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体育价值的正确定位与健康开展
2018-11-25徐成立
张 茜 田 静 徐成立 刘 聪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空前繁荣,然而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也进入了社会矛盾凸显期和社会不稳定时期。[1]在此过程中,家庭作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细胞,由于社会支持体系的弱化和不完善,儿童心理问题、亲缘关系淡化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养老问题等诸多家庭问题日益突出。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家庭教育题中应有之意。在“健康理念”的指引下,家庭体育已经成为了一种最直接地反映社会状况的文化现象,折射社会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发展状态。[2]然而对比当前体育事业的广受关注,家庭体育一直还扮演着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家庭体育文化价值研究的缺失,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对家庭体育的诠释留下了空白,而且在实践中也造成了家庭体育地位的边缘和开展的无序。因此探讨家庭体育价值不仅是家庭体育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家庭成员的健康、和睦与社会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
1 家庭体育的界定
“家庭”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社会组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体育因其坚定而崇高的理想、公正公平的信念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成为促进家庭和谐稳定、增强成员归属感的正能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思想的进步,家庭体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于家庭体育进行了诸多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家庭体育的内涵及其本质的研究相对较少,少有的相关成果也缺乏统一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国对“家庭体育”的描述,最早出现在1959年学者文进之的《太极拳的要点》一文中,“习者在家,可用之作家庭体育”[4]。而真正“家庭体育”的针对性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学者们开始关注作为社会体育基础的家庭体育,并着重分析了此时期家庭体育的开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前景[5]。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体育人文学科研究热潮的影响,学界才开始真正探讨家庭体育的内涵。
目前,家庭体育具有代表性的理解有三类。第一类是从体育活动的要素对家庭体育的解读,强调家庭体育参与的对象、场所、时间、内容以及目标。学者叶展宏最早提出“家庭体育的内涵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6]”第二类从体育活动的动机、内容、组织形式对家庭体育进行界定,强调家庭体育活动的体育本质属性,不介意活动的地点是否在家庭内。即“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7,8]”第三类从体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上对家庭体育进行分析。强调家庭体育是一种教育文化活动,而非单纯的体育活动。学者田雨普认为“家庭体育是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9]”
国外对于体育的分类与我国有所不同,很少按照“区域和时空视角”进行划分[10],因此很难找到与“家庭体育”相对应的现有词汇。对于类似的“家庭体育”的研究,大都将其置于“家庭教育”的范畴进行考量,从功能学的视角探讨体育活动(Physical Activity)对家庭成员的影响。美国学者Paul Loprinzi通过运用家庭系统理论(Family Systems Theory)发现“良好的家庭环境更加有利于儿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减少久坐行为的发生。[11]”“体育活动能够改善家庭成员的体质健康,减少青少年肥胖,降低家庭生活压力、改善生活质量、对抗抑郁等价值功能。[12]”
本文认为家庭体育是家庭成员作为活动主体,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通过接受体育精神文化教育,从而满足人们生存层次、享受层次和发展层次需求的教育文化活动。
2 家庭体育价值的定位
2.1 家庭体育作为促进家庭和谐的重要途径,是家庭成员沟通的桥梁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概念,“和”源于古写繁体“龢”字,其原意为“全家数口人住在一起,有饭吃”,具有“和睦、和谐之义”。[13]在中国人眼里,“家庭和谐”是人生所有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判断一个人才能和人格的标准,是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14]
体育作为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由于其特有的非语言符号传播交流方式[15]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一直是人们实现健康、和谐发展和人与人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家庭中,体育公平、平等的游戏规则,不仅能增强家庭成员的体质,增进健康,形成统一的体育价值观,同时使得家庭成员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默契配合,相互尊重,相互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公平竞争,平等对话。[16]
家庭体育这种特殊的沟通方式以身言意,以行传情;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信任与理解,构筑信任桥梁;增强家庭的包容性和幸福感,最大限度地化解家庭矛盾,对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具有深刻的意义。
2.2 家庭体育作为实现全民健身的基础,是家庭成员健康的基石
1995年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文件中强调参与体育活动是居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北京奥运会”于中国竞技体育是极具影响的城市事件,繁花散尽,体育又重回其本位——群众体育事业。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动员全社会参与,人人自主自律,实现全民健康。[17]”然而面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和国民体质低下、实质性体育人口比例较低的现实状况,全民健身计划的彻底落实,全民健康目标的最终实现,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家庭”作为社会群体的基本单位,这一组织虽然微小,却在体育事业、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成员参与体育与否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的成败和全面健康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在健康促进早期,家庭体育为人体体质健康奠定早期发展基础,提供额外的健身生活保障,其理论早已被证实。[18]家庭成员长期伴随家庭体育健身活动,在轻松、愉悦的运动环境中,来调节成长和生活压力,达到健全的健康状态;同时接受体育精神文化影响,提高心理抗压性,培养乐观、健康、非扭曲的心理。人发展需要基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身心健康的维系也需要一种环境来支撑,家庭体育恰恰提供了一个“健康环境”。
2.3 家庭体育作为贯彻家庭教育的重要媒介,是家庭成员“社会化”的表达
家庭是“人之初”的社会化场所,是实施人类教育的起点。[19]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各自的社会性,并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即实现由“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20]事实上,人的一生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社会化,其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的过程。[21]学者王思斌曾指出人的社会化依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延伸开来,人从出生到青年阶段一直都在进行“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和谋生的基本手段,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明确生活目标,形成主导价值观和培养社会角色[3]”等社会化内容。
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体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其本身是一种以体力出成果而以智力为灵魂的文化活动。[10]体育的文化属性,赋予了体育教育的功能。在个体发展中,通过社会规范的体育式教育、社会角色尝试来促进人的社会化。通过促进个性成长发育,约束个性发展,培养独具体育特性的人格,构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角色。家庭体育兼具体育和教育的两种属性,在促进人的社会化方面,其价值尤为显著。
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基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的生命本性。[22]家庭体育是人发展的体育教育原点,个体从小接受家庭体育,潜移默化地吸收平等、竞争、合作、超越极限的体育精神。同时家庭体育为家庭成员交流体育健康观念和体育精神理念创造渠道,帮助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内化阳光、率性的个人气质,锻炼思维和身体活动的灵活性,从而为促进个性发展,实现人的社会化奠定基础。
2.4 家庭体育作为实现终身体育的必要条件,是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联动纽带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也是个体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作为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和终身性的特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教育对于个体个性的发展和终身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延伸概念,同终身教育一样,它与人、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终身教育倡导者保尔·朗格朗(Paul Lengrand)曾说:“必须抛弃那种认为体育只是在一生的一个短暂的时期内进行的观点,应当更好地使体育和整个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把它从单纯的肌肉作用,从它与文化隔离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把它与智力的、道德的、艺术的、社交的和公民的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23]
家庭体育是人从事体育活动的开端,它见证人类运动发展的全过程,是终身体育的起源和最终归宿。与学校体育相对严格的教育体系相比,家庭体育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参与者享有活动的自主权,是一种自愿、自觉的自主行为,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是对体育的游戏本质最大限度的回归[24]。在家庭体育活动过程中,其主体中的“人”,分别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能有效地衔接不同年龄、不同家庭环境的人,共同从事体育文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有益补充,家庭体育贯穿其始终。学校体育授学时间是有限的,家庭体育能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辅助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培养运动意识和兴趣,起到启蒙教育和延伸教育的关键作用;对社区体育而言,家庭体育将小单位群体联合起来,配合社区体育营造温情、休闲的体育活动环境,拉近距离,增强情感共鸣,构建和谐、绿色、健康的社区体育环境。以家庭体育为纽带,将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有效结合,确保体育教育在启蒙阶段、发展阶段和持续阶段紧密衔接。三者和谐统一,互为基础,共同担负培养个体终身体育习惯和塑造全面发展人的使命。
3 家庭体育价值的失位
3.1 家庭体育价值的边缘化
家庭体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手段,其本质是以家庭成员为对象,以体育活动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教养活动。然而,在我国传统“重文轻武”文化的影响下,“学识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流,体育作为“武”的载体难登大雅之堂。
“五四运动”时期,近代体育“引美入中”,中国体育学科才初现端倪。但与西方浓厚的体育文化相比,中国体育文化基础薄弱,人们对体育价值的认识还较为单一。“身心健康”是人们对待家庭体育的主流态度,在不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下,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常规体育运动方式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但家庭体育价值仅停留在“武”性的身体活动,其深层的情感价值和教育价值易被忽略,家庭体育难以升华运行,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在家庭体育行为方面,受当今社会课业繁重,生活节奏快,就业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与家庭其他教育(如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相比,家庭投入“健身活动”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在部分体育活动参与家庭中也呈现出参与频率低、活动时间短的特征[25];家庭体育消费更成为了“服装、鞋帽”等家庭生活必需品的替代消费,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参与消费支出和沟通平台,家庭体育在意识和行为上都陷入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可有可无边缘化发展的境地。
3.2 家庭体育价值的模糊化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文化活动的实施者,其教育主观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为子女创造教育条件的多少。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体育作为课业之外的奢侈品,是“玩”的代名词,其多重价值还未引起家长的足够认识,从而直接影响了家庭体育教育价值在促进身体健康,培养子女社交能力、意志品质和道德规范等多方面的落实。
近年来,“国民健康”促进成为了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成为了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体育作为实现“全面健康”的重要手段,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相关调查显示,对于主干家庭来说,强身健体、增进感情是家庭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和价值所在,而作为教育手段其教育价值(意志品质培养等)还未能得到足够认可[26]。
目前,很少有人会将家庭教育和家庭体育结合起来,更多家庭将体育教育的责任寄托在学校体育上,混淆学校体育教育和家庭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补充,家庭体育本该在承载学校体育健身、娱乐和教育等功能的基础上,还应成为连接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开展的纽带[27],其多重功能价值还需进一步清晰。
4 家庭体育价值的复位
4.1 加强家庭体育教育,树立正确家庭体育观念
家庭体育作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其的正确理解与积极实践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涵养与守护。休闲学者马慧娣认为“教育是教人从小就学会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学会欣赏生命和生活,学会各种形式的创造,学会对价值的判断,学会选择和规避问题的方法,学会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各种技能。[28]”其本质是在“人成为人”的过程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面对当前家庭体育中诸多的价值失范现象,家庭体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加强家庭内部教育力度,强调“教育双向性”,着眼于家长对子女心理教育、身体健康教育、体智能发展教育。呼吁年青一代“反哺”,传递新兴教育理念,开拓眼界、转变思想观念,共同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体育,加深体育知识的理解程度,将体育活动纳入家庭日常生活。以体育育人,以体育精神洗礼人。增加家庭成员沟通交流的时间和频率,同时借助网络媒体平台,以现代化交际方式,丰富沟通形式,进行“互助学习”,营造家庭体育文化学习环境,树立正确的家庭体育观念。
4.2 营造家庭体育环境,正确引导家庭体育行为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性思想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行为总要受到社会群体行为的编织与影响。家庭体育作为家庭成员自愿参加的自主行为,同样受到当前社会文化行为的影响。
纵观当前家庭体育,人们对其功能价值还缺乏正确、清晰的认识,家庭体育不论在意识上还是行为上都处于无序边缘化状态。因此,积极营造家庭体育健身氛围,从社会环境及生活居住环境着手构建家庭体育的发展环境,增强家庭体育价值的社会认同感。在公共休闲场所和居民生活聚居地,悬挂家庭体育电子倡议牌,通过视觉刺激,将家庭体育理念和价值观念植入人心。把城市规划及房地产产业开发与健康、休闲理念结合起来。城市规划中增加公共休闲广场和政府扶持型室内场馆建设,住房环境增加公共健身活动场地,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需求,户型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利于摆放小型健身器材和提供室内健身活动的空间,营造健康绿色的居住环境。同时,增加体育文化意识活动的开展交流,强化家庭体育观念,丰富体育文化知识。改变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健身形式,创新设计集趣味性、群体性、健身性、简易性为一体的体育项目,为家庭体育活动项目进行“私人订制”,正确引导人们的家庭体育行为。
4.3 构建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家庭体育三位一体机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 Urie Bronfenbrenner)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影响人类发展的几个关键性环境因素。[29]”作为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司其职、协同运作,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发展。体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长期以来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偏重于学校内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家庭、社会体育教育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这势必阻碍体育的整体发展。
为此,构建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家庭体育三位一体机制,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体育网络,对于促进体育的整体发展和形成教育发展的合力至关重要。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将家庭体育工作纳入社区体育工作考察机制当中,社区定期举办家庭体育趣味活动的绩效与工作业绩息息相关,社区应当兼顾家庭体育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学校应设定体育文化节,将教育对象扩大至家庭和社区中,邀请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或工作者参与体育活动,教授体育运动知识,弘扬体育精神。家庭内部,成员有效沟通交流体育文化知识,构建交往平台,化解时代障碍,增强亲密感和家庭幸福感。家庭成员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社区或学校体育教育文化活动,充分体会体育的文化魅力,转变思想观念,端正体育态度,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家庭体育的价值意义,从而促进家庭体育向着符合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向发展。
5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觉醒,人们对健康、亲情、娱乐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体育活动参与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家庭体育作为社会和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促进身体健康的同时,给人以心灵上和精神上的慰藉与支持,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家庭体育发展过程中文化价值的研究缺失,造成了家庭体育发展的错位和异化,制约了家庭体育的良性发展和全民健身的进一步推进。因此,必须加强家庭体育文化建设,挖掘家庭体育价值内涵,重塑家庭体育与文化价值关联,只有这样家庭体育的发展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王磊.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不稳定与社会治理[J].国情报告,2012,8(10):246-405.
[2] 王金龙.休闲伦理与休闲体育[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155-158.
[3]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4] 文进之.太极拳的要点[J].黑龙江医刊,1959,10(1):27-28.
[5] 王宏,丁忠元,等.我国家庭体育的现状和2000年的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1986,6(4):13-16.
[6] 叶展红.关于研究家庭体育的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报,1999,19(2):45-48.
[7] 蔡传明,黄衍存.现代家庭体育的社会学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1,20(6):1-3.
[8] 王则珊,杨一庄.家庭保健体育实用手册[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15.
[9] 张永保,田雨普.家庭体育新释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6):9-12.
[10]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
[11] Loprinzi.P. Association of Family Functioning on You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J].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2015,5(12):642-648.
[12] Ashley, Fenner ,Erin, Howi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social outcomes in adolescents [J].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2016,10(14):27.
[13] 王春和,郭笑欣.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家族企业和谐治理[J].管理世界,2012,28(7):182-183.
[14] 陈艳梅.试论“家和万事兴”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时代价值[J].时代报告,2016,30(20):84.
[15] 孔靖.体育非语言行为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6.
[16] 欧平,张龙,等.家庭休闲体育的和谐价值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7):26-29.
[17]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6/1216/c408914-28955776-2.html,2016-12-15.
[18] 冒菁菁.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试验[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3,7(1):57-61.
[19] 徐安琪,张亮,等.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J].社会科学,2006,28(4):31-38.
[20] 常毅臣,温波.人的社会化与体育功能的扩展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36(4):127-129.
[21] 黄金鹏.关于体育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作用的社会学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5):52-54.
[22] 常乃军,王永平.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7(1):5-7.
[23] [法]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9.
[24] 徐成立,田静.休闲体育的伦理定位、失位与复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47-166.
[25] 张永保.小学生父母参与家庭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3):35-39.
[26] 张楠.北京市城区小学学生家庭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0-21.
[27] 宋亚军.对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网络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3):363-365.
[28] 马慧娣.我们为什么要学会休闲[J].小康,2006,1(25):23.
[29] Bronfenbren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