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网球项目形势分析及备战策略研究
2018-11-26王祁雅莉蒋丽萍
刘 畅,王祁雅莉,蒋丽萍,庄 全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北京 100074;3.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1 网球项目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形势分析
1.1 世界网球发展趋势
从世界网球运动发展趋势看,国际化、职业化、商业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并推动着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市场化推广不仅取得成功而且从各方面汇聚了众多的高质量的资源,在网球带来的巨大利益面前,驱动着更多的网球相关优秀人才加入职业网球运动中去,从而将职业网球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
1.1.1 世界网坛竞争格局
世界网坛竞争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总体来看,传统的欧美网球强国依然处于霸主地位。男子方面,欧洲选手占据绝对优势,近年来几乎包揽了四大公开赛和其他顶级赛事的冠亚军。亚洲网球近年来水平上升较快,有7人进入世界前100,其中日本选手锦织圭排名进入世界前10 ,但整体实力还不能与欧美强国全面抗衡。在所有中国男子网球运动员中,排名最高是张泽,目前的世界排名为203位。
女子方面,世界女单排名前10的选手均来自不同国家,西班牙、波兰、捷克、德国、法国、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立陶宛和乌克兰的新生代年轻选手竞技水平上升迅猛,比肩赶超,已对俄罗斯、美国传统强国形成强大冲击,女子网坛呈现出新秀辈出、各领风骚的竞争格局。就亚洲网坛而言,目前亚洲网球女运动员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共有10人,其中中国运动员5人,张帅是亚洲排名最高的女子网球运动员,目前排名为世界第32位。
1.1.2 技战术发展的趋势
当今世界网球运动更加强调综合全面,推崇进攻型打法。全面的技术、平衡的攻守、多变的战术、强对抗中的稳定性、超强的体能、稳定的心理素质以及极具个性的得分技术是现代高水平网球比赛获胜的重要因素。底线型打法已然成为男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战术发展的主流方向,而男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技术变化的趋势表现为技术向更加精确、全面的方向发展[2];女子技术动作男性化及女子运动员打法向“男性化”特征发展成为女子网坛的主要技战术发展趋势,男性化的技术动作和打法对击球力量、击球速度和运动员身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打层面,更具攻击力的“双上网”型打法代表着世界男子双打的发展方向;以“一网一底”为基本站位的攻击型、变化型、综合型女双打法各领风骚,个体能力突出、配合默契、灵活善变的综合型打法将主导技战术发展方向。
1.1.3 职业赛制及规则的变化
为吸引更多的高水平职业选手参加高级别赛事,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扩大比赛的社会影响力,深入发掘比赛的商业价值,WTA、ATP组织对职业赛制和规程实施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措施——大幅提高了赛事奖金,缩短了全年赛程,减少了比赛站数,推出了强制赛事规则,提高了入围高级别赛事的门槛,大幅度增加了国际高级别赛事的排名分[3]。
就WTA而言,WTA减少了全年的比赛数量(58站比赛缩减为50站左右),新赛制规定WTA单打排名前十的选手在参加四大满贯赛事的同时,还必须参加4项皇冠级别赛事,否则将会在积分上付出巨大的代价(伤病除外),同时WTA巡回赛的年总奖金也增长了40%,皇冠级别赛事的奖金也直追大满贯赛事。而ATP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改变,规定年末世界单打排名前30的选手将被强制性要求参加四大满贯赛事和8站ATP1000赛事,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如果因为非伤病原因弃赛,将承受本站比赛积0分和接下来各站比赛资格取消的双重打击[6]。男女赛制的一系列改革,使职业比赛的激励水平更高,吸引力更强,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极大地增加了低排位选手打入国际高级别比赛的难度、提升世界排名的难度显著增加。“单打优先”的原则在规则中得到进一步强化,部分职业赛事的双打入围条件更加强调单打排名,双打比赛“无占先制”的实行,也吸引了更多的优秀单打运动员加入到双打比赛中,提高了双打比赛的竞争难度,职业赛事中双打项目的竞争激烈。
1.1.4 奥运会的竞争态势
随着奥运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世界顶尖职业选手加入到了奥运会网球比赛的竞争行列。以里约奥运会网球女子项目为例,在女子单打方面,世界排名前10的选手中有8人参赛,排名11~20位选手中有8人参赛,高排位参赛选手参赛率为80%。男子方面,排名前10的选手全部参加了双打比赛,排名11~20的也有7人参赛,高排位选手参赛率达到了85%,超越伦敦奥运会的80%,达历届之最。
据统计,历届奥运会男女单打前三名除里约奥运会女子单打之外均被世界排名前10的选手获得(里约女子单打冠军由波多黎各排名第37位普伊格获得)。双打前三名也均被单打排名前10或双打排名前10组合或长期固定配对并以双打为主要参赛方式的双打合计排名前30左右的配对组合获得。另外,国际网联正在积极与国际职业网球组织协商,争取最大幅度增加奥运会网球比赛职业排名分。如这一措施得以实现,必将使奥运会比赛的激励水平更高,吸引力更强,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可见,奥运会竞争的难度将空前加大。
1.2 备战重点运动员的实力现状
从备战队伍的实力状况看,男子方面,里约周期打破了沉寂了15年的历史最高单打排名记录,ATP排名最高达到145位,实现了入围大满贯的参赛目标,但距离实现奥运会参赛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男子网球仍处于职业网球的入门阶段,整体实力和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乃至亚洲先进国家和地区。以里约奥运会男子选手入围选手排名为例,直接取得男子单打参赛资格的最低排名位72位,双打两名球员合计排名在90位以前。目前,我国男子网球选手单打排名最高的是排在203位的张泽,双打排名最高的为世界排名第96位的公茂鑫。针对目前我国男网选手的排名情况,力争实现东京奥运会入围参赛的目标,形势非常严峻,难度相当巨大。女子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女子网球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提升,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但尚未完全具备与世界顶尖选手相抗衡的实力,以彭帅、张帅为代表的老一代运动员,虽在世界大赛中偶有亮点,但竞技实力与状态不能持续稳定在一个高水平的层次,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和伤病因素的影响,她们保持竞技能力和水平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以王蔷、郑赛赛为代表的新生代运动员经过多年职业赛事的洗礼以及里约奥运会的锤炼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她们的实力和竞技水平与世界新生代优秀选手相比还存在着明显差距,还不具备与世界顶尖选手全面抗衡的实力。
2 网球项目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女子项目亟待突尖
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婷、孙甜甜获得女子双打冠军至2011年李娜法网摘得大满贯桂冠,再到2014年李娜在澳网封后,我国女子网球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世界对我国网球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李娜、郑洁、李婷等运动员的退役,近几年我国女子网球开始走下坡路,各项大赛所取得的成绩也大不如前。女子网球后备人才断层, 现今中国女子网球的小“金花”们羽翼未丰[5]。作为备战东京奥运会重点项目的女子网球,从目前我国备战重点队员世界排名和竞技实力来看,距离实现东京奥运会为国争光的参赛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本周期内全力打造出有更多积分、更高排名且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顶尖职业女子选手是完成东京奥运会参赛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男子项目亟待突破
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长期徘徊于低级别赛事,职业排名低,并且临场竞技表现与优秀运动员差距巨大[6]。因此,我国男子项目的竞技水平长期徘徊不前,无论是单打还是双打,成绩都鲜有突破。虽然近年来个别男子球员世界排名有所突破,但距离奥运会入围的排名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本周期如何恶补短板,实现跨越性的提高,打造出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优秀选手,进而接近或达到奥运会入围目标,是我国男子网球项目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以实现奥运争光为最高目标的管理手段亟待完善
随着网球运动员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逐步形成,传统专业培养模式下以“为国争光”为目标的单质性目标体系已经不能涵盖当今职业网球价值多元化目标的要求[7]。面对高度国际化、职业化、商业化、个性化的网球运动,运动员在追求奥运争光目标的同时,势必也会追求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现行管理机制和手段在操作层面上尚未更为有效的实现职业目标与奥运目标的和谐统一。网球职业化的发展应解决理念的问题,着力培养网球运动的社会人文价值,养成网球人良好的职业素养。“网球运动价值观就是开展网球运动是为促进个人更好地发展,还是更好地为了国家事业服务的问题。”[8]中国竞技网球“单飞”管理模式,并没有摆脱我国长期坚持的“举国体制”的束缚,实际上是“举国体制+职业化”共同作用下的“双轨制”发展模式,根植于我国“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管理基础,即“举国体制”环境下的管理模式变革与创新[9]。如何解决运动员奥运目标和职业目标这一对矛盾,是本周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围绕奥运目标实现的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亟待完善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更加偏向于女网项目。在现有资金投入能力的条件下,网球主管部门尚未平衡好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优秀选手与后备选手的必要投入保障和经费比例。相关经费使用未能做到“精准投入”,未能实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这种资源配置的机制问题值得深思。
3 网球项目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对策
3.1 聚合资源,打造个体高水平训练保障团队
为了实现对优秀运动员的最佳保障,在中心的主导下与运动员培养的相关利益方合作,建立联合投入保障机制,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优秀教练员人才,根据每个运动员个体发展的需要,为运动员个体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训练保障团队。同时,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与投入,构建由技战术、心理、体能、康复、医务监督、营养与恢复、训练监控、信息搜集与反馈等9个子体系构成的新型科技支持系统[10],为个体训练团队提供优质的公共性资源保障服务。
3.2 深入研究项目规律,有效提升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认识和把握项目的本质,深刻理解和正确认识项目特点,才能使训练工作始终符合项目竞技特点的要求[14]。因此,需要从微观、内在和动态的层面深入探索网球运动的专项特征,把握和顺应世界网球运动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断加强对网球项目的制胜规律、参赛规律和运动训练规律的再认识,并力求在新的认知起点上,针对盲点、疑点和瓶颈问题,继续学习,继续探究,找准突破点,努力实现训练层面的创新,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使训练更加符合实战的要求。
3.3 创新机制,构建大国家队人才培养新模式
充分发挥体制和市场的两个优势,改变过去单一国家投入的体制,围绕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调动和汇集多方资源,形成以国家为主导、地方(俱乐部)、社会、企业、家庭等各方参与的多元投入的新机制,中心集中资金加大对承担东京奥运会任务的女子重点项目重点人员的投入,男子项目及优秀后备运动员采取以社会投入为主体,中心奖励性投入为补充,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层次优秀运动员对培养经费和资源的需要。
3.4 优化队伍结构,清晰培养层次
依据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以及2024年奥运会的需要,将国家队运动员分为“东京奥运重点备战球员”和“优秀后备球员”两个层次,以保障国家任务的完成和网球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5 发挥体制优势,强化服务保障
举国体制以追求金牌为目的,有着自身的突出优势。我国网球运动员从小到大,从选材、训练、比赛直至获得成绩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国家培养,都享受到举国体制的好处[12]。而里约奥运会网球项目的备战,更需要国家和政府发挥体制上的优势、为运动员提供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