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以外

2018-11-26

中学生天地(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春色矿石人生

春天在哪儿都是一个样儿,就像年轻人,捏哪儿都是鲜嫩的。夸赞春天,就是夸赞年轻。

可是,怪,我对春天兴趣不大。鲜嫩的东西不过是开始,它到夏天到秋天特别是到冬天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它到十年后五十年后又是一个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地表上,鲜嫩的东西远远多于成熟的东西,比如草,比如花,比如梦,比如誓言,所谓春木载荣,也都是不确定的。像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做一朵向阳花。向阳花有什么好呢?说“花儿朝阳开,花朵磨盘大”。可这花儿能开多久呢?能不能碰到虫害碰到风暴?这花落之后是什么样呢?是硕果累累还是颗粒无收?这些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我却可以告诉你,杏花开不过十天,玉兰开不过十五天,我家有棵芙蓉树,树干壮朗,枝叶华盖,到了五月那芙蓉花开得,是一片飘红,紧贴形势。可又能怎么样呢?今年一场小风雨,它就倒了,一看根部,原来有万千蚂蚁镂空。

春色一时,实在不算什么。

中国自古多闲人,闲人多愿意用花草来喻人或言志。其实春天再好的花草,即便是兰草荷花,也都是一时形态,不靠谱,用它来形容人,那是贬低人。人虽也在地表,却要比春天宽广。像老农,他不在意春天是红是绿,他的心思在秋天,看果实大小。一年一年,都这样,指望着果实,要不,谁还爱劳动呢?看文森特·梵高的画,都去看《向日葵》,看《鸢尾花》,我却偏爱《吃土豆的人》,农民一家五口灰头土脸,围着餐桌,空中散发着熏肉、烟草、咖啡和土豆的混合蒸气。看他们着装,很厚实,应该是经历了深秋,开始了冬天。

我也喜欢深秋到冬天这一段。在大连,四季里冬天最长,从11月到来年2月底,都算冬天。我写文章,爱在冬天里写。为什么呢?因为冬天里经验和回忆最多,可以收取,可以腌制。说到腌制,想到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大连海洋渔业总公司学校教书的那段经历。学校在渔村里,我住学校,和周围老渔民熟。到初冬鲭鱼捕汛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腌鱼,摆一层鱼,撒一层盐,晒八分干,再层层装坛封口,可留吃一冬。到寒冬腊月的时候,进他们家,总是闻着一股子咸腥味儿。这鱼端不上桌,待不了客,但自己吃起来,就着米饭就着饼子,怎么吃也吃不够。要是和干萝卜片一起炖,能泛出一层厚厚的铜色鱼油,那味道什么鲜鱼活虾也比不了。如果说秋收的土豆可比作成熟,那冬天的腌鱼应该是世代经验了吧?腌坛老鱼,骨为肉,肉为骨,高过四季。

想到黛玉葬花。不怪黛玉,毕竟年幼任性,不知人异于花草,殊于鸟兽。“春尽红颜老”其实是好事,人不经皮肉风霜,怎能有精神变局呢?

又想到大地人参。人参不见花,存几十年上百年,不掉皮,不变形,皮有皱斑,形如脊骨。生命能守成这样,才有价值。

又想到我家那块矿石。这矿石,像拳头大。学生送我的,是他工作后采集的矿石,叫富矿石,青色夹红纹,可以炼铜。炼出铜,能铸成钟。晨钟暮鼓,四季响彻,多好!

又想到,人类好像没有谁愿用矿石作比。我今天一试,用矿石给自己造一个句子:不装作春天,不取悦风景,如果没有地下河流经土豆田,那就选一处山川,做一堵挡风的层岩,或者一座出海的礁岛。

[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散文2017精选集》]

感谢衢州第一中学、桐乡凤鸣高级中学的同学参与讨论

●胡艺佳

“春色一时,实在不算什么”,冬冰融尽,万物都是刚醒来充满生机的样子,可未经磨砺,仍有许多未知的走向。这样看来,春未免显得有些单调无聊。相比之下,秋冬经过风雨后,多了一分收获,多了一份回忆。

人亦如此,作为中学生,我们春意正浓,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在岁月流逝时,从青涩之美到成熟之美;在岁月流逝后,以另一种姿态发光发亮。这就要求我们现在不断从身边的事物中汲取养分,好在春之后迎来一个收获的秋与一个回忆的冬。正如一句经典的台词: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与走过的路。

●王 婳

春天的花草通常是一时形态,转瞬即逝。人却不同,人虽在地表,但也不会念念不忘春天,像文中列举的老农,在他眼中,应该是一年之计在于“秋”,春天那些娇弱的美在他眼里比不上秋天金黄的麦穗。美好的事物太短暂,我们渴望的是长久的欢愉。

●陈家希

从古至今,春天在众多文人的笔墨渲染下,成为希望的象征。她是美好的,鲜嫩的,拥有无限可能的。但是,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易逝的,一场风雨,取而代之的是满地零落的万紫千红。因而春也是柔弱的,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看来,一时的春色实在不算什么。而人们所经历的生活是五味俱全的,不仅有春天的花香,可能还有记忆里冬日腌鱼的鲜美。若将我们短暂而又炽烈的青春期比作春天,那我们所要追求的就是秋冬的结实,成长为像秋冬一样沉稳内敛的人。

●王安琪

人生路漫漫,繁华总是转瞬即逝,纵使风光无限,更多地伴随我们的,仍是朴实的柴米油盐。人比春天宽广,人们懂得与其沉醉于稍纵即逝的艳丽光鲜,倒不如在平淡充实中守着日复一日的美好——春天以外,是除尽浮华之后回归最纯粹简单的生活;春天以外,是脚踏实地的坚守,是生活平凡的快乐。

●王利亚

人就好比尘土。尘土在天空中飞舞,有时飞过一望无际、广袤无垠的平原,有时又会遇到无法越过的高山,就像人生旅程——有坦途也有崎岖山路。若是一不小心被云朵卷了去,凝结成水珠,降雨滋润万物,生命也就终结了,就像是英勇牺牲的战士,精神永存,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作者认为人生漫长,这一时的春色在时间的长河中确实算不得什么。春天太过娇艳,似乎是为了取悦别人而存在,而我们更提倡、更向往的是属于自己的人生,不为别人,只为自己而活,哪怕如尘土渺小,也要活出生命的精彩。

●姚 佳

拿什么形容人?我想是戏剧。戏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是美妙艺术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它拥有深沉浓厚的历史底蕴,散发着迷人惊奇的艺术力量,总令我们叹为观止。而每个人都如一出戏,演好这出戏,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才可以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我想,一个人只有历尽坎坷、努力超越才更有价值。

荐读人说

王陆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散文家。他的优秀在于,他不追求文笔的华美机巧圆润,而是注重以坦诚之笔抒发至真情怀,且善于穿透文字的表面,点击独到的思想火花。好的作品,往往不做“表面文章”,却能引起读者的心灵触动,《春天以外》即是范例。

选用《春天以外》跟同学们分享,是因为你们正处于人生的大好春光。绿意葱茏、花木绚烂之间,忽然听见有人告知“春色一时,实在不算什么”,年华正好的莘莘学子会作何想?

很高兴你们不仅看懂了,理解了,且认同和产生了共鸣。在讨论中,我听见你们的心声:“从青涩之美到成熟之美,在岁月流逝后,以另一种姿态发光发亮”;“美好的事物太短暂,我们渴望的是长久的欢愉”;“我们所要追求的就是秋冬的结实,成长为像秋冬一样沉稳内敛的人”;“与其沉醉于稍纵即逝的艳丽光鲜,倒不如在平淡充实中守着日复一日的美好”……

一路读取,深感欣慰。说明同学们对大自然、对世界、对人生都有积极的思考,且正面向上。尤其可贵的是,字里行间既有青春的诗意,更有哲思的理性;既有对未来的向往憧憬,更有脚踏实地的务实追求。

对于用什么来形容人,王利亚同学认为是“尘埃”,反映人与世界“沧海一粟”的微妙关系;姚佳同学认为是“戏剧”,折射出“人生如戏”之世道常理。王陆先生选择以“矿石”喻人,是因为他通篇都在讲述一个道理:较之繁花似锦的人生表象,他更看重精神锤炼的内在质量,那才是沉甸甸的分量,人生才不至于轻飘空乏。所以,他的“矿石”,立意鲜明而生动,亦富警醒含义。

记得多年前,我曾看望住院的著名作家冀汸先生。他在20世纪50年代经历过非常残酷的人生磨难,进入新时代,为了补救失去的岁月,加快写作进度,他80岁学习电脑打字,奋力写作,笔耕不辍。在年过九旬时,正式出版了厚厚四卷本的《冀汸文集》,为文学殿堂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就在和他交谈时,我突然觉得自己带去的一束鲜花真是多余。冀汸先生虽在高龄,仍然思维敏捷,目光炯炯,他的精神世界那么生机勃发、丰厚充实、充满活力,他还需要什么花色点缀?他自己就是春天呵!

将一位九旬老人形容为“春天”,一般人也许会难以理解,但当你知道了他的人生故事,目睹了他在人生最后的季节,依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创造着人生的价值,又怎能不为这奇特的“生命春天”而感动称好呢?用什么来类比一个人,其实是比较宽泛的。但宽泛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关键在于人与类比对象之间要有合理对接。好的对接,能让读者顺应人物塑造的亮点产生共鸣,才能由贴切的形容感受到文学作品的传神和生动。

我们读的是《春天以外》,通过这次讨论,我分明听见同学们心中春苗拔节、春溪欢流的声音,那是一种青春的朗读。青春就是这样,长着长着,就走出了青涩,就长成了信念,当然,也会长成世界,真值得祝福。

图:也 圆

猜你喜欢

春色矿石人生
春色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春色
两块矿石
矿kuànɡ石矿石多美丽
基于离散元法的矿石对溜槽冲击力的模拟研究
人生中的某一天
一“团”春色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三台令·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