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国际马拉松崛起之因的解读

2018-11-26周意男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4期
关键词:马拉松赛厦门市马拉松

王 玥,周意男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1 问题的提出

厦门国际马拉松创办于2003年,经过仅3年的运作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马拉松赛事之一,由中央电视台和厦门电视台联合直播,国内外40余家电视台转播。从2007年起,连续4年被国际田联评为“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2017年的厦门马拉松是它走过的第15个年头,从最初的环岛路比赛到如今的全马独占。

厦门国际马拉松相对于北京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大连国际马拉松等其他国内的城市马拉松来说,是年轻的,经验也是有限的,可是为什么它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获得这么高的知名度呢?厦门国际马拉松的崛起不是偶然的,那么,成功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2 厦门国际马拉松有关情况介绍

厦门国际马拉松与北京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大连国际马拉被称为国内4大马拉松。其中,北京马拉松历史最长,起始于1981年,到如今规模近2万人。厦门国际马拉松开始较晚,创办于2003年,到2011年,比赛规模达到6万人。2015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对比赛线路进行了大调整,并且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赛事只设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两个项目。每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都要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万名的运动员,其中不乏国际顶尖级的专业选手,还有数十万热情的厦门市民的积极参与,各项市民马拉松、大学生马拉松等配套赛也同时如火如荼地展开,马拉松已经成为厦门一年一度盛大的节日。

厦门国际马拉松每年都有新亮点,不断给参赛者和观众带来惊喜和愉悦。例如,在2011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中,男、女全程马拉松冠军的奖金提高到4万美元,打破赛会记录奖励1万美元,创世界记录奖励100万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从而成为目前国内最贵的马拉松。其次,2011年厦门国际马拉松的格局主体也进行了创新——“5项赛事,3项活动”,5项赛事包括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全国马拉松积分赛、轮椅半程马拉松赛、10公里轮滑赛和海峡两岸城市马拉松邀请赛,3个活动分别为马拉松市长论坛、点燃圣火仪式和马拉松展览会。其中,轮椅半程马拉松赛和10公里轮滑赛为首次增加,就是为了突出赛事的参与性。这一突破使得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在奖金和参赛规模上再上一个台阶,从而也使得这一赛事超越北京马拉松而跃居成为国内“第一马拉松”。

3 厦门国际马拉松崛起之因分析

3.1 最根本的原因——政府高度重视

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需要动用大量社会资源的体育赛事,能权威而又方便地动用一个城市的大量社会资源,如赛道、治安、赛事资金等,任何个人、团体或公司都不如政府效率高。一个城市的工作很多,马拉松在各城市工作中所占权重是不同的,而厦门市就把马拉松作为其中的一项大事来抓,且重视程度高。具体事例有:(1)第1届的申办是厦门市市长亲自到田管中心,一直到批文拿到为止才返回;(2)由于马拉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财物、市政、公安、卫生、宣传等方面,市委书记便在第一时间召开协调会,重视赛事的开办;(3)厦门市的赛道可以做到双向车道全部封闭6小时以上,是各马拉松赛中封闭最彻底的一个,其中政府所做的贡献最大;(4)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亲自到中央电视台谈直播事情。

3.2 最重要的保障——部门职责明确

根据赛事需要,厦门市政府首先明确各个部门,然后厘清各部门的职责,这为之后的赛事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体育局只管竞赛,广电负责招商并为赛事所需经费托底,宣传部门负责宣传造势,公安部门负责交通和公共秩序,卫生部门负责损伤以及突发事故等,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如果哪一环节出了错,就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负责这一工作的部门,也就能在第一时间解决这一问题,不至于给其他部门的工作造成影响,或者耽误其他部门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赛事的正常运转。

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机制完善的表现之一,它确保了各部门的各项工作部署都能落到实处,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激发了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身心投入到马拉松赛这一工作中,保证了赛事的顺利运行。

3.3 精髓所在——团队臻于专业

分工越来越细,专业程度不断提高,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厦门市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专业化的理念来进行马拉松赛事的分工和管理,既保证了每个团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也保证了团队的工作效率,更给参赛者提供了一流的服务,展现了专业深度。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每个工作团队不仅职责明确,而且每个团队臻于专业,这也是其他城市马拉松无法比及的。例如,厦门市体育局专门成立了大赛办,一年专门负责4项赛事,马拉松赛是其中之一;广电集团的产业发展公司专门负责招商,并开展技术、资源、信息等方面的有偿输出,同时也有效整合所需资源,并直播所需的全部移动设备备齐、固定传输设备都定点到位;医疗方面显示了专业水平之精深,如赛前的免责到位、保险无缝,事故处理及时且记录在案等。

3.4 优越的自然条件、完美的人为雕琢——赛道无与伦比

厦门市依山傍海、道路平坦、沙滩绿地、气候宜人等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道的不同凡响和独一无二。赛道主要在环岛路上,环岛路全程31公里,路宽44~60米,为双向6车道,绿化带80~100米,是厦门市环海风景旅游干道之一。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人为的雕琢使得环岛路更加完美,环岛路依据现有地貌、海滨沙滩、历史文脉,从“人、自然、生态”的理念出发,上下分行分幅设计,中间和两侧各留50~150米的景观分隔带和防风林带。道路依坡就势,形成一条原始与现代,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生态路。加之,在马拉松赛的当天,美景更是让人应接不暇,2010年据统计有15万盆红花绿叶点缀马拉松赛道,而2011年有将近22万盆的鲜花扮靓马拉松赛道。于是,厦门市的马拉松赛道被称誉为“世界最美丽的沿海赛道”是毋庸置疑的,其无与伦比也是名副其实的。

3.5 细节无可挑剔

厦门国际马拉松注重从小事做起,从微不足道之事入手,做到细节无可挑剔,所以它能举办成功,从国内众多的城市马拉松赛中崛起,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赛事。细节的无可挑剔表现有:(1)每届马拉松,厦门国际马拉松组委会都会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分别在赛前一封致歉信:告知并为之带来的不便致歉,赛后一封感谢信:对厦门市马拉松成功举办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2)去厦门市参赛,在城市的多处都可以看到马拉松赛的信息,这也是厦门市比其他城市做得好的地方;(3)参赛选手可以凭身份买到相对便宜的厦航机票;(4)厦门市民特别热情,在比赛中会给运动员水和食物,国内不是很常见,但在国外相对成熟的马拉松,这是很普遍的情况。

3.6 另一面特别的旗帜——青年志愿者

厦门国际马拉松青年志愿者热情周到的服务水平和敬职敬业的精神,相信每位参赛选手都会有所体验并深深感动。青年志愿者是赛事中一个默默奉献的团队,但也背负着艰巨的任务,这一面特别的旗帜,同样彰显着厦门国际马拉松的与众不同之处。

4 对厦门国际马拉松的展望

国内几乎所有城市的马拉松都冠了国际二字,但是并非都可以称之为国际的,而厦门马拉松称为国际当之无愧。厦门市的马拉松已经走向了国际化,并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

马拉松赛事是厦门市一张精美的烫金名片,是厦门市与其他省市、世界交流的平台,将成为增进海峡两岸交流来往的绝好媒介,为厦门市这座外向型城市的对外开放注入新的活力和精神内涵。厦门国际马拉松将以和谐为目的、以马拉松精神为灵魂、以特色为生命、以开放为活力和以合作为舞台这5个方面作为发展理念,加强与各个马拉松城市以及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彰显不同的赛事个性,注重突出城市特点,扩大开放,拓宽合作领域,分享发展经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最终促进马拉松运动持续、健康的发展。

5 结 论

十年磨一剑,任重而道远。厦门国际马拉松走过15年的风雨历程,已经成为提升厦门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也成为厦门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丰富城市精神的重要途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为厦门市的发展带来了特有的积极作用。

在2011年1月2日的第9届厦门国际马拉松邀请赛暨第3届厦门马拉松城市市长论坛上,厦门市市长刘锡贵所作演讲的主题为:“让世界通过马拉松了解厦门,让厦门通过马拉松走向世界。”如果说希腊雅典因为马拉松的诞生而闻名于世,那么,中国的厦门因为9次成功举办国际马拉松邀请赛而声名远播。厦门做到了,并且做得很成功。

[1]董华, 乐仁油, 翁飚. 厦台国际马拉松赛交流与合作前景展望[J]. 体育科学研究, 2008, 12(3) : 42-44.

[2]冯红新.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的态势与优化[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7, 30(3) : 30-33.

[3]覃雪芹. 中国城市马拉松热的冷思考 : 基于城市马拉松赛事组织价值实现[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7, 30(1) : 35-41.

猜你喜欢

马拉松赛厦门市马拉松
马拉松赛
冰上马拉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文化价值及生成机制分析
2015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马拉松
海南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做法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