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究
2018-11-26香港中文大学广东深圳518172
(香港中文大学 广东深圳51817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商业银行成为资源配置于宏观经济的重要力量,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由于金融科技手段在不断创新发展,商业银行的竞争和结算工具不断升级,我国银行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如何在变革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值得深入探讨。对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在管理体系方面,西方研究者较早对银行治理结构、控制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进行了研究。Anderson R.C,Fraser D.R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业健康发展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Jime Demello则进行了实景式“案例研究”。本文从财务成本管理角度出发,对变革中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银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商业银行具有网点数量多,覆盖广、布局均衡,客户数量不断增多的优势。银行业提供着普遍受到信赖、颇具价值的一流服务,采取的是跨市场、跨机构和跨产品的金融交叉业务模式。从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来看,其在不断弥补着所提供服务的不足,尤其是在额度小、操作简便的金融服务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大数据及分析技术进行产品创新,运用科技创新的驱动力进行信息的传播和获取,这些现代技术改变着传统商业银行加工和处理业务的成本,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银行业净利差快速收窄,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问题。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分析,2016年我国40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较2015年上升14%,营业收入却仅增加1%,主要原因在于净利差下降16%(由平均的2.24%下降到1.88%)。与此同时,中间业务收入虽然上升5%,但仍未能弥补净利差下降带来的收入空缺。分析近几年来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呈现以下三方面变化:一是资产规模扩张并未增加价值,利差缩小的趋势将会持续。二是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是目前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三是单纯的成本控制效果有限。为适应新技术、新环境的变化,应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发挥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一)商业银行财务决策方法问题。面对国际金融的复杂形势,如金融全球化、跨境服务、本外币等,国内金融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不断增加,不良资产侵蚀着商业银行的利润,商业银行对财务管理决策更加敏感。传统的财务决策方法已不能适应银行业的市场变化,如风险计量、经济成本计量,需要科学的内部管理数据作为支撑,进一步要求银行业整体财务管理方法精细化。原本采用的事后分析、事后计量的方法与全面成本管理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成本费用管控问题。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收入增幅在逐渐收窄,存在成本收入比风险。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还未树立起成本管控理念,成本管理没有真正落实到全过程。一方面,刚性成本占比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人工成本占比较高。此外,基层银行存在注重费用总量,不重视产出的问题。一些商业银行把成本费用管控仅仅部署在财务管理部门,事实上,其他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到成本管控的过程中,银行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精细化管理的及时跟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财务会计核算层匹配问题。目前,我国财政部门与商业银行对收入类的分类标准和口径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财政部门从总体角度考虑,将银行收入列为三大类,一类为存贷款业务,二类为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三类为金融商品交易业务。而目前商业银行的收入基本是从业务和产品类型的角度进行分类的,主要包括: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手续费收入、汇兑损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财政部门与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分类标准和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以及数据不吻合的项目,增加了商业银行开展数据统计、财务管理的工作量。
(四)财务管理定价漏损和预算考核上的问题。商业银行现有定价体系中存在“跑冒滴漏”的现象,对客户的精准掌握力度不够。商业银行采用单一产品定价的方式多,综合定价的方式少,普遍采用一单一销售的方式,在客户的分层、账户规划和交叉销售、增值服务等方面有待改进,科学定价是商业银行前台业务变革的关键。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产品预算模式的转换处理会导致损益的波动较大,影响对商业银行现有业务战略和业绩的考核。对预算管理方面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核算模式转换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商业银行考评激励机制可以实行 “等级行”制度、多维度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应突出战略导向,着重解决核算与控制的手段问题,履行事中管理控制和监督职能问题,事前预测和事后评价考核问题。
(五)税务筹划问题。“营改增”后,商业银行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部分抵扣凭证难以获取。在业务及管理费中的人员费用无法进行进项税抵扣,其他可以抵扣的项目占比也较低。此外,与商业银行合作的供应商很多是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存在困难。此外,商业银行购置固定资产的数额有限、次数有限,可以抵扣的销项税额也比较少。
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变革
(一)商业银行财务决策方法的变革。(1)运用财务手段变革。如ERP、大财管系统群建设。由规模发展变革向价值经营、运用财务工作变革,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如制度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成本分类标杆管理、税务资费管理等。结合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资源配置,提升成本管控能力,与价值创造挂钩,完善成本费用配置标准。推进财务会计信息在银行内部的共享,开展财务检查,提升财务合规水平。(2)做好财务队伍变革。摸清现状、分类管理、定岗定编、交流晋升。加大专业培训,推进财务人员向管理者和决策支撑的角色转换。
(二)财务成本费用管控。商业银行应做好零基预算改革,树立效益意识,强化成本预算管理。要处理好成本和效益的关系,采取多种措施,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益。将部门成本开支事项、费用预算和压降目标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实行成本分类管理,体现优先顺序:对于运营性费用,必须满足日常经营的需要,使其具有刚性,保障优先使用;对于行政费用,此类费用弹性较大,如会议费、办公用品费、车辆使用费等,应严格控制并逐步压缩;对于与业务发展相关联的费用,可以依据业务实际完成情况实施浮动调整的办法;对于重大、重点费用要适当予以倾斜。
(三)推动财务会计核算层的匹配。财政部门三大类业务的划分应与商业银行报表体系和现有科目匹配一致,便于商业银行开展税务核算管理工作。实行“业财融合”,开阔财务会计的工作思路。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是有利的抓手,投资者可以运用互联网理财产品进行直观投资,通过互联网优化投资,按照事物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产品进行筹资投资。运用融资平台,考虑大数据体系,保障数据和信息安全,通过科技创新,如互联网、物联网、生物识别技术,在向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降低成本,保证商业银行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
(四)提升科学定价能力,实行有效的财务管理评价考核。定价所带来的收入提升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降低定价漏损,即快速定位现有定价体系中的“跑冒滴漏”,实施针对性的“速赢”举措。二是实施“金字塔”存款挂牌策略,加强对重点客户的精准营销与维护投入。三是从单一产品定价转向客户综合定价,加深与战略客户的关系,挖掘交叉销售机会,提升单一客户产品渗透率,进而提升客户综合EVA。四是优化中间业务收费,加强对费率优惠减免的管理。科学定价是商业银行前台业务变革的关键抓手,尤其是对于客户分层、账户规划和交叉销售、增值服务等更是如此。科学定价要在系统、数据、模型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此外,应提升商业银行中后台的专业化能力,以管理数据作为支持,包括FTP、经济资本计量、风险计量、成本分摊等,使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更上一个台阶。加强银行业务、风险防控和财务管理的相互作用,考虑新减值模型对产品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将该影响纳入定价中。
发挥会计在引领发展、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运用智能化管理,以价值管理为核心,运用先进的技术,综合各种因素,对于业绩贡献实施奖惩,依托全面预算管理,开展预算编制、实施预算管理,还应考虑如何应用数据并创造价值,与相衔接的财务管理评价考核联系起来,优化预算管理模式。
(五)开展税务筹划,推动以价值为核心的变革与创新。扩大商业银行应纳税收入的范围。“营改增”后,适用免税政策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有所收紧。营业税是对营业额直接征税,设置的会计科目较少,核算方式直接易懂。增值税则实行价税分离,运用税额抵扣的核算模式,需要增加“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检查调整”等多个会计科目,核算内容更加细化,商业银行相关人员应联动思考各项业务的税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