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过程性考核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考核方案探索
——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

2018-11-25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商业会计 2018年13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分组考核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31)

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闭卷的期末考试为主的总结性考核,考核形式单一,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低或平时成绩的评定比较随意,这种单一的忽视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的卷面分数,而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实际效果重视不足,不重视作业、提问和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平时学习散漫,考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即便通过了考试,也没有真正地掌握课程内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自2015年起开始探索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过程性考核是一种多渠道、多角度的评价方法,旨在加强教学过程控制,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课程结束时“一考定成绩”的做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过程性考核的实践探索

在实施过程性考核的过程中,要求课程在课前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应明确并细化考核改革中的每一个要求,包括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次数和考核节点,并在第一节课“说课”时向学生公布,特别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在课程学习中每一过程的学习要求和考核内容,以积极配合过程性考核的开展。

本文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探索会计专业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案。财务管理课程是会计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以及利润分配进行基本的分析、控制和决策。课程内容涉及的各类计算公式较多,具有难度较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以往学生的考核成绩并不理想。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财务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财务管理课程进行了以过程性考核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丰富学习过程的内容,精心设计和安排了包括对课程重难点内容进行章节总结、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利用课内实践进行沙盘演练、由学生进行案例分享和制作微课等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每章教学内容的章节总结、习题练习、制作微课,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行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握课程内容。同时,由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付出了更多的学习精力,因此在考核中提高了平时成绩的比重,由原来的占期末总评的30%,提高到50%或60%,避免部分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因卷面成绩不理想而导致的不及格现象。

二、过程性考核取得的成效

(一)以学生为成果的改革成效。实施财务管理课程过程性考核后,通过对学习本课的336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改革的认可度较高,对章节总结、案例分享、沙盘经营等过程性考核教学措施的满意度均超过70%,总体教学效果评价满意度超过98%。

财务管理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成绩,降低了学生期末考试的不及格率。通过对改革前后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学生的平均成绩由改革前的68.9分上升至80.2分,具体体现为“两低两高”:60—70分的学生占比大幅度降低,由36.92%下降到11.01%,60分以下的学生占比大幅度降低,由11.54%下降至1.49%;90分以上的学生占比大幅度提高,由2.31%上升至16.96%,80—90分学生的占比大幅度提高,由15.38%上升至39.29%。

(二)过程性考核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激励。在过程性考核的实施过程中,激发了教师应用更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提出新的课程改革思路。如财务管理课程以过程性考核为契机,对课程进行综合改革,形成了基于过程性考核的“学思践悟”课程改革模式;在“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学生以自己学号的后两位为上市公司证券交易代码选择报表进行分析,避免学生之间相互抄袭;采用信息化手段,布置学生分组拍摄视频、制作微课任务;将课程技能点分为“难、中、易”三个等级,设置不同的分数,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等级进行考核,并为学生评分。

在过程性考核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采取了很多新的考勤、提问小技巧,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计多样的课堂提问方式,制作抽奖箱抽取学号、利用点名软件或学生照片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过程性考核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组实施过程性考核的“搭便车”现象和抄袭作业现象,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过程性考核的很多环节如案例分享、沙盘演练等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分组过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一些学生不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借用别人的劳动成果,而学生在组内打分时难以避免给出“人情分”。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和课上测验时,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经常发现雷同作业。尽管教师也会想尽各种办法加以解决,但有时收效甚微。

(二)教师课下批改作业工作量加大,影响了对其他工作的精力投入。在过程性考核中,除了平时考核的次数增多,考核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为了及时公布作业成绩,教师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作业评判上,如果教师一学期同时承担多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七八十名学生,教师就难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课程内容、授课技巧的准备或是科研工作。

(三)班级人数众多,难以有效分组和实施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并不适用于所有班级,当大班授课、班级人数较多时,对学生分组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如果学生多次提交个人作业或小组作业,教师也要耗费大量精力;在随堂进行阶段小测时,难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四、实施过程性考核的后续建议

(一)正确认识过程性考核的作用。过程性考核可以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教学改革上发挥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途径。过程性考核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过程性考核虽然具备一定的优点,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采用这种考核制度。一门课程是否适合进行过程性考核,应对课程的性质、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或功能进行分析。即使一门课程适合过程性考核,也应分析过程性考核的程度或比重、考核方式,不能套用同一种模式。

(二)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增加学生的课内练习。增加学生课上作业和练习的时间,有利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抄袭,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做练习,既能够对学生本人形成压力,也能够调动更多学生的注意力。在批改作业时,如发现雷同作业,在学生的作业上进行标记并单独谈话,可以起到鞭策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精准定位,准确识别学生的过程表现。过程性考核就是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出平时成绩,除了借助学生提交的作业、小测外,还可以通过认识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其课堂表现给出平时成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的听课状态是否专心、认真;再通过课堂提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其作业和测试成绩相结合,可以更公平地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

(四)合理分组,多种评分,减少搭便车现象。对于过程性考核的分组问题,可以由学习委员与任课教师进行充分沟通,所有课程均采取同一个分组方式,这样便于记忆,也能促进组内的学生相互了解,更容易形成一个真正的团队,增强荣誉感。在分组实施过程性考核时,财务管理的沙盘演练能够较好地减少学生的搭便车行为,因为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每一名成员的工作都是不可替代的。可以借鉴沙盘演练的分工,在其他考核的分组中明确小组内每一名成员的分工。对于组内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成员,在多次没有改进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影响小组成绩,可以将其淘汰出局独立成组,以独立完成作业的方式加以关注,如果表现好转再回到小组。

(五)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自选式分层考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试题库,对于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中的客观题均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当的难度进行测试,并赋予相应的难度系数,据此对成绩进行折合。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多次测试,直到取得满意成绩。信息化手段可以将测试难度与学生相对应,课下与课上相结合,避免学生抄袭,系统自动评分,节约教师的判卷时间。

财务管理课程过程性考核的方案具有通用性,在会计专业的很多课程中都可以实施,但每一方案的实施都应该是灵活的,而不是死板的,在不同的课程中应予以变通。在了解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方式多样、灵活多变的考核评定方式,适应人才培养需求,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入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分组考核
内部考核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分组搭配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怎么分组
分组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