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才能翻越的高山
——莫力达瓦
2018-11-26侯朝阳
文/侯朝阳
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素有曲棍球之乡、歌舞之乡、大豆之乡等美称。这个地方就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莫力达瓦”来自达斡尔语,意思是“骑马才能翻越的山”。这里不仅有远离喧嚣的美景,更有厚重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淳朴的村落
冬天的莫旗是风雪的世界。顶着让人睁不开眼的寒风走进一个个小村庄,朴实的雪屋、覆盖着白雪的羊圈和牛栏、袅袅升起的炊烟……这一切都让人备感亲切。
春夏时节的莫旗,则是另一番景象。在尼尔基镇的西博荣村,家家户户的牛儿每天都会到河对岸去吃草,朝出暮归。孩子们则经常跟随着父母在河岸这边迎接吃完草的牛儿回家。傍晚时分,上百头牛儿踏着水花,跟随迎接自己的主人回家。夕阳为树木镀上了一层金边,与归家的牧人和牛儿互相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牧归图,美不胜收。
异族风情:冰钓节与曲棍球
在隆冬时节去莫旗是需要勇气的,要知道冬天的莫旗最低气温可低至零下三十多摄氏度,足以叫人望而却步。不过,天气再寒冷也抵挡不了人们庆祝冰钓节的热情。
达斡尔族的冰钓活动历史悠久,人们在尼尔基水库的冰面上盖起冰砖小屋,凿出大大的冰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钓鱼爱好者。人们用渔网和鱼线钓鱼,收获了不少鲇鱼、草鱼、鲤鱼等。冰钓节期间,达斡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更有趣的是,达斡尔族人还和曲棍球有着不解之缘,莫旗更被誉为“中国曲棍球之乡”。早在唐代,我国就有了关于曲棍球运动的记载,当时这种运动叫作 “步打球”。到了辽、宋时期,曲棍球运动开始在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中间盛行,此时的曲棍球运动与现代的更为形似。
达斡尔族人称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为“贝阔”,“打贝阔”是达斡尔族男子必须具备的本领。每当春播歇晌,达斡尔族人便就地取材,用木棍将马粪蛋当作曲棍球拨来拨去。每逢重大节日,民间的贝阔比赛更是开展得热火朝天,达斡尔族的各个部落都会选派曲棍球高手参加比赛,民间更有“一支达斡尔,半支国家队”的说法,可见这项运动在莫旗的受欢迎程度。2006年,达斡尔族的传统曲棍球竞技运动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崇拜雄鹰的民族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全国达斡尔族总人口大约为13万人,人数是比较少的,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
世代狩猎的达斡尔族人,从16世纪就开始了一边狩猎一边农耕的生活。达斡尔族人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也珍惜爱护大自然。
达斡尔族的图腾是鹰。展翅翱翔的雄鹰,代表着达斡尔人与自然抗争的精神以及英勇无畏的精神世界。而“鹰猎”也是达斡尔族人发明的一种非常高效的狩猎方式。在大雪过后的清晨,达斡尔族猎人跨上骏马,左臂托举猎鹰,寻游于雪野山林之中。发现野鸡、野兔等小型禽鸟或动物后,猎人便令猎鹰迅速出击,捕获猎物。鹰猎的捕获量虽然不大,但它既是一种生产劳动,又是一项饶有趣味的体育娱乐活动,因而深受达斡尔族人民的喜爱。拥有一只聪明伶俐、敏捷强悍的猎鹰,也成为了达斡尔族猎人的骄傲与自豪。
巨轮上的民族
在莫旗苍翠的青山上,镶嵌着一个巨大的车轮。车轮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金色巨轮落在了一块大翡翠上。当地人说,这是达斡尔车的大轱辘,是他们祖先的一项发明创造,也是达斡尔族人智慧的产物。
当年,达斡尔族人赶着大轱辘车,从黑龙江流域迁徙到这里。我想,达斡尔族人的先辈一定是有远见卓识的智者——莫旗地处平原与山地的交界处,有山却不险峻,有水但不湍急。当年的莫旗虽是荒原一片,但却是未经开垦的肥沃黑土地。这里依山傍水,可渔猎,宜牧耕。于是,勤劳智慧的达斡尔族人把这里建成了美丽的新家园。
这就是充满自然气息而又蕴含着深厚民族文化的莫力达瓦,欢迎你来这里做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