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要点

2018-11-25贺临芳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0期
关键词:水肿病病死猪断奶

贺临芳

仔猪水肿病是因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进程,产生大量毒素,使得大肠吸收毒素,引起机体出现中毒的疾病,又被称为大肠杆菌肠毒血症。该种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水肿,尤其是面部和腹部水肿更为严重,具有很高的致死率。通常情况下,该种疾病具有较低的发病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季节性。猪群养殖过程中,仔猪断奶突然,应激反应过大,饲料营养价值差,饲养密度较大,猪舍通风不良,卫生条件较差,均会导致大肠杆菌出现致病性性,从而引起断奶仔猪出现水肿病。本文主要结合一起实践案例,分析了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和防治要点,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1 流行特点

仔猪水肿病是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群体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生长较快,体型健壮的仔猪群中最容易发生。仔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典型的季节性。虽然该种疾病出现的概率不高,但一旦发病,病死率十分高。仔猪断奶不合理,或者从外地购进断奶仔猪,因为长途运输应激等因素影响,很容易造成该种疾病的高发。养殖户在自繁自养过程中,仔猪突然更换饲料,饲养环境恶化,也会引起该种疾病。仔猪水肿病发生之后,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病情将会在此猪群中快速传播蔓延,最终给猪群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威胁。

2 临床症状

该种疾病发病十分突然,发病初期患病猪精神衰弱,采食下降,从嘴角中分泌出白色泡沫状的内容物,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发病前几天会出现轻度腹泻症状,然后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发病后期呼吸缓慢,卧地不起,全身肌肉震颤,甚至会出现抽搐等症状。患病猪因为全身机体难受而不断呻吟,前后肢体因为神经麻木,不能正常站立。患病猪因为肢体麻木,不能正常行走,行走时软弱无力,左右摇摆。该种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水肿,先是在面部和腹部出现水肿症状,个别患病猪在没有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发病较短时间内死亡。急性型患病猪发病过程较急,发病后步态不稳,全身肌肉震颤,倒地不起,全身抽搐,眼睑苍白,失去光泽,口角分泌出泡沫状内容物,发病几个小时内死亡,该类病死猪身体状况较好,生长发育较好。亚急型成果的患病猪,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食欲不振,精神状态逐渐恶化,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眼睑和腹部都会出现水肿现象,水肿部位最严重的是耳朵,肿胀皮肤发亮,用手指按压留有印记。

3 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猪解剖之后,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胃部、结肠系膜、眼睑、面部和颌下淋巴结。打开胃部以后,发现内部存在大量没有消化的食物,有时还可以发现胃壁出现出血情况,胃黏膜潮红。胃底部会出现果冻状水肿,胃粘膜和肌肉层分离,病变严重的会导致病理水肿深至2~3cm,直接危害贲门区域和幽门区域。病死猪结肠肠系膜、胆囊、喉部、直肠黏膜等部位均会出现水肿现象。所有病死猪体表淋巴结肿大充血,尤其是颌下淋巴结肿大充血更为明显。病死猪心包积液,打开胸腔腹腔之后,内部也存在大量积液,暴露在空气一段时间之后,积液凝固呈现胶冻状。肾包膜出现水肿现象,膀胱粘膜表面存在大量出血点。

4 诊断

结合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可以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怀疑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断奶仔猪水肿病,要想确诊,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实验室诊断。通过采集病死猪的病料,将其粉碎之后制成被革兰氏染色剂充分染色的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被阴性染色的短棒杆菌存在。将采集到的槟榔接种到常规培养基之后,培养24小时,可以在培养基上生长出湿润光滑,半透明,成露珠状的致病菌菌落。有条件的基层地区可以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进行生化实验,进一步证明生化结果是否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点。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运送到省级动物实验室,明确大肠杆菌血清型。

5 防治

5.1 治疗

仔猪水肿病是因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大量寄生,产生大量毒素,毒素被肠道吸收之后引起机体出现中毒的一种疾病。目前还没有治疗和中和该种毒素的药物。因此确诊之后,在对患病猪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也应该对体内已经存在病原性大肠杆菌,切还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的同一窝断奶仔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这样可以有效抑制肠道内大肠杆菌的数量,防止产生大量毒素而导致猪发病。因此,一窝仔猪中一旦有某一个猪出现发病情况,必须对整窝仔猪进行综合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结合药敏实验,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按照每50公斤使用卡那霉素50万国际单位,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30ml,10%的葡萄糖注射液40ml的剂量,混合之后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使用三天为一个疗程。同时选择使用10%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ml,10%的维生素C注射液5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l,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3ml,混合之后,腹腔注射,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三天为一个疗程。采用上述诊断手段,一般治疗7~8天,患病猪临床症状就会好转,恢复健康。

5.2 预防

哺乳仔猪在断奶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断奶过渡期,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断奶,避免突然断奶而造成猪出现应激性腹泻。断奶期间,饲料中添加痢特灵和土霉素,预防猪出现细菌性腹泻。断奶仔猪养殖过程中,要改变单一饲料投喂,向饲料中增加无机盐和维生素,或者使用全价配合乳猪饲料和仔猪混合料混合饲喂,逐渐过渡到断奶仔猪饲料。断奶仔猪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猪舍卫生清洁工作。仔猪水肿病的发生,通常和饲养管理有着密切联系。要经常对猪场、猪舍、地面、墙壁、过道进行消毒清洁,强化猪舍通风,及时排出猪舍内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及时将猪舍内产生的粪便清理出猪舍,运送到指定位置,堆积发酵。新生仔猪要确保及时吃上初乳,在吃乳之前,可以向仔猪灌服0.1%的高锰酸钾溶液,每只猪灌服3ml,日后每间隔五天灌服一次,这对预防仔猪断奶后的水肿病发生有着很大幫助。仔猪出生20日龄后,可以对仔猪注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猪群出现临床症状之后,要及时隔离,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单位: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畜牧技术站)

猜你喜欢

水肿病病死猪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