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的思考
2018-11-25吴公莹徐静
吴公莹 徐静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在造就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所以如何进行针对该领域的有效监管,预防和制止网络诈骗的发生,是所有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对针对大学生网络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加强网上监管的措施,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涉烟犯罪;监管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的全面进步,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培养基层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也迎来了最好的机遇,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可持续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与之相对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也日益增大,带来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随着互联网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各种新兴的借助于互联网的针对大学生犯罪方式层出不穷,网络诈骗就是其中之一,常常给不谙世事的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困扰,并让高职院校大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不利于高职院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的开展和学校的健康发展。所以,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诈骗问题监管,预防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诈骗方面的犯罪行为,是所有高职院校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1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诈骗概述
互联网成立以来,在初期只限于政府机关和高校等较少的部门,但随着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真正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随之发展并构建出一系列的生态平台,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大学生对新事物的而接受能力是最强的,网络应用也最为熟练,网络上到处都活跃着大学生们的身影,并留下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很多犯罪分子也正是看到了这种大潮下的机遇,把罪恶之手伸向了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群体。发放贷款、退还补贴、中奖、执法、好友求助等是最为常见的网络诈骗方法,但总是有人屡屡上当,甚至有人因此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与此同时互联网所具有的隐蔽性和难以监管等问题也让不法分子看到了机会,利用互联网针对大学生进行诈骗犯罪的比例有增无减,增大了执法的难度。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诈骗领域的有效监管,预防和制止诈骗陷阱的发生,保护大学生的成长。
2网络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
2.1利用网络媒介发布售假信息
网络的普及带来了沟通的便利化,由此而发展壮大的QQ群、微信群、微博、贴吧、论坛等迅速成为了犯罪分子实施网络诈骗犯罪的平台,包括宿舍、教室甚至厕所都不放过,张贴小广告非常常见,他们在上面发布各种虚假的诈骗信息,通过引诱甚至购买信息等方式寻找大学生,并进行大范围的传播。
2.2利用电子平台进行交易
犯罪分子在发布各种虚假信息之后,往往不会采用当面交易的方法,而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诈骗的发放,有一些还会通过设置茶叶、糖果等网络虚假商品来掩盖犯罪,非常隐蔽,难以察觉,而且由于诈骗方和大学生也不需要当面交易,难以现场抓捕。
2.3操控个人信息控制大学生
操控个人信息是这些犯罪分子控制大学生的最主要途径,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往往首先要求大学生把个人信息上传至网络平台,然后由诈骗方对信息进行审核,并对其家人、教师等信息进行掌握,包括家庭住址等全部登记在册,之后才开始诈骗。而学生一旦识破其中的伎俩,这些犯罪分子有时还会对大学生进行各种人身威胁,包括对家人和教师的威胁,让大学生不敢报警。
2.4资金结算形式便捷多样
在结算方式上,犯罪分子也非常灵活,不一定非得要求大学生使用现金,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甚至各种虚拟电子货币支付都有可能,这些人多数都使用的是假账户,一有风吹草动立刻逃之夭夭,追踪起来颇为困难。
3预防高职大学生网络诈骗的措施
3.1提高防范意识,注意保密个人信息
高职学生要首先做好自身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对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有着基本和正确的判断力,要教育学生切忌不可产生贪欲,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会发生,背后一般都会有陷阱,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求助于家长或者老师。在生活中要教育学生交友保持分寸,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更不可对涉及到自己的敏感个人信息外泄,如身份证、户口本、银行卡和密码等等,遇事保持理智,不能被感情冲昏头脑。
3.2加强网上违法信息监控
加强对利用互联网诈骗违法活动的日常打击,借助网络智能搜索平台等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网络巡查,收集和固定各种诈骗违法犯罪活动证据,建立诈骗违法犯罪信息登记备案制度。积极借鉴司法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数据复原技术、日志分析技术、数据监控技术等电子证据收集技术,识别假冒IP地址,假冒管理账户等异常操作信息,查找出可疑数据,以获取固定相关电子证据。
3.3建立信息通报机制
各高职院校之间要经常相互交流彼此在加强网上监管和打击网络犯罪方面的经验,互通有无,并学习先进院校的经验,设置专业网监岗位。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发现问题立刻上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打击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和气焰。
3.4提高监管人员业务素质
要加强对学校教职员工的管理,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处等人员和部门进行一定的防网络诈骗陷阱方面的业务宣讲,加强对学生防诈骗方面的知识讲座,加强学校网络的监控,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控制,一旦发现小广告立刻清除,并建议学生进行举报。另外发现学生有参与网络诈骗现象立刻上报处理,联系警方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桂媛媛,陈彦华.大学生网络诈骗调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22).
[2]许薇薇,牛梦宇,闫俐宇.对大学生网络诈骗现状的研究——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21).
[3]胡今天.网络诈骗的主要模式、特点及风险分析[J].当代经济, 2014(14).
[4]崔云婷.大学生网络诈骗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