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情境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8-11-24叶欣

甘肃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文底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叶欣

【关键词】 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模式;人文底蕴;探究情境;竞争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2—0062—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情境串教学法就是在整堂课中围绕着一个主题的大情境来组织教学,把内容设计成相关联的一组情境,将整节课连接成“情境串”,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同时,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不同的情境起到不同的作用。

一、引入新課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人文情怀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数学情境串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在新课引入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用文字、语言、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把学生引入一个与本课有关的情境中。这里的情境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如“淘气和笑笑领我们进入小数王国”,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情境都用淘气和笑笑串联全课。这样贯穿课堂始终的教学情境,既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能唤醒学生的情感,又带有严谨的价值判断性,蕴涵丰富的数学人文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从情境中得到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二、信息与问题情境串,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新授课阶段教师把数学信息与问题放在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情境中,创设的情境串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富有儿童情趣,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些情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然而,刚入学的小学生的想法还很天真,他们关注的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忽略场景中的数学信息。因此,教师在运用情境串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图中的数学价值。

三、自主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意识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探究过程。

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教师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设计了“摸一摸”的活动。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各种形状的物体,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先让学生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有的说是软的,有的说是硬的,还有的说是圆的,还有的说是有角的……这样,让学生在看不到的情况下通过动作进行体验。然后,再让学生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拍一拍、放一放、闻一闻、推一推、滚一滚,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之后,设计了一组游戏活动“搭一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有的一个人搭,有的几个人一起搭,结果搭出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体。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了物体和图形的特征。

四、拓展竞争情境,学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为此,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创设竞赛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可在练习中创设“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教学情境。这些游戏情境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培养了力争上游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人文底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