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形成之我见

2018-11-24赵小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高职教师

赵小娥

摘 要 当前,我国社会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高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从对新时代高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以及现状进行阐述,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高职教师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时代 高职教师 职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时代背景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高职教师不仅在知识、专业技能方面,而且在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心理素质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2职业价值观、高职教师职业价值观

2.1职业价值观

对于职业价值观的含义,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职业价值观通常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美国心理学家洛特克在其所著《人类价值观的本质》一书中,提出13种价值观:成就感、审美追求、挑战、健康、收入与财富、独立性、爱、家庭与人际关系、道德感、欢乐、权利、安全感、自我成長和社会交往。我国学者唐凯麟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指人们在选择职业和从事特定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或持有的价值取向,它包括职业意向、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荣誉感、职业理想等。从以上的表述可以看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职业的一般价值观,是一种自我职业认同。

2.2高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高职教师面对的是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具有社会性、规范性以及示范性之外,最大的特殊性是具有相当明显的专业实践性。高职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个体对这个教师职业价值一种个人认识与总体上的价值评价,也具有很浓的个人属性。同时也具有时代深深的社会特色。由于高职教师职业对教师、对社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高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之形成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它的形成正确与否,也会受到社会的评价与检验,也关系到教师职业能否获得经济回报和精神回报,还关系到教师职业的光荣示范性,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其次高职教师要求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很强的专业型教师,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具有相当的造诣,还具有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心理的相关知识,此外,还具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和极具影响的人格魅力。到了21世纪的今天,普遍要求高职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是理论和实践能力有很强的“全能型教师”等等。新时代的高职教师职业价值观,在社会背景发生深刻变革的前提下,与传统的高职教师职业价值观相比,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作为高职教师,心存困惑,会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权衡获得的工资待遇的合理性,会掂量职业成就感,会反思是否受到学生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3新时代高职教师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3.1把获取经济报酬的高低作为选择高职教师职业的标准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思想观念的开放、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在攻坚扶贫、走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路上,传统教师无私奉献精神受到强烈的冲击,各种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涌现出来,高职院校教师在技能和教学的双要求,以及与社会、特别是企业的“亲密对接”,容易导致教师在职业追求上的“类企业”以效益为目的的倾向,过于现实,以往传统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安贫乐道”的教师形象受到冲击。高职教师个人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考证、企业兼职的个人成长与报酬获得方面,应付与敷衍教学普遍存在,基本不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忽略育人。

3.2在职业价值的选择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认可方面受挫

其一,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招聘制度还处于欠规范状态,高职教师的组成较为复杂;其二,来自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在进入高职院校从教前,未系统受过教师的基本培训,导致从业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对职业缺乏必要的认识与职业归属感,未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与荣誉感。其三,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欠缺,求知欲望不强烈,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而言不够,教师普遍缺乏职业成就感。最终导致社会民众对高职教师职业队伍缺乏普遍认同和关注。因此,高职教师在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和社会价值认可方面,显得更为迫切,职业情感也相当脆弱。

3.3与其它各层次教师职业相比,高职教师整体缺乏更准确的职业定位

中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不长,发展模式还处于学习探索期,导致高职教师对个人职业的定位不清晰。高职教师往往在“中专教育模式和高校教育模式”中徘徊,自己是教学型还是科研型亦或是双师型?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社会因对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逐步认同和因高职人才未达社会期望的要求而不完全认同,也影响了高职教师的职业定位,往往出现职业定位的摇摆不定。

4如何树立正确的高职教师职业价值观

我国正处于全面决胜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工业的创新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高职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尤为重要。

4.1严格高职教师资格准入与考核制度,提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一,设立师德教育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并严格管理。建议教育主管部组织专门的师德教育岗前培训工作,严格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个人档案,作为参加教师岗位聘任的必备条件。

第二,严格教师资格准入证制度,综合对应聘者的知识、道德修养,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第三,教师严格岗位聘任与考核、淘汰制度。一方面,在教师岗位聘任时,择优上岗;另一方面,科学量化师德考核指标,师德不达标一票否决,非流于形式。

4.2加强宣传,让社会对高职教师的职业给予正确的认识与认可

让社会既认识到高职教师的付出,又认识到他们应获得回报,对高职教师的职业给以全面的关注、尊重与认可。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能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内化到自己的心灵深处、才能把它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中,才能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自己职业发展一种内在动力。

4.3提高教师自身意识,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高职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自己不仅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和义务,更是身肩重大的使命,需要真正的奉献精神才能让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要超越物质追求,关注自我发展、精神价值以及因独立创造而获得的内在尊严与快乐的生命价值,让内心变得充实和满足,从而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不断地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无怨无悔,用爱心、耐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浇筑价职业值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伦理大思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38-39.

[2]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56.

猜你喜欢

职业价值观高职教师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