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筋肉运动康复操配合中医五音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8-11-25刘琪玉寇丽霞陈梦张曼竹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琪玉 寇丽霞 陈梦 张曼竹

摘要:目的 研究骨筋肉运动康复操配合中医五音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收治的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予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治疗4周。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停止常规康复操,改为骨筋肉运动康复操配合中医五音疗法干预。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背痛评价问卷(JOABPEQ)与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总体疗效评价。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BPEQ明显高于对照组(24.76±4.28 vs 19.35±5.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67 vs 3.64±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OD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19±4.41 vs 18.37±4.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78±0.14 vs 4.21±0.23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筋肉运动康复操配合中医五音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远期疗效亦明显。

关键词:骨筋肉学说;康复操;中医五音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9-0103-0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脊柱疾病之一,其以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1]。目前治疗本病分为手术与非手术干预,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LDH患者的腰痛、下肢痛和功能恢复,而非手术治疗则重视疼痛、局部力学与其他症状学的管理。虽然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仍有麻醉、出血等风险,且需一定经济条件支持,故更多的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而提高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2]。中医护理在治疗腰椎间突出症中具有显著优势。骨筋肉学说是本科诊治脊柱疾病的重要学术思想,前期研究表明,骨筋肉运动康复操对LDH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患者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对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3]。中医五音疗法则是依据中医五行生克的理论基础,实证予相克之乐,虚证予相生之乐,从而调节身心辅助治疗[4]。本研究结合骨筋肉运动康复操与中医五音疗法,化裁五音节拍引入康复操之中,研究其对非手术治疗LDH患者的临床療效,为中医护理干预LDH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收治的112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8例,年龄35~80岁,平均(49.35±4.86)岁;病程2~5 a,平均(3.35±0.84)a。观察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36~80岁,平均(48.57±4.62)岁;病程2~5 a,平均(3.51±0.79)a。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考《外科学》[5]关于LDH的西医诊断内容,符合LDH的西医诊断标准:腰腿痛且局限于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支配区;皮区感觉异常;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存在肌肉萎缩、无力、感觉减退以及腱反射减弱等表现;腰椎核磁共振或CT提示LDH。年龄在35~80岁;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西医诊断标准者;存在运动康复禁忌症者;存在心脑、肝肾、凝血功能不全者;存在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者;近期接受手术或介入治疗者;年龄小于35岁或超过80岁者。无法配合或耐受随机分配、诊疗及护理治疗者。

1.4 治疗干预 2组患者均予LDH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镇痛、消炎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而在护理方面,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理[6],主要包括入院宣教、基础生活护理、基础病及并发症防控护理、心理疏导及康复操等。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停止常规康复操,改为骨筋肉运动康复操配合中医五音疗法干预。其中,骨筋肉运动康复操共计16个标准步骤:(1)转头运动:后前左右、左上下中回、右上下中回各1次;(2)耸肩拉肩:单耸左肩、单耸右肩、双耸肩、体后拉肩各1次;(3)压肩抗力:左右压肩、颈臂抗力各1次;(4)压胸侧腰:含胸拉背、扩胸拉肩、举臂侧腰各1次;(5)扩胸拉弓:小扩胸、大扩胸、左拉弓射箭、右拉弓射箭各1次;(6)前后交臂:双手交叉翻臂、转左腰、转右腰、回正展肩、双手靠背合实各1次;(7)转体拍肩:左转体拍肩、右转体拍肩各1次;(8)旋转腰部:左扭腰4圈、右扭腰4圈;(9)左右推掌:并腿转左、推右掌、转右、推左掌各1次;(10)左右插掌:弓步左抓拳右插掌、弓步右抓拳左插掌各1次;(11)高吊跳绳4次;(12)仰泳投篮4次;(13)左右绕膝4次;(14)抬腿踢腿4次;(15)旋转腕踝4次;(16)放松运动。同时,根据宫、商、角、微、羽5种民族调式纯音乐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行治疗,每个节拍包含1组动作配合音乐、呼吸调节速率。2组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及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背痛评价问卷(JOABPEQ)与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总体疗效评价。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进行评价,包括腰痛腿痛程度、卧位翻身、下肢麻木、行走、坐立、站立、睡眠、坐位站起、家务劳动情况等9个方面的情况,每个问题0-5分,分数越高,提示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分以上:优秀;3分:良好;2分:合格;1分:不合格)[6~8]。

1.6 疗效标准 参考《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模式研究》[9]进行疗效评价。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JOABPEQ增加超过75%,VAS减少超过75%。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JOABPEQ增加35%~75%,VAS减少25%~75%。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JOABPEQ增加不超过25%,VAS减少不超过25%。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来表示,采用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BPEQ与VAS的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BPEQ与VAS的改善情况比较(x±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2组患者ODI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情况比较 见表3、表4。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ODI各细项评分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ODI各细项评分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78±0.14 vs 4.2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LDH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由于疼痛限制患者下肢活动能力,因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认为[10],本病与脊柱之稳定性相关,锻炼腰背肌功能可纠正小关节紊乱,从而减少结缔组织的增生,延缓腰椎间盘突出的恶化。对于无法耐受或拒绝手术治疗患者,通过运动疗法加强局部肌肉的体积和力量,对改善LDH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LDH的发病与运动缺乏及保养不足有关,不良的站立及坐卧姿势是致病的常见因素之一。长期劳损会导致腰部筋肉退变,继而出现肌肉萎缩或肌力的下降,从而降低腰部的活动能力。因此,骨筋肉并重学说认为在重视骨性关节病变的治疗同时还需要兼顾对筋膜和肌肉等组织病变的对应治疗。骨筋肉运动康复操是我科编制的规范化运动处方之一[11],长期用于治疗LDH患者,其在改善腰痛等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骨筋肉学说以“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肉”的中医理论基础为核心,认为脊柱与肾、肝、脾三脏关系密切[12]。肾精气足,骨髓充实,充养坚实,其间髓核固守本位,不出椎外。肝血充足,宗筋束骨,濡养有力,其椎体自不受错位所累。脾胃旺盛,肌肉丰厚,与宗筋、椎骨相协调,构成稳定的整体。疼痛为病,因于不通与不荣。不通则痛,乃氣机阻滞,血走脉外之故。不荣则痛,乃病后少动,脾气不旺,胃气不足,筋肉失养之故。骨筋肉运动康复操的动作以转动、推揉、轻拍为主,通过调节呼吸吐纳(如含胸、扩胸),配合五音节奏,实现调节全身气机,促进阳气温煦筋肉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骨筋肉运动康复操配合中医五音疗法能够显著降低VAS评分,提示缓解疼痛效果显著。运动疗法对于局部力学的改变有重要意义,单纯药物治疗对于局部炎症充血水肿具有显效。再者,JOABPEQ 主要对腰痛、腰部功能、行走功能、社会生活及精神状态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该评价手段能良好地表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情转归,可以作为评价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效果的标准[13],评分愈高,则功能愈趋于正常。结合本研究结果,对于急性期以后的症状改善,康复操配合中医五音疗法更具优势。此外,ODI评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于进行腰椎功能的疗效评定。康复操配合中医五音疗法还能够明显减少患者ODI评分,在腰痛腿痛程度、卧位翻身、下肢麻木、行走、坐立、站立、坐位站起、家务劳动情况具有显著疗效。最后,康复操配合中医五音疗法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配合良好。

综上,骨筋肉运动康复操配合中医五音疗法不仅能够显著改善LDH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锻炼还有助于改善腰腿疼痛程度、卧位翻身、下肢麻木、行走、坐立、站立、坐位站起、家务劳动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段红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6):4227-4230.

[2]陈新用,王振飞,梁裕.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系统评价综述[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7):861-866.

[3]张伟.骨筋肉运动康复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9):35-36.

[4]李水莲,磨凌英,陆妹莲,等.腰背肌锻炼结合中医五音疗法在腰椎术后患者腰背肌锻炼中的有效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8-19.

[5]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4-180.

[6]胡艳芳,张维维,吕燕.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J].中国病案,2014,15(5):78-80.

[7]程继伟,王振林,刘伟,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改良及信度和效度检验[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27(3):235-241.

[8]汪小冬,沈姣姣,孟晓耘,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验证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2):2024-2026.

[9]陈少华,傅秀珍,张广清,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0):147-150.

[10]周楠,房敏,朱清广,等.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3):562-566.

[11]刘敏,吴淮,刘文刚,等.骨筋肉运动康复操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9,24(22):84-85.

[12]周杰,张瑜.从骨筋肉论治脊柱及相关疾病[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7):87-88.

[13]蒋毅,宋华伟,王东,等.JOABPEQ对非融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评价[J].北京医学,2013,35(10):815-817.

(收稿日期:2018-06-12)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技术配合消髓化核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温阳活血洗足剂配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
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用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X线和核磁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分析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