要体现。

3.3 开放、自由意念的追求

历史上,人们往往因为苦难的社会现实、困惑迷茫及寻求庇护的心理而接受宗教的洗礼;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科技信息迅速发展,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日趋成熟,民间宗教信仰的自由开放性特征也吸引了无数的群众参与信仰。而我国民间宗教信仰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又始终是一种具有理性、宽容性和包容性的多神宗教信仰,具有开放、自由及约而不束的特征。人们注重现世生活,以人与人的关系来处理人与神的关系,强调以修身、养性、积德向善等社会行为来体悟自身[2]。因为我国民众一向喜欢自由、开放及休闲,喜欢传统的田园自然生活,又相对自我,不愿被束缚。如民间基督教徒一方面希望依靠神灵庇佑,另一方面又不愿受教义教规的束缚,于是,人们不愿参加公办基督教堂的活动,认为公办基督教堂传递的不是上帝旨意,而是被歪曲的旨意;不愿进庙参加佛教活动,而是独自烧香拜佛、祷告祈愿等。可见,民间宗教信仰者基本上不进正规教堂或寺庙,不懂正统宗教经典,不受正统宗教束缚,但有一定的民间宗教信仰活动,接受杂糅教义教规或信仰习俗的影响。人们乐意承担积极向善的责任和义务,但又不愿受制于教规或非神灵化的仪式,于是,采用家庭教会的自由形式参与活动,参加约束与半约束的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以示虔诚或是真实,在小范围内维护身心健康,既能实现某些期望,又能确保信仰的真实。

4 总结与思考

4.1 信而不迷的新信仰特征

研究发现,当前的民间宗教信仰表现为“信而不仰”和“信仰而不归属”,即所谓的“信而不迷”,是信徒们只崇信教派所宣扬的伦理道德,但对各路神灵却不仰视膜拜;信仰民间宗教宣扬的教义思想,但并不加入教派组织。因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很难有一种信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精神需求,而民间宗教的杂糅性及其作为一种价值体系与信仰体系,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一部分人的重要选择。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民间宗教活动仍会持续增长[3]。在民间宗教信仰中,有的人找到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体验到团体给他们带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有的人接受了教义的说服力,认为所信仰的神灵能够净化心灵,指导人生;有的人内心获得了社会支持,感受到集体相互助长的作用;有的人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让内心充实起来;也有的人提升了内心的健康水平,达到了宣泄、寄托及获得帮助的目的。这体现了人们在满足一定物质生活之后的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发展,可见,民间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地满足了信教者的愿望,即达到了功利性目的。但当前人民群众信仰民间宗教又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迷信行为那样,而是有着新时代的特征,超越了思想限制,并引领民间文化发展,表现为信而不迷。具体说来,就是信其道守其规,不欺骗、有希望、有力量、有智慧地坦诚接纳与精神愉悦,是在信仰中寻求精神动力,是从善和修行的意愿;而不是迷惘、入迷、沉迷、迷惑等行为,更不是不明其道,曲解其意。本研究发现,民间宗教信仰对人们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沮丧等是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的。如90.5%的人认为,信仰民间宗教之后,心情变得开朗了;82%的人因信仰神灵而感到生活过的幸福,即人们在信仰的过程中至少调整了自己内心的需求,改变了认知方式或态度,抵御了消极情绪的影响。

4.2 加强引导并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民间宗教信仰是我国民间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学家吕大吉指出:“宗教具有神秘感,是一种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是人类不能解释的和超越自然力量的,所以,人们对宗教会产生信仰和崇拜的行为。”[4]事实上,民间宗教具有多种积极功能,如整合家庭、增强社会和经济团体的凝聚力、主导社区层面的各种活动,并为社会的稳定提供道德和秩序,为国家治理提供政治伦理的支持[5],传承传统文化、平衡各种宗教及抚慰民众心灵等价值。民间宗教信仰是我国乡村传播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是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的重要途径。正如牟钟鉴先生在接受《中国道教》杂志采访时所说:“民间宗教是中华民族信仰文化的丰厚基础,如果把这个基础给削弱了,中华民族信仰文化生态会发生大的变化,而这个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如本次调查研究显示,72.2%的人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民间宗教;71.1%的人认为,民间宗教不会消亡;88.6%的人认为,民间宗教对人们的生活是有帮助的;96%的人认为,民间宗教与科学相互包含;但也有41.5%的人认为,如果对民间宗教管理和引导不好,民间宗教很可能会被邪教利用或是被别人操纵,危害社会的安宁和民众的身心健康。因此,政府和有关研究者必须深入民间宗教信仰人群之中,掌握民间宗教信仰的真实状况,制定引导策略,开发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民间宗教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信仰安全的最大化诉求通常会超越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诉求,所以,和谐社会不仅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充足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尽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6]。如对待人民群众的民间宗教信仰,需要抛开意识形态的冲突,以接纳包容的胸怀对待不同教派及不同信仰的人,在大力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及提供生活保障的同时,注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制定民间宗教信仰的相应政策,开发更多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和建设情绪宣泄和疏导的场所,建立社区心理辅导和宣泄室,完善社区娱乐平台,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大力发展心理咨询与“心理问题”辅导,从心理上解决人民群众心理的困惑和精神问题,提供交流和宣泄的场所,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娱乐需求、交往需求、认知需求和社会支持的需求,消除潜意识的不良心理影响,激发群众内心的正能量。引导人们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探索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文化产品,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促进民间宗教文化与科普知识的交融,为社会的和谐而充分发挥民间宗教文化和科普知识的正能量,引导人民群众继续以信而不迷的心态和相互包容开放的胸怀,降低宗教意识,接纳不同信仰,消除意识冲突,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神灵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论信仰
铁的信仰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神灵迷宫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神灵冰龙呈现物魔双免神迹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