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相融问题审思
2018-11-25刘仲豪张予南
刘仲豪,张予南,陈 健
1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三者相融问题的由来
主流共识认为,中国“体育”一词是从日本引进的[1,2,3]。“体育”一词是日本学者对英语“physical education”的翻译,而“physical education”来源于法语的“education physique”,1808年居里安在《教育概论:身体的、道德的和智力的教育)》正式将卢梭的“education physique”确立为“身体的教育”的含义,同道德的教育、智力的教育共同组成教育的三大内容[4]。
由于学校体育中包含了人的健康、非生产性身体活动、带有身体活动的娱乐或游戏、竞技比赛等含义或内容手段。人们开始将学校以外的与学校体育相似的活动也取名为“体育”。中国传统的养生术有关人的健康,将其称为体育,如太极拳、五禽戏、吐纳行气、静功调形等。熊晓正指出庄子养生思想是解决导致疾病,影响健康,最终造成死亡等问题的“卫生哲学”,而有关“卫生哲学”的论述是研究古代体育史[5]。广大人民群众工作劳动后余暇时进行的身体锻炼是非生产性的身体活动,将其称为体育,如大妈们的广场舞、大爷们的晨练、中年人晚餐后的散步、青少年们的球类活动等。人们进行的棋牌类活动带有身体活动(如移动棋子,打出牌底等)的娱乐或游戏,将其称为体育,如下象棋、玩扑克、打麻将等。大型运动会是竞技比赛,将其称为体育,如奥运会、世锦赛、大奖赛等。
对于上述“体育”一词不断扩大指称范围的现象,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大体育学派对此的争论。大体育观学派认为这是体育内涵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体育实践在不断扩展,原先的体育内涵已不能概括现在如此丰富的体育实践,必须对体育内涵进行拓展,以更加科学的反映体育实践。于是该学派提出体育总概念,下设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形成大体育理论。真义体育观学派则完全迥异,认为这些所谓的“体育”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了方便交流而约定俗成的日常用语和工作概念,大大不同于学术上的专门用语和科学概念的体育,前者存在内涵模糊,界限不明的特点,而后者却是内涵明确、界定分明的科学用语;在学术领域,切莫将两者混为一谈,坚持体育即“身体之教育”的专业概念,严格区分体育、群众运动娱乐、竞技运动之间的界限,不应混用“体育”一词。于是学术界形成了一副“大体育观”学派主张“体育”可以指称学校体育以外的体育现象,而“真义体育观”学派主张“体育”不可以指称学校以外的运动现象的争论局面。
2 “大体育观”下的三者相融
“大体育观”学派认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三者之间相融形成一个整体。主要理由是三者寓于共性之中、从现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整体性、“安德鲁斯三角形”揭示整体性以及国家权威使用整体性的体育概念。
2.1 三者寓于共性之中
“大体育观”学派认为三者相融成为一个整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体育观”学派对体育的界定标准。其界定标准有3个,即是社会文化现象,是身体活动,具有教育、健身和娱乐的功能。“大体育观”学派认为这三个因素是体育现象的客观属性,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共性。所以三者可以看成是同一类事物,形成同一概念,只是外在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2.2 从现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整体性
“大体育观”学派认为[6],现代体育发源于19世纪的英国。“现代体育之父”托马斯•阿诺德将竞技体育引进学校成为学校课程,此后又由学校推向社会,形成了竞技体育从社会到学校,再从学校到社会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文化、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体育教育,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顾拜旦认为阿诺德的教育改革思想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德智皆寓于体”的三育并举的理想得以实现。因此,现代体育从它的发生起就是一个整体。特别是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是融合与共存的关系,而不是背离与排斥的关系。
2.3 “安德鲁斯三角形”揭示整体性
“安德鲁斯三角形”出台的历史背景是,当时高水平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不是新问题,学界也认识到处理好这个问题对于奥林匹克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和体育教育的效果十分重要,并且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和国际体育教育联合会都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安德鲁斯本人对“三角形”的解释是,三角形图解表明体育教育和身体娱乐的基础越广泛竞技运动员的数量就越多,从越多的运动员中进行选拔,运动成绩的‘颠峰’就越高,因此,基础大小和顶峰的高度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三角形”的例子代表了英国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思想[6]。
2.4 国家权威使用整体性的体育概念
崔颖波指出[7],如果国家的体育法、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以及体育最高行政机构名称中使用的体育的总概念为同一个的话,那么有理由认为,它就是这个国家体育的总概念。我的相关体育法和体育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使用的体育一词代表的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综合。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其中的体育代表的也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综合。体育最高行政机构名称,国家体育总局,中的体育指同样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综合。
3 “真义体育观”下的学校体育与Sport不相融。
“真义体育观”学派的代表,韩丹指出[4,8,9],学校体育才是真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通过有选择的身体活动,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和运动技能形成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是身体的教育的简称。学校体育必须是教育的一部分,是同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又截然不同的教育领域和手段,三者缺一不可,体育作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对象必须是学生。“真义体育观”学派认为sport是一个含义复杂而多变的概念,其所包含的现象也杂多不一,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贴切、满意的科学定义,只是当sport出现了,人们就知道它是,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只是把学校以外、社会上进行的身体活动系列(玩乐、游戏、竞技等)称作斯泡特(sport),而不再混用“体育”词语。于是Sport并不一定是教育的一部分,其也不一定是学校的课程,对象也不一定是学生,所以Sport不是真义的体育,两者是不能相融的两个领域。
4 对“大体育观”和“真义体育观”学派相融性争论的审思
4.1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三者寓于共性之中无可厚非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三者都是社会文化现象,都是一种身体活动,都具有教育、健身和娱乐的功能,这一点无可争议。又因为学术自由,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或每一方都有自由的看待权,则“大体育观”学派将社会文化现象,身体活动,教育、健身和娱乐的功能看成判断体育的标准,是“整体体育”的共性无可厚非。
4.2 从现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并非可以看出整体性
第一,现代体育的发源地与它发生时是否是一个整体是不相干的两码事,反例如现代足球和网球都起源于英国,但它们在发生时并不是一个整体。第二,现代竞技体育历经了从社会到学校,再从学校到社会的发展过程与体育是否是一个整体同样不相干,反例如,原先学校体育内容是体操,即便将竞技体育中足球引进了体育课,此后又由学校推向了社会,体操和足球还是两个不同的项目,并不能成为整体。第三,文化、体育与教育之间是否是整体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是否是整体显然是不相干两个问题。第四,“德智皆寓于体”与所讨论的“整体性”不是同一个问题。所以,这些不相干的论据无法论证“整体性”的结论。
4.3 “安德鲁斯三角形”并非揭示整体性
第一,即便处理高水平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对于二者的发展或效果很重要,但并非说明二者是整体,因为在二者不是整体,而是不相融的两个事物的情况下,但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促进的作用,那么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二者的发展或效果同样很重要,如处理好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的关系对二者的发展或效果很重要。至于这个问题的新旧和谁对其感兴趣与所讨论的“整体性”不相干。第二,体育教育和身体娱乐的基础越大,竞技运动就越繁荣,并不能说明三者是一个整体,因为在体育教育、身体娱乐和竞技运动是不相融的三个事物的同时,体育教育和身体娱乐的发展可以促进竞技运动的发展,一样可以出现体育教育和身体娱乐的基础越大,竞技运动就越繁荣的现象。第三,即便“三角形”代表了英国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思想,也不能说明“整体性”的正确性,反例如,哥白尼以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太阳围绕地球公转。因此这些论据都不能支撑“整体性”的结论。
4.4 国家权威使用整体性的体育概念并不能说明体育的整体性
当国家还没有发展出整体性的体育概念的同时,为了工作方便,将所有的体育现象都统称为“体育”,作为一个笼统的“总概念”,那么国家同样可能在体育法、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以及体育最高行政机构名称中使用这个同一的“体育总概念”。所以国家权威使用“体育”一词代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综合并不能说明体育的整体性。
4.5 “真义体育观”下的学校体育与Sport不相融理所当然
“真义体育观”学派秉持着体育的历史发展传统,从体育的源头开始梳理,认为真正的体育是学校体育,而所谓的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因为不符合界定体育的标准,不能称之为体育,并用英文单词Sport来代表学校以外的相关身体活动现象。所以“真义体育观”下的学校体育有其特殊的界定标准,即必须是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的一门课程,其对象必须是学生。而所指的Sport不符合这些标准,被“真义体育观”学派归类到不同的范畴,因此“真义体育观”下的学校体育与Sport不相融理所当然。
5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三者仅仅部分相融
对三大体育领域相融问题的审思,认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三者不是完全相融的,也不是完全不相融的,而仅仅是部分相融。三者部分相融的根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5.1 人的身体运动对于体育必不可少
对于体育来说,身体运动必然是必要条件,而并非一定是充分条件。因为,如果抛弃身体运动,就会和其他活动相混淆,陷入区分力低的泥沼,从而失去体育自身的尊严。如在优雅的环境里享受推拿按摩或食疗养生,虽然这些活动能够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但它们作用于身体健康的途径与体育不同,这些活动并不需要当事人自己的身体活动,而是要么借助他人的身体活动,要么根本就不需要外在的肢体运动或活动就能到达效果和目的。而体育则不同,体育作用于人体健康的唯一途径是身体运动或活动。另一方面,身体运动并非是体育的充分条件。因为如果仅有身体运动或活动,而没有其他条件,如相关场地设备和营养补充,则不能达到相应效果或无法进行,那么不能成为体育。根据“人的身体运动对于体育必不可少”这一标准来审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中有些活动不能成为体育,如养生学中的静坐养神,养生食疗;棋牌类娱乐游戏;竞技类中的赛马、斗鸡、斗犬之类的动物之间的比赛。人的身体运动对于这些似是而非的体育活动就不是必不可少的,于是诸如此类的活动不能成为体育。因此只有部分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活动才能成为体育,彼此相融
5.2 体育的动机是身体运动的人独立规定的动机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理性[10,11]。因此,体育必然要体现人的理性,否则体育将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如果体育要体现人的理性,那么体育必然要有动机,否则人们进行体育就没有原因,没有理由,那么体育便不是理性的活动,则不能体现理性。另一方面,人具有自由的能力,即人身上具有一种独立于感性冲动的强迫而自行规定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人性和动物性区别开来[12]。如果一个行为或活动体现了人的自由的能力,那么它一定不是感性冲动强迫的,而是独立于感性冲动之外的自行行为或活动。反过来同样成立,如果一个行为或活动是感性冲动强迫下进行的,那么它一定没有体现人的自由的能力。体育是人的活动,而人具有自由的能力,那么体育必然要体现这种自由的能力,否则体育不能将人性和动物性区别开来。如果体育的动机是外界强加的,要么受利益的诱惑,要么受不利的束缚,从而在这种感性冲动的强迫下进行体育,而不是身体运动的人自行独立规定于自己的动机而进行体育,那么体育就没有体现人的自由的能力,于是与“体育必然要体现人的自由的能力”相矛盾。因此体育不仅要有动机,而且体育的动机一定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必然是身体运动的人独立规定的动机。根据这一标准审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中有些活动不能成为体育。当学生为了避免教师或学校规定的惩罚,去应付老师布置的运动任务,如“绕场跑1500米”;当群众以运动比赛,如广场舞竞赛,来获取名声;当运动员被利益冲昏头脑不择手段的参加运动获取锦标。这些行为活动都是在感性冲动的动机强迫下进行的,而不是身体运动的人独立规定的动机引领下进行的活动,于是诸如此类的活动不能成为体育。因此只有部分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活动才能成为体育,彼此相融。
5.3 体育的动机是培养自己
体育是有动机的活动,并且体育的动机只能是“培养自己”,因为如果不是“培养自己”而是其他的什么,那么体育就会与其他活动相混淆,即,如果体育的动机是为了“生产物资”,就会与体力劳动相混淆。如果是为了“培养他人”,那么一场能够使人心情愉悦的舞蹈表演,一部激情刺激的武侠电影拍摄等这些活动同样可以称为体育。于是这样概念的区分力就会很低。为了提升区分力,则体育的动机不能设置为“培养他人”或其他的什么,而只能是“培养自己”。根据这一标准审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中有些活动不能成为体育。当学生参加学校比赛,如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仅仅是为了夺取比赛的胜利;社会体育比赛中,如传统的划龙舟比赛项目,如果参赛选手是仅仅为了夺取锦标而进行比赛;竞技运动中,当运动员仅仅为了获得比赛名次而参加竞技比赛。这些活动中,参加运动的人其动机不是为了培养自己,而是其他的什么,那么诸如此类的活动不能成为体育。因此只有部分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活动才能成为体育,彼此相融
6 结语
体育自从冲破学校的围墙,“体育”一词的指称范围开始逐渐扩大,为了方便称谓和区别对待,体育现象划分成了学校、社会和竞技三大领域。这也导致了大体育学观派和真义体育观学派对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相融问题的争论,前者认为相融,后者认为不相融。但事实上,体育是一个有自身独特尊严的活动,体育的尊严在于人的身体运动对于体育必不可少,在于体育的动机是身体运动的人独立规定的动机并且这一动机只能是培养自己。体育的这一独特尊严决定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三者只能部分相融。
[1] 崔颖波. 中日两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变迁—兼论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 (s)并不是“偷换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7,28(5):18.
[2] 严春辉,张志成,韩飞,孙喜和.日本体育概念的发展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148.
[3] 孟凡强. 体育概念在我国发展演变过程述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243.
[4] 韩丹.对我国体育认识和概念演变之起源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2,33(1):9,3-4.
[5] 熊晓正.再谈庄子养生思想——与旷文楠老师商榷[J].成都体院学报,1983(2):12.
[6] 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兼与韩丹等同志商榷[J].体育与科学,2004,25(2):10-11.
[7] 崔颖波.スポーツ是目前日本体育的总概念兼论怎样把握一个国家体育的总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5,26(1):15.
[8] 韩丹.论体育概念之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3(6):4-5,11.
[9] 韩丹.关于斯泡特(Sport)概念源流及定义的研究(下) [J].体育与科学,2014,35(4):25.
[10] 白文君.论康德的人性思想[J].学术论坛,2007,(11):7.
[11] 高文武,潘少云.康德对理性主义的重建及重要影响[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27(2):26.
[12] 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