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教学与审计实务相结合之研究
2018-11-25□
□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太原030031)
审计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计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审计理论是前人对审计发展规律研究的积累,它反映了审计的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审计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对审计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学生只有首先掌握好审计理论知识,才能使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审计实务中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减少盲目性。而审计实务是审计理论发展的源泉,是做好审计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也是审计教学最终应达到的目的。我们在审计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种能够与审计实务相结合的方法,以促进审计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高校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初次接触审计课程的学生而言,审计可能是一门望而生畏的课程,学生会感觉这门课难学,内容不容易理解。就目前审计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看,普遍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采用了一些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效果有所改善,但还是存在局限性。以应收账款审计为例,函证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审计程序。对于函证的实施,教材中也有详细的讲解,包括函证样本的选取、函证方式的确定、函证时间的选择,函证过程的控制和对函证结果的评价等。但是经过详细的讲述、举例后,学生还是觉得有些空洞。
(二)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不明确
在我国的很多高校中审计只是属于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一门课程,并没有单独设置审计专业。而实际上,会计专业和审计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是有差异的。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需要从制定整体培养计划考虑,审计专业课的设置要有别于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现其特色。目前有的高校在会计专业设置了注册会计师方向,可以说是在原有会计学专业基础上突出了学习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关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为了培养出全面的审计人才,可以考虑设置政府审计方向、内部审计方向等。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辅之以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审计人才。
(三)缺乏具有实务经验的师资力量
审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课程,既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也要明确审计实务的相关内容,而且要求对会计、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从事审计教学工作的教师,自身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目前,很多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没有做过具体的审计工作。课堂上运用的一些案例,也是从书本上直接搬过来的,没有自己的深刻理解。
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程序在很多情况下是比较灵活的。对于同一个审计项目,不同的审计人员可能采取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并非完全相同,但是完全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授课中能把自己审计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二、审计教学与审计实务相结合是审计教学发展的方向
(一)建立审计模拟实验室
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校学生走出校门实际参与审计项目的可行性不容易达到。但是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条件创造出一个模拟的实验环境。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讲授,对相关的理论、方法有了系统的掌握,但这些方法到底应该如何运用,还有待于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如果建立了审计实验室,设计一套案例,让学生亲自动手演练一番,对于知识的掌握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操作也会激发他们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目前,设有会计专业的高校普遍都建立了会计实务模拟实验室。实验中模拟一个工业企业的案例,包括其采购、生产、销售等整个过程的主要业务,要求学生完成建账、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实务操作。审计实验室可以以此为基础,对前一环节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审查和验证。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掌握审计方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改革审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法、手段
1.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高校在审计教学中应根据市场需求状况,适时地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把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丰富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掌握实际知识与技能。要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权威性教材,包括审计理论课的教材、审计实验课的教材等。审计模拟实验的教材,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集中学校里从事会计、审计教学的教师和社会上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编写出适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用的审计实务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2.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务操作。在学习审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应结合实务,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审计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其中所包含的很多内容都可以结合实验课进行。比如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程序的执行等,可以通过实验课的动手操作,融理论知识的学习于实际操作之中,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体会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
(2)模拟具体工作岗位进行实验教学。为了使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更好,环境更为逼真,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拟审计机构中具体的工作岗位。通过不同岗位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让学生体会完成一个审计项目需要不同岗位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学会如何与别人进行沟通,如何有效地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以及整个审计项目的审计。
(3)运用案例教学法。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所讲授内容,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教师首先要介绍案例的背景、案例发生发展的经过、财务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以及做账的依据和一些原始凭证等内容,然后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让他们处于审计人员的位置,对案例中描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案。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学校的附属审计机构
高校可以建立和学校关系密切的集审计、教学、科研、咨询于一体的附属审计机构,作为学生的实验实训基地。目前很多医科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附属医院,高校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在审计教学领域建立附属审计机构,对外提供服务,获取经济利益,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便利的实验实训基地,从而提升审计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服务于社会。
(四)邀请业界的审计人员来学校做专题讲座
这些人员可以是来自政府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也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及审计人员。因为他们来自审计业务的第一线,拥有丰富的审计经验,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可以为学生传授很多审计实务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找到书本上所学知识和审计实务的结合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聘请具有实务操作经验的审计人员来学校从事审计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师资力量的补充。
(五)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应当参与审计项目
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要想做好审计教学工作,必须深入到实践中,参与审计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把更多生动鲜活的案例带到课堂上。学习、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体现其价值。医学领域临床专业的教师可以为病人诊断病情,提供治疗服务。同理,从事审计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应当参与实际的审计业务。如果没有做过审计业务,在授课中很多内容不可能讲得透彻。所以,教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审计项目,而且应该和考核挂钩,这样可以从时间上给予保证,从制度上给予约束,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不无裨益。
总之,审计教学与审计实务应当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得更好,理解得更深刻,通过实践才有可能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审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专业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服务于实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