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探索

2018-11-25北京农学院校办产业处刘林场马洪艳

办公室业务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业园科技园入园

文/北京农学院校办产业处 刘林场 马洪艳

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于2008年,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高教地块北京农学院校园内,西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临国际信息产业基地,东临未来科学城,产业位置和地理位置均十分重要。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园依托大学科技园万亩林场、千亩农场、百亩示(市)场和4万平米科技园创新中心,在探索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北京市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市委组织部等九部门“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基地”、科技部“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北京市科普基地”、市科委“星创天地”、教育部“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一、大学生创业园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定位

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目标定位是:着眼都市型现代农业,立足本校学科专业设置现状,精准聚焦“大农业”和“大生物”发展方向,致力于向专业化、精细化升级,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用协同,着力构建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实现创新与创业无缝对接、在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服务北京,辐射津冀。着眼目标定位,倾力打造“六大平台”:

一是打造人才培育平台。采取创新创业研究、创新创业培训、校企联合培养、校内外基地实践等多种途径,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打造高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平台。

二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聚集校内创业师生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携手科技园入园企业和校外各类创新创业要素,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三维一体协同创新平台,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是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携手专业服务公司入驻公共服务大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导师指导、法律咨询、人力资源、代理记账等“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

四是打造科技条件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集中入驻科技园创新中心,打造北京市级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立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线上、线下对外开放有偿服务系统,依托科技条件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验操作能力。

五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教育部新批准的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形成“孵化+创投+成果转化”模式,推动师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孵化,鼓励师生利用科研成果创新创业。

六是打造金融服务平台。邀请国内一线投资机构、农业垂直孵化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在园区挂牌,集中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金融解决方案,为融资提供服务保障。

二、大学生创业园要具备齐全的基础设施

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可依托的硬件设施包括大学科技园10044亩的山区林场、1023亩的农场、383亩的示(市)场和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中心。大学生创业园主体位于科技园创新中心,包括开放式办公工位65个、独立办公室和实验室200间,配备有共享会议室、一站式公共服务大厅、创业导师办公室、路演厅、创意咖啡厅、成果展示厅、实验室、图书馆、餐厅等配套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包括:

——1个大学生创业联盟。大学生创业联盟是园区搭建的学生创新创业线上线下营销平台;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店宣传展示团队和产品,线下配备200㎡场所开辟创业联盟实体店。

——1个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在创新中心集中学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立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对学生创业团队开放共享,园区专人为学生创业团队对接首都创新券支持工作。

——1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出台学校科技成果转让管理办法,推动师生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明确奖励办法,让学生实实在在受益,激发学生团队创新创业热情。

——7个技术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万亩林场、千亩农场和百亩示场建成露地和林下种植、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林下养殖、食用菌生产示范、农产品安全加工、循环农业试验示范、科技成果展示展销等技术实践平台,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设施保障。

——60家入园企业实践基地。利用大学生创业园和入园企业同在大学科技园办公的便利条件,携手二级学院,依托60家入驻园区的“大农业”和“大生物”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创业团队就近享受创业指导老师指导,就近到入园企业一线开展创业实践,学习企业的丰富创业经验,感受企业的创业氛围。

三、大学生创业园要具备完善的保障措施

(一)配强专兼职管理服务团队。学校成立科技园管委会和创新创业学院,校领导统筹主抓,专兼职管理人员具体管理,整合校产处、团委、学生处和研究生处等人员,形成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拳头力量。目前大学生创业园依托大学科技园配备专职管理人员20余人,70%为硕士以上学历,100%为本科以上学历,40%以上获创业辅导师资格认证。同时建立由专业教师、跨学科门类教师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组成的专职师资队伍和由企业家、知名科研技术人员和政府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创新创业兼职师资队伍。目前创业园有65名校内创业导师,18名校外兼职创业导师。

(二)规范管理学生创业团队。落实“京校十条”,学校出台鼓励师生创业的“农创六条”,为创业学生减免创业期房租、给予创业辅导、支持5万元以下天使配套资金,大力引导大学生到园区创新创业。出台《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项目)管理办法》和《大学生创业企业入园、毕业或离园规定》,明确入园条件、入园流程、期间考核管理、孵化及毕业认定、优惠条件等内容,不断规范创业团队进出和考核管理。对学生创业企业实行“重点扶持,成长追踪”式管理,年中年末两次集中汇报答辩,平时按照季度报送企业信息和运营状况,园区通过网络、微信、短信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创业企业动态和了解企业需求。近年来,学校已累计孵化学生创业团队数59家,学生创业事迹先后被多家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领域内示范引领效应明显。

(三)完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配备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和科技园种子资金,同时提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充足专项经费,每年重点扶持创业学生团队30项以上,参与创业实践500人以上,项目平均投入资金不低于2万元。配备创业咖啡、路演大厅、成果展示厅、3个共享会议室、创业导师办公室,携手工商局建立工商服务中心,联手专业服务公司入驻公共服务大厅,为学生创业团队和初创期、早中期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检验检测、财税会计、工商注册、人力资源、法律政策、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知识产权代理等服务,建立较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四)健全创业孵化保障制度。自2009年以来,先后出台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大学生就(创)业工作奖励办法、设立科技园种子资金的决定、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在大学科技园创办科技企业的若干规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科技园入园企业(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明确了园区建设、天使种子配套资金和办公场所扶持、学生创业入园优惠、创业学分计算、创业工作奖励等相关内容。

四、大学生创业园要具备丰富的工作内容

(一)构建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群。立足学生不同创新创业需求,以都市型现代农林业为核心,开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引进在线教育课程,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群,纳入学分管理。整合学校处室力量,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企业老总优秀一课、创业培训会、创业政策宣讲会、学生创业沙龙等各项活动。

(二)探索灵活的创新创业实践方式。创新高校“3+1”人才培养模式,3年专业学习,1年实践实习,实践实习灵活穿插于专业学习过程。搭建校、市和国家三级实验教学中心组成的校内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利用园区自有实验设施设备,开展反复式、破坏式专业性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与入园企业共建实践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到企业一线实践实习,到京郊开展调研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需求,感受创业痛点。

(三)连续八届开展“农林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通过初筛、一对一辅导、打磨、路演等步骤,发掘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以奖励启动资金、投入种子资金等方式进行扶持,并择优参加北京市和国家级创业大赛。积极与社会企业联办各类校外比赛,多次举办“奥科美杯”2016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燕京杯”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北京稻香村”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举办创业创意市集,集中短期展销和长期设展展示学生的创意和创新创业成果,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创业园科技园入园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山西新增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