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演化因素分析*

2018-11-25林辉杰

体育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口足球运动员

林辉杰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演化因素分析*

林辉杰

(台州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在足球振兴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校园足球发展是近年来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校园足球人口则是其核心要素,其数量与质量是校园足球普及化程度的一个重要观测点。以往研究探讨了诸多校园足球人口影响因素,然而,未发现从系统科学视角来予以探讨,以至于对各因素内在属性、作用路径、影响方式以及相互关联等不清晰。文章基于自组织系统理论对校园足球人口演化内在条件、外部环境、动力机制、序参数等进行了剖析,旨在为推动校园足球人口增长提供决策依据。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因素;自组织

1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界定

校园足球系统以普及足球运动、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为目的,其主体衍生于教育系统,由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特别是特色足球学校,与各级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等管理机构构成,其要素有校园足球人口、活动、管理、资源、文化等。该系统与体育系统内足球管理部门、足球协会、足球学校等,与家庭系统内家长们,与企业系统中具有足球培训、赛事策划、文化推广等业务以及对校园足球活动具有赞助意向的企业群体,交织在一起。可见,校园足球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涉及各学段、各区域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学校(特别是足球特色学校),涉及国家、省、地区、县市等各层面校园足球管理机构,与体育系统、家庭系统、企业系统密切联系。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可分为普及与提高人口两个子系统。普及人口系统由学生足球参与者群体构成。学生足球参与者以足球活动数量来界定,包括足球活动的参与次数、持续时间等,一般来说,要求每周足球活动次数2次以上,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此群体人口基数大,分布面广,各城市、学校、年级、班级均有分布。校园足球提高人口系统是由校园足球中被选拔进入训练队,长期进行课余足球训练,参加高级别青少年赛事的足球学生运动员构成。此人口群体量少,但是,足球专业水准高,相比普通参与者来说,不仅只强调活动量,而且更是强调运动水平。可见,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可由各区域、各个年龄段、各性别学生足球参与者与学生足球运动员两大类群体构成,这两类群体各有特色,并且,相互影响、相互流动、相互依托。

学生足球参与者是学生足球运动员来源的重要储备库,后者则是前者的演化目标之一。校园足球提高人口系统发展需要选拔一些具备一定足球知识、技能、经验并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足球参与者,同时,一些学生足球运动员由于各种原因需暂时性离开该系统,校园足球普及人口系统可提供学生足球运动员输入与接纳的重要平台。同样,在校园足球普及人口系统中,部分学生足球运动员当运动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对更高足球训练与竞技平台的需求,从而流向提高人口系统。然而,在实际中,这种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内在关系形成是有条件的,需从机制、体制上予以满足。当前,往往是只见足球学生运动员训练,普通学生参与足球并不活跃,这主要源自功利性的过度发展提高人口系统的结果,这样虽能在短时培养些学生运动员参加比赛,对于培养更多的高水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来说是不利的。

2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发展的内部条件

成为自组织系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开放性,即与外部系统间进行物质、能量、技术等交换。校园足球人口系统中学生足球参与者、学生足球运动员与教育系统内普通学生间流动性是该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条件。教育系统内普通学生是校园足球人口系统中学生足球参与者或运动员的“储备库”,通过系统培养使热爱足球运动的学生数量不断发展,并且使具足球天赋并达到一定运动水平的学生被筛选出来,接受较为系统的足球训练,并参加竞技性足球竞赛,同样,学生足球参与者也会因为兴趣下降、不能融入等原因退出该系统,学生足球运动员会因为足球运动水平下降、热情下降、关系不协调、学业成绩下降等等因素退出该系统,从而腾出该系统资源。这样使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周而复始的进行着新陈代谢,来确保学生足球参与者或运动员的数量与质量。可见,教育系统内学生群体是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发展的重要基础,挖掘两者间流动性极为关键。

非平衡性是自组织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在其内部结构差异性。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内差异性可体现在不同年龄段、性别学生足球参与者或运动员构成,一般来说,可划分为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初中、高中、大学等年龄段;还可体现在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足球参与者或运动员的构成,一般来说,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精英级等。校园足球人口等级评定较为重要,这是对足球运动学习效果的一种直接反馈,是学生参与足球学习或训练的一种动力。其观测点主要是各水平校园足球人口构成比,该比例应处于一个合适范内,一般来说是一个金字塔式结构,过多、过少都是不符合校园足球人口系统生态。目前,校园足球人口等级性并非那么明显,需建立校园足球运动水平评定制度予以发展。

复杂系统非线性是其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内部条件,可表现为系统内部各元素变化间非独立的相干性。任何要素变化都是多因素作用结果,有些给予正面反馈,有些给予负面反馈,整合起来能够引起整个系统功能提升。校园足球人口总量是动态变化的,各阶段校园内该人口有新增,有流失,也有从下一个阶段中流入的,这些人口数量间存在密切关联。校园足球人口总量提升,会使其环境饱和度提高,从而抑制新增人口,流失人口增加,使其环境饱和度有所下调,到一定程度后人口总量开始回调。此外,流入人口提高,使总人口中有锻炼基础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增加该群体聚合力,减少流失人口,使总人口得到维持。还有,不同运动水平校园足球人口平衡发展,满足逐步提高的校园足球参与需求,能屏蔽一些由运动水平要求所形成的准入障碍,保证校园足球普及人口总量的拓展空间,从而抑制该类人口流失。可见,校园足球参与环境饱和度、有经验学生数量以及不同运动水平学生构成比对维持该系统良性运行有重要调节作用。

3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发展的外部环境

政策是影响校园足球人口系统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相关政策要求建立较为完善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涉及到班级间、校际、市际等竞赛。在参与这些比赛过程中,这可形成班班有足球队、各年级有足球队局面,各班、各年级通过足球竞赛相互交流,从而能扩大校园足球参与面,使更多学生足球运动员苗子能涌现出来。此外,相关政策要求畅通优秀足球苗子的成长通道。在该政策引导下,可使优秀学生足球运动员培养合适机制得以构建,校园足球参与热情提升,使学生足球参与者与足球运动员间流动更为紧密。这为建立教育、体育以及社会相互衔接的优秀学生运动员输送渠道提供了条件,使有潜力的学生足球参与者乐于加入至校园足球训练中,使优秀学生足球运动员能较为便利的进入由体育系统管理的国家或省市足球队,或是进入由社会力量组建的职业联赛的俱乐部足球队。今后,竞赛体系融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协同培养等更优机制的建立,还需相关政策支持。

校园足球活动是校园足球系统的核心元素,学生足球参与者数量增长及学生足球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均以各种类型的校园足球活动作为载体,该系统内人员、资金、场地器材、时间等基本要素较大程度上制约着该活动的发展。人员是校园足球活动有效开展的首要元素,其总量增加可源于校外招聘,与校外相关单位合作,可通过对体育教师足球教学、辅导、训练、裁判等专业水平的培养。此外,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中,在从事人员薪酬、场地器材经费、参赛办赛经费、学生参与者或运动员物质激励等等方面均需资金投入。这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发展:(1)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可通过体制机制开放,让民间资本融入至校园足球各方面建设中。可通过与地方足球协会或俱乐部建立共建机制,促进这方面经费增长。(2)通过转变观念,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校园足球活动参与过程中家庭消费的增长。由于众多家庭聚合在一起时消费体量大,每个家庭消费支出多一点,对校园足球活动系统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较为可观的。

校园足球相关科学技术发展是校园足球人口系统演化的重要推动力。该系统发展碰到的诸多问题,例如领导家长不重视、从事人员缺少、场地器材缺乏、活动时间有限、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有些可通过校园足球管理方法、活动方式、传媒技术等改进或革新予以克服。可从以下方面科技发展来推动该系统演化:(1)大力开发适合足球课堂与课外活动的非正规足球活动方式,使足球运动更易融入当前的教育实践,例如5人制足球。(2)学生足球运动等级标准研发与使用,能推动校园足球人口分化,为不同水平学生足球课程等活动的开发奠定基础。(3)校园足球人口监测技术的研发与使用,能推动校园足球人口管理效能的提升,为制定发展校园足球人口各项政策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可涉及到先进足球训练方法与手段开发、课余训练管理方法革新、校园足球竞赛组织方式革新、学生足球运动员选拔方法革新、校园足球俱乐部或协会运行模式的革新等。

校园足球政策信息具有强大的撬动力,在启动该系统整体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政校园足球策信息中包含着其发展的时代性要求以及发展方向的提示,也预示着各方面外部输入增强。校园足球组织机构对此信息的敏感性很高,对其接受程度也高,能较快的组织其有关力量,按信息指示开展校园足球系统的改革。在政策信息刺激下,使校园足球人口系统演化需求得到激发。当前,在校园足球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出台细化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推动其发展。此外,在该系统新、旧平衡状态间转移过程中,各种校园足球活动信息输入显得尤为重要,这时刻为其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这类信息涉及到各级各类校园足球课程、训练、竞赛、锻炼、交流、评比、培训等等信息,其丰富性以及传播广度直接影响到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参与度,这需大力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的相关信息制作、管理、传播等技术。

4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外部推动力内化中,应注重该系统与教育系统间在学生培养上互动与融合,本质上,这两系统间共栖关系的核心在于学生培养间相互促进。还应注重这两系统间在校园足球人口培养间互动与融合。随着校园足球改革的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不断发展,这类学校不但承担培养学生任务,更是担负起拓展校园足球人口的使命。此外,注重该系统与体育系统间互动与融合,特别注重该系统与各级足球协会在校园足球普及活动开展中的互动与融合。校园足球普及活动开展在校园足球人口数量与质量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缺乏该活动开展所需的专业人员、技术。同样,足球协会具有举办该类活动的专业人力资源,例如裁判员、教练员、赛事组织人员等,也有该类活动举办有效模式与丰富经验,然而,其对儿童青少年群体足球技能培养还是有限。还有,注重该系统与企业系统间在课外足球技能培养中、在校园足球普及赛事活动开展中、在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利用上互动与融合。最后,注重该系统与家庭系统间在推动学生校园足球活动参与中、在扩大校园足球文化熏陶面上、在分担校园足球系统运行成本上以下方面的互动与融合。

形成校园足球人口培养方面的竞争与协同,对该系统演化有重要影响。在该方面可涉及到校园足球人口数量与运动水平的竞争与协同,具体表现在不同学校、区域、城市等层面。随着校园足球改革的推进,普及化受到重视,足球特色学校、示范区域、试点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校园足球人口培养效果为标准的竞争性资源分配方式,推动这些机构变革,并形成聚集优势,使更多的优质校园足球学校、区县以及城市建立起来。此外,省、市、地区内各学校间校园足球竞赛的开展为各学校此方面竞争与协同提供了较好平台。通过这些竞赛的引导与激励,使学校着力选拔学生足球运动员,组建起学校足球队进行规律性训练,参与高水平竞赛。在竞赛过程中,促进了各学校间的交流,推动了各自办队水平提升以及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发展。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演化受其内在涨落的影响。学生足球参与者流入量与流失量,展现了校园足球普及人口系统与外界系统间状态差距。一般来说,该系统“涨”态与该系统内人口饱和度、群体吸引力与聚合力密切相关。当学生足球参与者数量远低于其环境所能容纳数量时,人口饱和度较低,形成一种学生校园足球参与的推动力。此外,由参与乐趣、强健体魄、娴熟技艺、人际交往等等所构成的该群体吸引力能够牵引外界学生流入至该系统中。反之,当学生足球参与者群体聚合力较弱时,产生了一些不公平竞争、关系不融洽、歧视偏见等现象,将会造成该群体人口流失。当然,由于“重文轻武”、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等因素存在,也会助长外界学生系统的势能。另外,校园足球提高人口系统主要涨落表现在学生足球运动员水平升量与降量,校园足球竞技性比赛分化与互依对此有较大影响。该竞赛体系是区分学生足球运动员运动水平平台,对此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将各种资源按层次高低权重后投入这些比赛中,并将各层次比赛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样能使高水平学生足球运动员处于持续“涨”态,推动学生足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整体提升。今后,随着校园足球参赛队伍的增多,比赛分层应更细化,此外,各层次比赛等级性需更加明显,强化不同层次比赛的连带性,激发下层比赛参赛队伍争取晋级的动力。

5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发展的序参数

校园足球人口系统演化的序参数主要体现在该系统内部各种制度以及各主体对其发展的需求中。在校园足球普及系统内有:(1)校园足球普查制度的建立。在推动校园足球人口总量提升过程中,需要准确了解当前总量以及历年发展的定基比、环比、增长值等动态特点,才能科学控制其增长。其中,对校园足球人口的操作性定义较为关键,目前对此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一般按每周参与足球活动2次以上、每次半小时以上来统计。这种做法中只强调了参与足球活动的量,对足球活动的内容、形式、强度、水平等观察点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此外,校园足球人口估算方法的也较为重要。为了较全面获取数量庞大的校园足球人口各观测点数据,须采用科学的校园足球人口估算方法来统计,例如基于足球课程开课量、足球比赛举办量、足球培训班的数量等参数来估算。(2)学生及家长对参与校园足球普及活动的需求变化。对此需求有源自对参与足球运动本身所能获得的乐趣、成就感、满足感、存在感、自信心等引起,也有源自受足球运动参与外在诱因的影响,例如为了完成足球课程学习的要求,为了完成学校所布置的参与足球课外活动任务,为了在体育中考的足球项目测试中取得好成绩等等。受内在动因外激发的校园足球普及活动参与需求,更为持久,更追求参与品质,当然,发展初期,设置外在诱因来推动校园足球人口发展也是需要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需逐步培育起由足球运动本身魅力来激发参与行为的环境。

在校园足球提高人口系统内,这类制度可涉及到学生足球运动员选拔、流动、激励等制度。学生足球运动员选拔是该人群数量增长的一个最主要途径,其制度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校园足球提高系统内学生足球运动员数量。学生足球运动员选拔,一方面是从下层校园足球提高系统内纵向选拔,另一方面是从同层校园足球普及系统内横向选拔。前者选拔标准是达到教育管理部门或学校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例如对运动员等级、智育水平、参赛成绩等规定),再通过足球教练员所做出的各方面评估;后者选拔时不存在升学因素的限制,其标准主要是基于足球教练员的评估。以足球教练员评估为主的学生足球运动员选拔方式还是比较粗略的,在足球教练员时间、精力有限情况下,只能锁定少数对象、几次专业水平表现做出评估,会遗漏掉很多选拔对象与信息。如果将来能够建立起大范围的、系统性的学生足球运动员专业水平表现信息采集、评估、挑选制度,将会使该类人群的选拔更为精细,为各学校每批选拔都能够挑到合适运动员提供保障。学生足球运动员激励与约束制度及其对参与校园足球提高活动需求的变化对校园足球人口系统的演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刘世宏, 陈海.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4):113-118.

[2] 毛振明, 席连正, 刘天彪,等. 对校园足球的"八路突破"的理解与深入——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之三[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49(11):5-10.

[3] 郑志强, 郑娟. 中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 50(4):5-11.

[4] 袁静. 论校园足球回归育人本原之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36(1):40-42.

[5] 张华影. 校园足球发展的动力及其耦合机制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0(1):96-100.

[6] 龚波, 陶然成, 董众鸣. 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 41(1):61-67.

[7] 邱林, 戴福祥, 张廷安,等. 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学刊, 2016, 23(6):98-102.

[8] 张辉. 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注意问题——以我国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学校足球发展情况为借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 39(5):24-30.

[9] 孙一, 饶刚, 李春雷,等.日本校园足球:发展与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 41(1):68-76.

[10] 宋娜梅, 梁潇, 林用彬,等.中学校园足球文化结构及认知差异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 40(2):30-37.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Campus Football Population System Evolution

LIN Huijie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317000, Zhejiang, China)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成果,项目编号:17NDJC151YB;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项目编号:16GHQ07。

林辉杰(1982—),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校园足球的系统发展、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科学化。

猜你喜欢

人口足球运动员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运动员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