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南阳山片造林技术浅析
2018-11-25李增
李增
南阳山片位于甘肃省天祝县东南毛毛山南麓,是天祝县实施下山入川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项目区。土壤以山地粟钙土为主,土层厚度30~100cm。气候属高原性大陆气候,海拔在2610~3565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极端最低温度-30℃,日照时数2663.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270 mm,蒸发量1703.2mm,相对无霜期136天,无绝对无霜期。具有气温低、多风、干旱少雨、光照不足、生长期短等特点,冰雹霜冻、旱涝、风雪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之牧业生产影响,草地逐渐退化,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1 合理規划设计
1.1 造林地选择。现地调查规划,根据土壤厚度、植被分布、坡向坡度等因子调查,选择适宜苗木成活和生长的造林地。结合南阳山片实际情况,要提前规划好供水管线铺设,无法满足灌溉条件的,不能规划为造林区。造林地块初步选定后,要与农牧、草原等有关部门和所在乡镇、村组进行协调沟通,落实好土地权属、性质等问题,防止农林牧矛盾等因素影响造林施工。
1.2 树种选择。根据气候特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乔、灌结合的水土保持林,树种选用当地优良乡土树种青海云杉与沙棘和红柳进行乔灌混交造林。阳坡、沙质土壤区灵活选用祁连圆柏代替青海云杉,更适宜苗木生长。
1.3 苗木规格要求。选择本地培育的优质Ⅰ级苗木,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选用苗高50~100cm的定植苗,地径0.5~1.0cm,冠幅不小于25cm,带土球包装,土球直径不小于25cm;沙棘(红柳)选用2年生原床裸根苗,苗高50~100cm,地径0.2~0.5cm。苗木过大,造林成本增加,苗木过小,不利于生长郁闭。造林过程中要严把起苗、包装、运输、假植等各个环节,做到随起苗随运输,所调运苗木在造林地就近假植,确保苗木不失水,最大限度的提高成活率。
1.4 造林方式及配置。采用植苗造林方式,按1︰1株间混交搭配,配置方式按品字形进行配置,株行距设计为2m×2m,栽植行以等高线水平走向,栽植密度167株(穴)/亩,其中:青海云杉(祁连圆柏)84株/亩,沙棘(红柳)83丛/亩,沙棘(红柳)采用丛状栽植,每2株为一丛栽入一穴。
2 规范造林施工
2.1 整地与栽植。采用人工开挖鱼鳞坑整地方式,鱼鳞坑规格为1.0 m(长)×0.8 m(宽)×0.6 m(深),鱼鳞坑内开穴规格为0.4m(长)×0.4m(宽)×0.4m(深)。为保证苗木栽植达到技术规程要求,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划段现场跟班作业,全程做好现场技术指导和监督验收工作。整地开穴与苗木栽植分别组织施工,先期集中进行整地开穴,待开挖的栽植穴达到规定标准,经过验收后,集中时间和人力统一进行植苗,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方法栽植,确保苗木根系舒展、与土壤密接,防止埋土不实、根系外露、窝根等现象,提高成活率。
2.2 保水剂应用。保水剂具有吸水性强、保水性好、供水时间长的特点,在雨季可以将过剩的水分吸附,而在旱季逐渐释放,以保证苗木生长用水。在植树穴内,将充分吸水后的保水剂与土壤充分均匀混合后随栽植施入苗木根系周围,一般每穴使用保水剂在25~30g左右。
2.3 泥浆浸根苗木保湿技术。为防止在栽植过程中因曝晒、风干失水等引起的苗木根系失活,成活率下降的实际问题,采取泥浆浸根苗木保湿措施,在和好的泥浆中适量加入保水剂、生根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将苗木根系充分浸入泥浆,再运到栽植点,边栽边取,可以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4 穴面覆膜保墒技术。整地过程中,采用“生土搬家,活土还原”的整地措施,并加入适当剂量的肥料或保水剂等化学材料,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延长有效水的供应时间。有条件的采取植树穴地膜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从而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和苗木生长。
3 加强管护抚育
3.1 供水管线铺设。造林前,须铺设好供水管线,修建检查井,利用移民区人饮管线和养殖小区供水管线,延伸铺设绿化专用供水管线,每50米开设分水口1处,通过分水闸接软管引流至到各绿化点进行人工浇灌。在造林面积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铺设喷灌设施,方便造林后随时灌溉。
3.2 围栏封护。由于处在牧区,造林结束后须即刻架设围栏,防止牲畜践踏啃食和人为破坏。工程围栏以钢筋混凝土围栏桩固定,桩间距6m,所有转角处加设顶杆,中间拉制钢丝网围栏。
3.3 造林区管护。新造林区严禁人畜践踏,实行围栏封护后,由造林责任单位固定专人看护,根据墒情适时灌溉,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等日常巡护工作,定期修补围栏设施,禁止取柴、放牧等一系列破坏林草植被的行为,保证造林地安全。
3.4 幼林抚育。在造林地设置标准地,定期监测苗木成活率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状况。采取灌溉、施肥、除草、修穴、松土等抚育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新造林区年进行人工灌溉5次,重点在造林结束后至秋季雨季来临前进行。一般为5月中旬进行第一次灌溉,其后视旱情每15~20天进行一次,每次灌水不少于50kg/穴;对历年造林地苗木年进行人工施肥2次,在苗木进入旺盛生长初期和休眠前进行。一般6月底至7月初进行第一次施肥,结合灌溉一并进行,肥种以尿素为主,施肥量25g/株。8月底进行第二次施肥,肥种以尿素为主,适当附带磷肥,施肥量尿素25g/株、磷肥15g/株;对造林区内的杂草及时进行清除,不仅可以为苗木创造更有利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还可以减少病虫鼠害滋生,减少火灾隐患,提高苗木生长。每年进行人工除草不少于2次,时间与施肥时间同步,一般在施肥前进行。
(作者单位:733299甘肃省武威市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天祝县工程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