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防病抗逆增产解决方案田间药效试验
2018-11-25徐龙宝赵敏王志领
徐龙宝 赵敏 王志领
近几年我省小麦种植区秸秆还田等耕作模式越来越普遍,田间病原基数逐年增加,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并且冬旱、倒春寒、干热风等极端天气发生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为了探索出一条解决小麦病虫害、冬旱、倒春寒、干热风等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特进行本示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环境条件
试验作物:小麦;品种:济麦229。试验安排在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桥口村麦田进行,试验地面积6亩,土壤肥力均匀,土质粘土。小麦长势均匀一致,试验区内栽培管理条件一致。
1.2 试验方法
小区面积三块地各1.5亩,常规对照43%戊唑醇悬浮剂每亩15毫升处理1亩,清水对照处理0.5亩。大区处理不设重复。
1.3 实验方案
用药时期 处理1(T1) 处理2(T2) 处理3(T3) 常规对照(CK1) 空白对照(CK0)
拔节孕穗期(4月8日) 百粒健套餐1 — 百粒健套餐1 — —
齐穗扬花期(4月24日) — 百粒健套餐2 百粒健套餐2 43%戊唑醇SC15ml/亩 —
注:百粒健套餐1:每亩用25%吡唑醚菌酯SC15克+250克/升丙环唑EC10ml+0.0075%芸苔素内酯SL8克+中微量元素水溶肥20ml;百粒健套餐2:每亩用25%吡唑醚菌酯SC15克+250克/升丙环唑EC20ml+0.0075%芸苔素内酯SL8克+中微量元素水溶肥20ml。
1.4 施药方法
施药时间和次数,按照用药方案要求时间和防治次数喷施药剂。用移液管量取药液,喷雾按常规用水量30kg /亩,将药剂与清水混合均匀后,再倒入喷雾器中进行喷雾。
2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2.1 小麦拔节孕穗期(4月8日),进行病害发生情况调查,没发现有病害发生;小麦齐穗扬花期(4月24日),除白粉病在个别抽不出穗的弱株上有零星病斑,没发现其他病害。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调查在小麦收获前15天进行。
锈病、白粉病调查:每处理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至少20株,每株调查旗叶和倒2叶,记载调查总叶片数、发病叶片数、严重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药方案对小麦保叶率的效果
示范结果显示,三个不同示范方案以示范方案3处理保叶效果为最好。对收获前7天保叶效果进行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后,用DPS v7.05版数据处理系统进行Duncan新复极差分析, 处理3与常规对照43%戊唑醇悬浮剂每亩15毫升处理及处理1、处理2的保叶效果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处理3保叶效果优于常规对照处理和处理1及处理2。
3.2 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示范结果显示(表1),处理3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收获前15天小麦白粉病防效进行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后,用DPS v7.05版数据处理系统进行Duncan新復极差分析,处理3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43%戊唑醇悬浮剂每亩15毫升处理和处理1、处理2防效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处理3对小麦白粉病防效优于常规对照药剂和处理1、处理2。
3.3 对小麦锈病的防治效果
结果显示,处理3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与常规对照药剂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与处理1、处理2差异极显著。说明处理3防治小麦叶锈病的效果优于处理1和处理2,与常规对照处理防效相当。
3.4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从小麦成熟期测产结果(表2)可以看出, 处理3小麦增产率达19.72%,明显优于处理1、处理2及常规对照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均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增产效果明显,对小麦和非靶标生物安全。建议在小麦生产中推广使用处理3,即在小麦拔节孕穗期,每亩使用百粒健套餐1喷施一次,第2次防治在小麦齐穗扬花期,每亩使用百粒健套餐2再喷施一次。亩用水量30升配制药液均匀喷雾。
(作者单位:274000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农业局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