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训练方式的研究与探讨
2018-11-26郑程鹏
郑程鹏
(白银区第二小学,甘肃 白银 730900)
随着近年来篮球运动的高速发展,对个人的竞技水平提高、球队技战术创新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我国未来面临的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篮球运动是我国校园体育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目前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基础,且“一切从娃娃抓起”的培养思想贯彻其中。因此,本文从小学篮球基本训练特征入手,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析小学篮球训练的科学方式,旨在为我国小学篮球训练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小学篮球的训练方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小学篮球”为关键词搜索到相关文献百余篇,整理出有效文献40余篇;查阅《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学校体育学》等有关专业理论书籍,为本文研究保证了充足的理论支持。
1.2.2 实地考察法 为了更准确地获得研究资料,对甘肃省白银市多所小学进行考察,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交流以及观察学生篮球训练情况来获取研究信息,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1.2.3 访谈法 对有关小学篮球带队训练的一线教师和研究篮球方向的高校专家,根据本文研究的相关专业问题进行实地访谈和电话访谈,总体了解小学篮球运动员训练方式现状。
1.2.4 逻辑分析法 对研究结果与分析进行合理总结,层次罗列严谨地进行描述。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学篮球的基本训练特征分析
篮球运动的初学阶段通常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根据运动训练学,培养一名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从初学阶段到成熟阶段大约需要10年时间,即男子9岁开始进行,而女子较早,1~2岁为宜。根据运动生理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部分身体素质的黄金发育期,对体育运动开始初步认知,具有较为活跃的参与心理。因此,对于小学篮球的训练框架不仅要打好基本技术基础,还应注重运动员全面的身体素质发展。只有这样,在未来进阶时才能保证“四培养”效果,即良好的篮球意识培养、良好的意志力培养、良好的比赛作风培养和良好的基本战术执行能力培养。
2.1.1 小学篮球基本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 小学篮球在初学阶段的基本技术培养重点包括3个方面,即运球、投篮、传接和防守,这和篮球运动自身的竞技特点是相符的,尤其是对于初学者,培养球性是任何篮球技术动作的根基。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球性,只有通过运球练习来完成。在训练运球过程中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如单双手运球、距离运球、变向运球等,则是培养初学者球性最好的手段。通过运球练习,可以帮助初学者手指、手腕更有力、灵活,且对篮球具有一定的掌控力,有助于后期的投篮练习和传接球练习。在训练过程中,应尽量在运球练习时多用手去感受掌控球,而不是用眼睛死盯着球进行练习,这不利于视野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球性进阶。
在投篮练习方面,根据初学阶段运动员的生理、年龄和心理特点,此年龄段的运动员正处于心理活跃、好奇心强的时期,因此教练员很难根据既定训练计划完成进程。初学阶段不适宜过早进行投篮训练,但是在实际训练中,会不自觉地用各种不正确的动作去尝试或者模拟投篮练习。因此面对这种现状,教练员应果断进行投篮标准动作要领的教学,避免养成错误的技术动作,影响整体基本技术基础。篮球运动中各项技术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实践证明,初学阶段大部分能够完成篮下的左右手投篮、跑篮动作练习以及中投或者罚篮练习。
在小学篮球初学阶段进行传接球练习,不仅是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传接技术动作,为今后的技战术执行打好基础,还是从小培养运动员团结合作、打“团体”球意识的重要部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球队有超过70%的传接球技术较差,无论是在比赛阶段还是训练时期,传接球失误率非常高。另外,传接球基本技术不扎实,也导致简单的战术配合无法执行。因此,在传接基本技术训练时,应重视每一个动作的练习以及需要教练员用语言进行引导训练,来锻炼传接球意识。重点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球和背后传球。
初学阶段的小学篮球在进行基本进攻技术训练时,应注重基本防守技术训练,得防守者能胜利。对于初学者应从小培养多种防守训练的习惯,并掌握正确、扎实的防守技术,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在具体训练时,重点练习各种防守移动步伐、防守站位、打抢断球和抢篮板球。其中,防守站位和多种防守滑步是基本防守技术训练时需要着重练习的。
2.1.2 小学篮球基本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 良好的体能储备对于竞技水平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篮球的基本体能训练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平衡性等。在基本体能训练时应依据运动生理学,从自身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出发制定较为合理的训练方法,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跑动练习时,主要发展速度、耐力、反应等素质。重点练习起跑、变速跑、变向跑和防守滑步练习。可以采用3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1)重复训练法,发展篮球无氧代谢水平,其中负荷安排应在至少25次/10秒,组间恢复5分钟或心率下降至12~15次/10秒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2)间歇训练法,发展篮球混氧代谢水平,其中负荷安排50%的无氧训练和50%的有氧训练,最高控制在25次/10秒,间歇时间根据恢复情况而定,但是必须在没有完全恢复之前开始下一组练习。(3)持续训练法,发展篮球有氧代谢水平,心率大约控制在150次/分。而反应能力训练,可以采用起跑听令练习。
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中首要发展的体能要素。在力量素质训练时,可以采用两种训练方式进行训练:(1)最大力量训练法,依据运动生理学,提高力量素质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肌肉缩短力量和提高肌肉内协调能力。可以根据自身体重进行器械负重练习,强度控制在6~8次/组(RM),间歇时间3~5分钟,进行2~3组;(2)速度力量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对于力量素质具有促进作用。通常安排两种练习途径,即负重练习和徒手练习。其中,负重练习的强度安排运动员自身最大力量的40%~60%进行,6~10次/组,组间休息充分,共进行3~5组,如此可以有效地对速度和力量进行同时发展。徒手练习则多进行蛙跳、跳深、俯卧撑和单双杠练习。
灵敏素质可以促使身体素质能力得到均衡全面发展。灵敏素质主要包括反应速度、柔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方面。在训练时可以采用绳梯练习,通过多种练习方式发展脚步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发展反应速度,来提高快速移动能力,这对于攻防技术训练具有促进作用。另外,还可以根据基本技术动作训练进行专项素质训练。
有效完成以上基本体能素质训练任务,更有助于弹跳能力的发展。篮球运动中对弹跳能力的要求具有随意性,是由绝对高度和速度决定的,其中影响因素有两方面,即为自身下肢最大力量所表现出的爆发力和把握起跳时机的意识能力。可以采用的训练方法有:(1)加强下肢和腹背肌肉爆发力训练,通过大强度的负重深蹲半蹲跳、徒手跳深和蛙跳、摸高以及立卧撑等练习方法,有意识地进行身体协调发力训练;(2)提高弹速训练,可以有效加强落地时脚踝的缓冲能力,以最快速度发挥反弹力量。可以采用多组数的跳台阶练习以及原地计时摸高练习。此外,可以通过专项练习,拿球完成自抛自抢或者队友之间协作抛抢练习。
2.1.3 小学篮球训练的基本原则
(1)多样性原则。在训练时可以用一种特定的训练方式帮助进行技术学习,然后采用其他多种训练方式帮助掌握和巩固篮球技能。小学篮球初学阶段年龄在9岁左右,多样化的训练原则可以有效提高训练的动机水平和参与态度的积极性,随着训练兴趣的不断提升,可以帮助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篮球的基本技术技能。(2)及时纠错原则。对于篮球初学阶段,在训练过程中总会出现许多技术动作错误,教练员应该现场及时进行纠错。原因是这些儿童认知能力有限,在学习新授技术动作时,通常以模仿的形式进行。并且在打好技术基础阶段,很容易养成不正确的技能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因此,训练过程中运用及时纠错原则,可以有效帮助掌握技能和避免错误技能形成。(3)循序渐进原则。在小学学制阶段,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要遵从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可以通过简单的基础技术训练,对篮球运动有初步认知和提高兴趣,然后根据自身掌握的技术基础情况,逐渐增加训练难度。
2.2 有效提升小学篮球训练水平的对策分析
2.2.1 加强基本功训练 小学篮球在基本技术技能和体能方面的训练情况,影响着其发展篮球运动竞技能力。如果一名学生基本功不扎实,那么其竞技水平肯定不高。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训练不足,根据不足之处重新制定全面、系统和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而目前小学篮球最缺失的是传接球技术。另外,加强篮球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可以帮助明确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特点,能够理解发展基本技术技能的重要性,善于学习优秀的技术运用经验。
2.2.2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运动员比赛时的发挥。小学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时通常表现的比较紧张,造成运球、传接球失误的情况较多。在高年级篮球比赛中,部分运动员在投篮时甚至关键球的处理时,同样会有过度紧张情绪出现。因此,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可以避免运动员在比赛时出现惊慌失措,减少失误。教练员平时在训练安排上应加强对运动员的鼓励评价,训练时增加对抗强度,帮助运动员提升自信心。
2.2.3 加强战术意识培养 在对基本技术进行训练时,应注重加强基本技术应用和场上转换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实战中有效地发挥基本技术技能,这就要求教练员在正确动作“规格”基础上做到更具有实战性、合理性和实效性的训练安排。
2.2.4 提高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 小学篮球队的教练员大部分是由本校体育教师担任的,除了正常教学工作外还得认真带队训练,整体工作任务繁重。而学校提供的训练环境是否理想或者满意,对教练员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学校需要提高教练员的训练待遇以及保障较好的训练环境条件,这样教练员自身的热情才能高涨,工作态度会更加认真,以便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3 结 语
篮球本身的运动特点,可以培养少儿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小学篮球训练方面,要依据运动生理学等科学理论知识以及体育运动训练规律,加强基本训练水平,以有效促进 篮球运动在小学阶段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