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教结合的困境与出路
2018-11-25郭彩彩
郭彩彩,杨 光
前言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至今,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时代的发展,竞技体育在追求卓越的成绩的同时,需要与高校体育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我国高校在注重高质量服务教育的同时,应有效衔接接受教育、内化教育、回馈教育三个阶段。目前接受教育和内化教育基本可以完成,但在回馈教育环节出现严重问题,运动员学生与学生运动员的身份转化出现问题,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危机,致使教育的环形链结构出现断裂。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对体教结合过程中环形链结构进行梳理分析,力求在准确把握体教结合现状和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性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1 高校体教结合的现状
2006年,郑婕、陈志伟对“体教结合”进行解读,认为只是单纯的体育训练与文化课教育相结合[1]。2016年,郭可雷、平杰认为体教结合是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相结合[2]。但真正“体教结合”的内涵是指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体育与教育两部门结合为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而构建的和谐体系[3]。总而言之,“体教结合”的核心是体育。从对体教结合相关概念的解读,得知目前体教结合的发展违背了“体教结合”的初衷。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和中国知网上的相关期刊、论文,发现近十年来,对高校“体教结合”中的“学训结合”“后备人才”“传统的体教结合”出现的几个原因等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但是都没有对其对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脉络也不是很清晰,有关的研究文献资料也不完善。
钟秉枢认为“教育和体育都有各自的培养体系,这两种培养体系并行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结合方式[4]。关于“体教结合”目标,国内的专家也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定位。体教结合目标是从教育和体育两方面的目标来进行分析的,旨在既要实现培养不同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目标,更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目标[5]。综上可知,“体教结合”根本的目标定位是实现学生运动员全面发展和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
对于当前高校培养目标也存在定位不明确,大多流于形式,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眼光,并且远远低于国家要求。同时高校教练员也不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条件,大多教练员拥有丰富的训练经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然而在教学上缺乏训练方法,观念比较传统,缺乏创新。高校的“学与训”矛盾依然存在:为了提升高校的知名度以及在各种体育赛事中的竞技实力,有些高校急功近利,在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只专注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且乐于招收高水平退役运动员和现役高水平运动员,使得迅速发展,导致很多运动员只是在学校挂留学籍,但不参与教育过程,最后拿到注水文凭。
2 高校体教结合发展困境
由以上体教结合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的体教结合形式依然存在不足。当前高校体教结合发展的进程与设想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体育与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仍出现了问题。具体影响因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运动员的受教育情况
就目前我国高校运动员的现状来看,高校运动员大多数是以招收通过考试的在役或免试进入大学退役运动员为主,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和运动技术难以提升的状况。运动员他们的身份既是学生又是运动员,受两重性身份的影响,他们还没有很好地做到由运动员学生向学生运动员转变,导致运动员今后不能很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严重阻碍了“体教结合”的发展。普遍存在的重引进挂名、文化素质偏低的不良现状,但也有高校运动员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受教育现象[6]。然而高校运动员参加体育赛事频繁,必然会使文化学习与训练产生相互冲突,导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受到非常严重的干扰,致使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受到局限,从而衍生出许多运动员与教育脱轨。“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生活都不在高校,招收的运动员多数也是只进不出,真正由教育系统培养出的高水平运动员不多,未能改变过去运动员培养渠道单一的局面,也未能做到竟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根本性改变。很多高水平运动员根本不在高校学习和训练,这样的高水平运动队名义上是体教结合,实际上还是体教分离的体现。如果对这种现状不加以修正,仅仅停留在借高校教育的外衣来解决专业运动员退役后顾之忧的肤浅层次,很可能就会走专业运动员培养的老路子,培养出的仍旧是一些文化教育素质偏低的运动员,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众所周知,加分保送是辅助进入名牌大学的捷径,历年来许多拥有国家运动员证的考生都通过此渠道来加分。还有不用进行高考就可以进入名牌高校,这样的“免高考”明星在中国不在少数。有些运动员凭借在国家队取得的辉煌成绩,进入高校就读,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得注水文凭。
上述事例虽是少数,但仍能反映一些真实的现象,原有的运动员培养模式没能真正融入教育大环境中,这种“只体不教”只是单纯为体育披上了教育的外衣,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只有在高校运动队建设中坚持“培养人”这一目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的目标。
2.2 教练员的文化水平
教练员是高水平运动员进校后提升运动成绩的关键。我国教练员培养主要有2条渠道:一是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成为教练员,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二是来自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成为教练员[7]。以上两种渠道来源的教练员专业技术都是较强的,文化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弱。另外,教练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是阻碍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主要以参加本省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单项体育比赛为主,其竞技水平尚无法与国内和国际高水平竞技体育相比。此外,高校教练员也缺乏一套优秀的训练计划,对于先进训练理念、方法和手段钻研程度匮乏。反而以前观念较为陈旧,特别注重金牌主义的训练方法却占据主导地位,高水平训练和体育教学差别并不突出,在高水平运动训练上不注重训练方法,致使运动员运动水平难以提高[7]。
2.3 学校的课程设置
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基本都是重视专业课,忽视基本技能的文化课。各运动学校、普通高校的体育系及体育院校更加注重对运动员高水平专业技能、技巧的培养[8]。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会有所不同,但是在专业基础与专业课所占比例都远远大于公共课,这就说明重视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各体育高校的共同之处。在平时的专业基础课中,院校对学生的体育科研能力培养不足,而且此内容占课时比例比较小。
高校中公共课的课程设置中有政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视听说等相关的公共课程;专业基本理论课程有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体育心理学等基本的文化课程设置。高校总体的课程安排及课时总时数达到国家的要求,但质量却未达到高标准。如大学英语虽然总课时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课时总数,但学习达不到普通专业英语应有的难度,英语课程设置只有2年而不是4年。在运动训练的课程设置上有一般素质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训练的课程设置相对于文化课程设置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学校对运动员的课程设置上更偏向于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一方面来看运动员无法受到更为全面、持续的文化课教育,另一方面也容易因学校课程设置上的偏差,引起学生在主观上产生“文化课不重要”的思想,因此导致运动员文化素养下降,与体教结合的目标背道而驰。
3 体教结合解决路径的对策研究
3.1 基于以往研究的解决路径
从以往研究中发现,高校体教结合出现很多问题,国内学者也相应提出一些解决问题路径,如疏通生源渠道、扩大教练员的选聘途径、合理设置学校课程[7]等一系列的措施。但其只是解决了体教结合表面所出现的问题,没有使环形链结构得到质的改变,致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没有真正的达到接受教育与内化教育。即使回馈教育,也没有真正意义上通过学校体育上内化教育,达到应该具备的能力,最后运动员只拿到了注水文凭,导致运动员很难做到回馈教育。
3.2 基于未来有效的解决路径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在里约奥运会上,美国和英国先后拿的金牌榜第一、第二名的成绩,他们取得胜利的根源就在于:过度重视学校体育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深刻认识到离开学校体育的竞技体育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值得反思的是:我国的金牌数还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三,这就说明中国在选拔运动员及培养运动员方向上仍然存在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应该借鉴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从培养模式、早期教育两个维度考虑运动员的情况,从根源上发现问题的实质。
从培养模式上讲,不管是学生运动员还是运动员学生,他们的文化课和专项技能两个方面应同时具备,才能为培养未来优秀的人才奠定了基础。不能像过去竞技体育那样,只具备专业的技能,文化水平却处于底层,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培养计划。高校必须要求运动员必须完成学业,不允许在学校挂名。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应保留学籍,适当地延长学制,真正接受学校教育,并内化教育,才能步入工作岗位,做到真正的回馈教育。
另外从早期教育上讲,当今时代迅速发展,中国走举国体制的发展道路,国家虽然给予扶持,学校也不可能拿更多的资金来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应该进行学校试点效应。要想形成学校竞技体育,只有从小学开始进行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运动员,培养服务社会,达到步入高校后回馈教育的能力,使其环形链更加牢固。只有从早期就从环链开始植入,后期才能更好的发展,小学接受内化,中学接受教育并内化教育,大学接受教育、内化教育,最后回馈教育。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为促进体教结合,成立的由市教委指导、体育局配合的“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根据(高校-高中-初中-小学)制定相应的资源配备,经过四年发展,使得足球人数剧增,为该市足球竞技人才的输送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教练员方面考虑出发,不论是优秀退役的还是体育院校运动员成为教练员,整体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高校应加大
对教练员文化课程的培训,定期的对教练员学习的绩效进行考核,使教练员从自身上充分认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让教练员充分的利用文化知识去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摸索出适合运动员的训练模式,才能提高运动员的综合水平。
从课程设置考虑出发,学校应加强对运动员文化课程的安排,如:计算机、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的增加。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时代,必须鼓励运动员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英语,为以后更好的走上科研型的体育人才更好的服务。
4 结论
“体教结合”是保证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社会需要、人才培养规律,同时能够实现体育与教育双赢的目标。但由于运动员的受教育情况缺失、教练员的文化素养低,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等因素,导致体教结合面临困境。要通过体教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使学生在技能提高的基础上,拥有更高的文化素养,来实现高校体育和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使教育环形链结构更加牢固。
[1] 郑婕,陈志伟. “体教结合”的内涵解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1):65-68.
[2] 郭可雷,平杰. 论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J]. 体育学刊,2016,(01):104-108.
[3] 郑婕.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4] 李鹏程. 对高校实施“体教结合”模式的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8,(32):184-186.
[5] 翁燕儿. 20年来我国体教结合的目标和运作机制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04):50+90.
[6] 唐智明,闫运运.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现代审视与目标建构[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02):78-82.
[7] 刘兵. 论教练员科学发展观[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5,(03):3-5.
[8] 黄莉. 教练员科学文化素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1):95-97.
[9] 王家彬. 我国高校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的目标与设想[A]. 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
[10] 徐建华,谢正阳. 美国大学校际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及对我国的启示[J]. 体育与科学,2016,(04):97-106.
[11] 宋振镇. 从CUBA与NCAA的比较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05):59-60+62.
[12] 刘瑛. 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目标定位研究——以排球为例[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3):300+302.
[13] 马红梅. 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目标的确定与实现[J]. 中国城市经济,2011,(03):182.
[14] 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