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技术研究
2018-11-25王晓闫悦敏
王晓 闫悦敏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街道农业科技示范户科学种植小麦,带动广大农民改变他们重品种、轻技术、管理粗放的种植模式,根据小麦生产规律结合农时,总结工作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广应用到小麦生产中去,进一步优化小麦种植品种结构,大力推广小麦标准化播种技术,全面提高播种质量,以达到小麦绿色、高产、优质及高效的生产目标,从而夯实了我街道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
1 选用优良品种及种子包衣
我街道在新品种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条件选择单株生产力高、抗逆性强、株型紧凑、落黄好、无早衰的优良品种,播种前并对种子进行包衣,种子包衣不仅有防病治虫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拿全苗、壮苗,这为小麦丰产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 水浇条件较好的地:济麦22、鲁原502、临麦4号、山农28等,示范种植尧麦16、红地95等;
1.2 水浇条件较差旱地:山农31、烟农24、烟农21、山农12、鲁麦21号等为主
2 配方施肥
我街道结合土壤实际情况实施配方施肥工程,近年来一直根据土壤取土化验结果制定施肥方案,主要是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根据地力情况配比施用,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缺少微量元素的地块,要及时补充微量元素,以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也可使用根据我街道土壤取土化验结果由山东省农业厅监制生产的配方肥。在耕地的同时要施足基肥,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杜绝地表撒施,提高肥效,迅速培肥地力。
3 精细整地
整地质量与小麦播种质量密切相关,精细整地是小麦播前准备的重要环节,也是其它栽培措施发挥增产潜力的基础。目前我省的耕作方式主要有四种:深耕、深松、旋耕、免耕,可因地制宜的选用不同的耕作方式。农户一般是在播种前进行20~25厘米的深耕,目的是使麦田达到耕层深厚,地面平整状况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储水和保水能力,特别是秸秆还田的地块作业时秸秆切碎的长度要小,像玉米这种作物秸秆还田的长度要小于5厘米,根茬长度不大于3厘米。
4 适期、适量播种
温度是决定小麦播期的主要因素,由于气候变暖,应适当推迟小麦播期,要求从播种到越冬开始,0℃以上积温达到570℃~650℃就可以培育壮苗,因此我地小麦播种期一般在10月5号~10月15号之间;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在高产田播种应以15~18万基本苗为宜,分蘖成穗率高的的中穗型品种每亩以12~16万基本苗为宜。
5 选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5.1 实行小麦畦田化栽培,畦的大小应因地制宜,有利于大型机械的使用,有利于精细整地,保证播种深度均匀,浇水均匀,节约用水;
5.2 小麦起垄播种技术,能充分利用起垄时的良好土壤墒情,为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打下良好的基础;
5.3 实行宽幅精量播种,改传统小行距15~20厘米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厘米宽幅播种,改传统密集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厘米种子分散式粒播,解决了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缺点。
6 田间管理
6.1 搞好查苗补种,确保苗全苗匀
小麥要高产育苗是关键。因此小麦播种后,为了杜绝小麦缺苗、断垄现象的发生必须及时查苗、补苗。
6.2 科学除草、施肥与浇水
为了保证小麦能够安全越冬,必须及时灌溉,于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表土“夜冻日消”时根据土壤墒情浇好越冬水,为小麦安全越冬提供了保障,3月初要浇返青水。为了有效控制杂草,化学除草可以从11月中旬到12月下旬进行或从2月中旬到3月底。在3月中旬至下旬期间可施用75~120公斤、120~150公斤/公顷的化肥,以促进小麦返青拔节,促进茎叶健壮生长,使其根系发达,争取后期大穗。
6.3 搞好预测预报,加强病虫害防治
小麦在中后期是病虫害集中发生的高峰期。要做好预测、预报、预防工作,引导农民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施药时间和施用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小麦抽穗后至籽粒灌浆期,一次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混配液也就是小麦生长后期实施“一喷三防”技术,是防病、防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单产的关键技术,也是防灾、减灾、增产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
7 适时收获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这句农谚十分形象的说明了小麦适时收割的重要性。小麦蜡熟期到完熟的初期,籽粒重量达到最高,麦穗开始变黄,叶子逐渐枯萎,茎秆金黄,茎节呈绿色,此时是小麦最好的收获期。抓住好天气,及时收割、晾晒,防止雨淋、霉变,实现粒粒皆归仓。
(作者单位:1.276625山东省莒南县相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276600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